第3章 序 按下啟動鍵
- 夢語
- 翀子
- 1979字
- 2025-08-18 10:16:21
眼前出現一幅畫面:
我在石階上駐足,只見山間霧氣漸起,遠處傳來鐘聲,一聲又一聲,像是從遠古傳來。霧氣中,石階若隱若現,蜿蜒向上,消失在朦朧中。定睛一看,山下出泉,水汽蒸騰,泉水正從石縫中滲出,不急不緩流淌著。我蹲下身,伸手觸碰水面,涼意順著指尖蔓延。這泉水,如同萬物初始時的懵懂,是天地間最初的啟蒙。
鐘聲又起,我抬頭望去,霧氣中似有光影浮動。那是啟蒙者的身影嗎?他手持竹簡,步履從容,仿佛早已看透這迷霧,而山與水的相遇,如同啟蒙者和求學者的初時相見。霧氣漸濃,石階愈發模糊,那路徑時而清晰,時而隱沒。這多像人生啊——在蒙昧中前行,時而困惑,時而領悟。
山風拂過,霧氣開始流動。隱約間,山頂輪廓盡顯,只見陽光穿透云層,將霧氣染成金色。鐘聲再次響起,這次清晰了許多。回望來路,泉水依舊在石縫間流淌,霧氣依舊在山間繚繞,但一切似乎都有了不同的意味。
夢的旅程也是如此。山間、泉水、石徑,時而霧氣縈繞,令人視線模糊,時而云層散盡,讓人恍然大悟。一段段夢境猶如一位位啟蒙者,帶人領略心靈之海的不同島嶼,旅程中,求知的行者從一段段奇妙的經歷中獲得了珍貴啟發。
你記得自己最早的夢境嗎?那是你夢之旅的起點,是你對夢境最初印象的勾勒。它像一幅朦朧的水彩畫,雖不清晰,卻深深印在記憶的某個角落,偶爾在某個瞬間浮現,帶來一絲似曾相識的恍惚。
回想起來,我對夢的最早記憶,大概是在小學時期。模模糊糊的畫面里,我站在操場的領操臺上,隨著廣播的節奏做著體操。醒來后,那個畫面在腦海中停留了幾秒,像一縷青煙,很快散去,無影無蹤。直到某一天,當我真正成為課間操的領操員時,站在臺上的瞬間,忽然有一種奇異的熟悉感涌上心頭——“咦?這個場景好像在哪里見過?”那一刻,夢境與現實交織,仿佛時光倒流,帶我回到了那個早已遺忘的夢中。
夢,總是讓我充滿好奇,它不像是時光的碎片,散落在記憶的河流中,偶爾被現實的光線照亮,閃爍出微弱的光芒。然而,夢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它從何而來?卻又難以追溯。它像一陣風,吹過心田,留下痕跡,卻無法捕捉。當下與過去,眼前與天邊,現實與夢境,在呼吸之間交織,在夢醒之間交替。一呼一吸,是生命的律動;一夢一醒,是意識的流轉。它讓我們在現實中偶爾停下腳步,回望那些畫面,思考它們背后的意義。
或許,夢是我們潛意識的低語,是心靈在夜晚的獨白。它用象征和隱喻,向我們傳遞那些被日常瑣事掩蓋的真相。每一次夢醒,都是一次與自我對話的機會;每一次回憶夢境,都是一次探索內心的旅程。
“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湯顯祖《牡丹亭》
2015年3月,我連著三個晚上前往國家大劇院,觀看了青春版《牡丹亭》全本。杜麗娘的深閨春夢、柳夢梅的畫卷之愛,夢境穿越時空,跨越生死,連接起動人的愛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幾百年來,世人醉心于杜麗娘和柳夢梅穿越生死的愛,但也不斷詢問,杜柳之情是愛的神話、還是兩支獨舞的臆想?《牡丹亭》固然是愛情傳奇,但從心理學視角,它象征了每個人的自性圓滿之路。那么夢呢?杜麗娘和柳夢梅的夢境,構建起故事的整體輪廓,也讓我產生了疑問——人人都做夢,而在現實的邏輯之外,夢的邊界在哪里?人的意識邊界在哪里?我不知道。
人們對夢總是懷有無盡的好奇。我們翻閱各種解夢大全,試圖從字里行間找到夢境背后的答案,期待它能像一把鑰匙,解開潛意識的密碼。然而,那些字典式的解釋雖然看似有理,卻往往讓人感到隔靴搔癢,不過更可惜的是,我們在追逐答案的過程中,常常忘記了品味夢境本身的樂趣。就像旅行時,許多人只顧著拍照,卻忽略了眼前的美景、口中的美食,以及那些悄然流逝的時光。
回顧曾經的夢,你是否發現,那些觸動你的情節背后,往往隱藏著某段被遺忘的往事?在夢境拼貼式的碎片之間,你是否還記得某句意味深長的話語,讓你在醒來后依然回味無窮,甚至久久不能釋懷?夢,像一位神秘的講述者,用它的語言,將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記憶和渴望編織成一幅幅奇異的畫面。
現實中,我們總是馬不停蹄地向外探索,像一只不知疲倦的飛鳥,不斷攀登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而在夢里,我們同樣被那些高低起伏的情節牽動著心弦,仿佛在另一個維度中,繼續著未完成的旅程。當我們深入那片廣闊的意識之海,往往會發現,夢境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深邃和奇妙。它常常出乎意料,打破我們對現實的固有認知,甚至讓我們不禁懷疑:時間真的是線性的嗎?或許,它是螺旋狀的,一圈一圈地旋轉,編織成生命的年輪。春夏秋冬,寒來暑往,年年歲歲,歲歲年年,時間在夢境中仿佛失去了方向,過去、現在與未來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獨特的時空體驗。
夢境與現實,就像兩面相互映照的鏡子。它們彼此映射,卻又各自獨立。夢境是現實生活的印象派畫作,時而用濃烈的色彩描繪出大環境的輪廓,時而以細膩的筆觸追溯到祖先的印記,甚至偶爾還會上演一幕幕玄奇的科幻影像。它讓我們在清醒與沉睡之間,感受到生命的豐富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