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人醫之道
- 我,東晉家奴,夢里當祖宗
- 鏡臺散人
- 2074字
- 2025-08-19 12:00:00
巫季沒有浪費一天時間。
他深知,巫用留下的竹簡是屠龍之術,但若無實際操練,終究是鏡花水月。他并未急于求成,而是將那座塵封小樓當成了自己的修行地,日夜沉浸其中。
兄長巫朔對此不聞不問。
他正忙于一件“大事”,據說是復原一場據說是商代流傳下來的“雩祭”求雨儀式。為此,他耗費家財,搜羅了數件古舊的青銅祭器,整日在宗堂內演練著繁復的舞步與禱詞,對這個庶出弟弟的“不務正業”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
巫季也樂得清靜。他將自己的第一個目標,放在了照顧他多年的福伯身上。
福伯的腿疾是老毛病,典型的“老寒腿”,每逢陰雨便疼痛難當。巫季在《藥經》中翻到了一個對應的方子,上面只簡單記載著:“以姜、吳茱萸等數種草藥搗爛熱敷,可逐寒痹。”
可“等數種”,是哪幾種?分量又是多少?
竹簡上空空如也。
巫季只能憑借后世的些許知識,以及竹簡上對藥性的描述,選了幾味他認為對癥的溫熱草藥。至于用量,他只能學著記憶中老醫師的樣子,隨手抓取。
他將搗爛的藥泥敷在福伯腿上,一股熱氣透入,福伯當時覺得頗為舒坦。
可一個時辰后,熱氣散盡,那股熟悉的酸痛又卷土重來,分毫不差。
第一次嘗試,宣告失敗。
“果然如此。”巫季沒有絲毫氣餒,反而眼中閃過一絲了然。
他一頭扎回小樓,將《藥經》和《砭經》翻來覆去地看。他發現了一個貫穿所有方劑的致命問題,經驗主義。
竹簡上充斥著大量模糊的描述:“少許”、“一撮”、“一握”、“酌情增減”。
這些詞匯對于一個經驗豐富的巫醫來說,是心領神會的默契;但對于一個從零開始的初學者,不啻于天書。
父親巫用能憑借這些方子活人無數,是因為他將一輩子的經驗融入了每一次“隨手一抓”之中。他的手,就是最精準的秤。
而自己,空有理論,卻沒有這把“秤”。
“不行,我不能成為父親的影子,我必須建立一套屬于我自己的東西。”
巫季的目光落在了屋角的一只陶罐上,里面裝著祭祀用的五谷。
一個劃時代的念頭,如閃電般劈入他的腦海。
“既然沒有標準,那我就創造標準!”
他將陶罐里的谷物全部倒出,從中揀選出最飽滿、大小最均一的黍米。
“以一黍之重,為一分。”
他又拿起幾粒黑豆。
“以十黍之重,為一銖,約等于一粒黑豆之重。
他找來一片光滑的木板,用青銅短匕在上面刻下:
一黍,為一分。
十黍,為一銖。
二十四銖,為一兩。
他沒有沿用后世復雜的十六兩制,而是創造了一套最簡單直觀、可以用谷物隨時復現的度量衡體系。這套體系粗糙、原始,卻足以將那些“只可意會”的經驗,轉化為“可以言傳”的知識!
接下來的幾日,巫季瘋魔了一般。他將藥房里所有的藥材都稱量、記錄,用他自創的“黍豆之法”,將《藥經》中數十個基礎方劑,進行了量化。
這一次,他再為福伯診治時,多了一道程序。
他沒有直接給藥,而是效仿《祝由問心篇》中的法門,先為福伯按摩腿部穴位,同時用一種沉穩而極具暗示性的語調緩緩說道:
“福伯,腿中之疾,乃寒邪入骨,非一日之功。藥石為引,更需心氣為助。
您隨我呼吸,想象暖流自丹田而生,隨我指尖,匯入膝蓋,將那寒氣一點點逼出體外……”
他的聲音仿佛帶著奇異的魔力,讓本有些緊張的福伯不自覺地放松下來,竟真的感覺有一股暖意在腿中流轉。
一番“心理按摩”后,巫季才拿出用新標準配比、搓成丸狀的藥丸。
“此藥丸,每日清晨,面朝東方,以溫水送服。記住,服藥時心要靜,意念要堅,信則靈。”
福伯接過藥丸,只覺得這已不單是藥,更像是一種承載著希望的“符咒”。
他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第一日,腿部的酸痛感減輕了三成,夜里睡得安穩了些。
第二日,疼痛感減輕了五成,陰天時也不似以往那般鉆心刺骨。
到了第七日,福伯雖未斷根,但已能行動自如,臉上久違地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多年的沉疴頑疾,竟被這位平日里不起眼的季子用七天時間大大緩解!
消息很快在仆役間傳開,眾人看巫季的眼神徹底變了。如果說之前是同情,現在則是混雜著敬畏與好奇。
有下人向正在宗堂里祈雨的巫朔稟報此事,他只是不耐煩地揮揮手:
“雕蟲小技,不過是醫工之流的賤業,豈能與我這溝通鬼神之大道相提并論?讓他折騰去吧,只要別來煩我!”
他并不知道,就在他潛心于那虛無縹緲的“神道”之時,他的庶出弟弟,已經用最樸素的方法,將“藥石”與“人心”這兩股力量巧妙地結合起來,為巫家,也為這個時代的醫術,悄然推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巫季站在廊下,看著福伯感激的背影,臉上沒有絲毫得意。他掂了掂手中新制的藥丸,心中只有一個念頭:
這,僅僅是開始。他要將巫用留下的所有“經驗”,都變成可以復制、可以傳承的“標準”。
他要做的,不是成為另一個巫用。
而是要將那虛幻的“巫醫”之道,徹底改造為堅實的“人醫”之道。
這天午后,巫季正在院中整理草藥,幾個負責灑掃的仆婦和一個年輕的馬夫在不遠處探頭探腦,想上前又不敢,臉上寫滿了糾結。
巫季看在眼里,主動放下手中的活計,溫和地笑道:“幾位可是身上有哪里不適?”
為首的仆婦局促地搓著手,小聲道:“季子……我們……我們是下人,怎敢勞煩您……”
“此言差矣。”
巫季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目光掃過眾人,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一個人耳中:“病痛之前,不分尊卑。在我眼中,沒有主仆,只有病人。
你們若信得過我,但凡身上有疾,隨時可以來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