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累了要休息
- 歲月寄語,寫給未來的你
- 心念通圣
- 2361字
- 2025-08-19 23:42:29
晚上十點了,寫字樓還亮著大片燈火,我揉著酸澀的眼睛盯著電腦屏幕,報表上的數字開始變得模糊。
抬頭看看其他的同事,也是在哈欠連天,要么是猛喝咖啡,不過,連續加班的第三天,咖啡因已經失去了效果,心臟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動,像臺過載的發動機。
桌角的外賣盒堆成了小山,里面的飯菜早已涼透,就像我此刻的身體,在無休止的工作中漸漸失去溫度。
入職前總以為職場拼的是技能和經驗,直到真正走進這片戰場,才明白身體素質同樣是重要的籌碼。
在學校時,即使熬夜趕論文,第二天補個覺就能恢復元氣;可職場的熬夜不同,它裹挾著業績壓力、人際周旋和生存焦慮,是身心雙重的消耗。就像此刻的我,不僅身體疲憊,精神也瀕臨崩潰。
茶水間的咖啡機在清晨六點自動啟動,濃郁的咖啡香彌漫在空蕩的辦公區。我端著杯子站在窗邊,看著清潔工阿姨推著拖把車走過,突然想起大學食堂的早餐時間。
那時無論多晚睡覺,總會被宿舍樓下的廣播叫醒,食堂里永遠有熱氣騰騰的飯菜等著我們。而職場沒人提醒你時間,沒人關心你是否按時吃飯,更沒人管你是否休息充足,所有的身體信號都需要自己捕捉。
技術部的老周就是因為忽略了身體的警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去年項目攻堅期,他連續半個月住在公司,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在項目慶功宴上,他剛舉起酒杯就突然暈倒,送醫后被診斷為急性心梗。
雖然搶救及時保住了性命,卻留下了后遺癥,再也不能承擔高強度工作。年底晉升名單公布時,原本穩操勝券的他,因為身體原因被年輕同事取代。
“身體是職場的最強后盾,可很多人非要等到它罷工才重視。”老周康復后回公司辦理調崗手續時,拍著我的肩膀說。
他的話像警鐘,在我心里反復回響。看著他略顯佝僂的背影,想起他曾經在技術攻關時神采飛揚的樣子,突然明白職場沒有健康的身體做支撐,再強的能力也無從施展。
市場部的李姐也有過慘痛教訓。為了拿下大客戶,她連續一個月輾轉多個城市,三餐不定,作息混亂。在簽下合同的那天,她在客戶公司突然暈倒,被查出嚴重的胃潰瘍。
躺在病床上的日子,她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苦跟進的項目被同事接手,康復后雖然回到崗位,卻因為身體原因再也無法承擔重要項目。
“在學校熬夜頂多是白天犯困,職場熬夜是在透支未來。”李姐在茶水間給我看她的體檢報告,上面密密麻麻的異常指標觸目驚心。
“以前總覺得年輕就是資本,可身體不會說謊,所有的虧欠都會在某天連本帶利討回來。”她的話讓我想起自己最近頻繁的頭痛和失眠,那些被忽略的身體信號,其實都是無聲的警告。
公司組織體檢時,報告出來的那天辦公室氣氛凝重。二十多個同事里,只有剛入職的實習生各項指標正常,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問題:頸椎腰椎病變、脂肪肝、甲狀腺結節、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些曾經只在父輩身上聽說的病癥,如今成了職場人的標配。
拿著自己那份標注著“竇性心律不齊”的報告,我第一次認真思考工作與健康的關系。
真正讓我警醒的是部門主管的突然離職。
他是公司有名的“工作狂”,常年第一個到崗最后一個離開,從未休過完整的年假。在一次重要會議上,他突然捂住胸口倒在地上,送醫后被診斷為嚴重的心臟問題,必須立刻休養。
曾經意氣風發的領導,如今只能在家養病,他辦公室的綠植無人打理,漸漸枯萎,像極了被過度消耗的身體。
“職場成功的前提是有命享受成功。”主管在微信上回復我的問候時說。
他發來一張在公園散步的照片,陽光灑在他臉上,笑容里少了往日的銳利,多了幾分平和。“以前總覺得把身體當工具用沒關系,現在才明白,它需要被溫柔對待。”這些話像鑰匙,打開了我一直緊繃的心弦。
那天之后,我開始重新規劃自己的作息。不再為了加班犧牲晚餐,辦公室常備全麥面包和牛奶;設定晚上十一點的休息提醒,即使工作沒完成也先睡覺,清晨再早起處理;利用午休時間在樓下散步,而不是趴在桌上補覺;周末不再宅在家里,而是去公園跑步或爬山,讓身體在自然中恢復活力。
起初同事們嘲笑我“年紀輕輕就養生”,說我“不夠拼”。但當我精神飽滿地完成工作,而他們因為熬夜滿臉倦容時,質疑聲漸漸消失。
有次部門突擊加班,我憑借充足的精力高效完成任務,而幾個常年熬夜的同事卻頻頻出錯。這讓我明白,休息不是偷懶,而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行政部的小陳看到我的變化,也開始調整作息。她曾經因為長期伏案工作導致嚴重的頸椎病,疼得連胳膊都抬不起來。
在我的建議下,她每小時起身活動五分鐘,下班后去做瑜伽,周末不再熬夜追劇。三個月后再見到她,氣色明顯好了很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以前覺得休息是浪費時間,現在才知道是在充電。”她笑著說。
公司漸漸形成了健康工作的氛圍。HR在茶水間貼了健康小貼士,提醒大家定時起身活動;部門經理調整了加班制度,要求員工保證基本休息;每周三下午還組織集體健身活動,大家可以選擇瑜伽、跑步或跳繩。
現在的我,辦公桌上不僅有文件和電腦,還有一個小小的養生壺和頸椎按摩儀。
我會在上午十點泡上枸杞菊花茶,下午三點做眼保健操,晚上準時離開公司,周末則徹底放下工作陪伴家人。曾經以為這樣會影響工作進度,事實卻恰恰相反——充足的休息讓我的思維更清晰,精力更充沛,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
看著體檢報告上逐漸恢復正常的指標,感受著身體日益增強的活力,我深刻體會到:職場不是馬拉松,不需要一開始就耗盡體力;它更像一場持久戰,需要合理分配精力,才能跑到終點。累了就休息不是懦弱,而是明智的選擇;關注身體不是矯情,而是對自己負責。
夕陽透過窗戶灑在辦公桌上,照亮了我寫在臺歷上的話:“健康的身體是職場的第一資本。”
合上電腦準備下班,樓下的健身步道上已經有同事在散步。晚風帶著花香吹來,讓人心曠神怡。
只有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累了及時休息,才能在職場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才能真正享受努力帶來的成果
所有的職場成功,都需要有健康的身體作為支撐;所有的夢想實現,都離不開可持續的努力。
累了就休息,不是放棄,而是為了更好地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