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引氣訣
- 家族修仙:從凡人到無上仙朝
- 姬不道
- 2450字
- 2025-08-19 06:00:00
箓中天地,浩瀚如初。
萬千縷光華一如既往地在譚云生眼前周流不止,妙演精微道法,解義無上真玄。
在許兆豐突破息天關,抵達練氣的那一剎那,箓中的譚云生感覺到一股微弱卻無比精純的力量,順著某種聯系進入到箓中世界自己身上。
這股力量并非從許兆豐身上傳來,更像是『元道寶箓』或道韻的某種機制,在許兆豐跨越境界的一瞬間,從天地間憑空誕生,并回饋到了自己身上。
如果要形容這種感覺,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般,讓自己精神為之一振。
“真是奇妙啊!”
譚云生甫一獲得這股力量,周身黯淡不明的道韻居然向著成形又增長了幾分。
這縷尚未成形的道韻,是這近半個月來,自己晝夜釋讀這里的大道所積累下來的。
和此前那縷賜給許兆豐的道韻一樣,原本預計需要兩三個月才能徹底凝聚成形。
隨著這股力量的加持,直接加快了一個月左右的進展,省了譚云生大量的打磨苦熬功夫。
“也就是說,道韻宿主的修為境界突破,寶箓便會回饋自己一部分道韻積累?”
譚云生對道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道韻不僅僅是加深宿主對修行之道的體悟,也不僅僅是一道推動修行的神通。
它更像是……一顆種子,自己種下去之后會隨著宿主的成長,對自己也有一定的回饋。
自己降下道韻,附在宿主身上,不僅對宿主有著莫大好處,對自己而言,就像是種下了一棵樹。
宿主修為提升就像是樹在慢慢長大,當到了結果子的時候,果實便會沿著某種聯系,回饋到箓中天地里,返回到自己身上。
當然,譚云生這也是第一次賜下道韻,對于其中的許多門道并不熟悉,這也只是自己的猜測。
總之,隨著許兆豐的突破,自己總算能有一個安穩的落腳地,無論如何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許家抓住了仙緣,逆天改命,即將成為冀北原上的主宰。而自己也能隨著許家的壯大,獲得更多的反饋,進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譚云生把神識投向外界。
許家院里的歡聲笑語,羅府中的恐慌悚懼,冀北原上山雨欲來之下各家各戶不一而同的反應,盡收眼底。
譚云生不敢把神識放得過大,免得被這方世界的大能、天上的仙人察覺。
但在冀北原這方偏僻角落,窮鄉僻壤,譚云生還是沒什么可畏懼的。
對于許兆豐來說,只要自己不作死,坐穩江山已經是板上釘釘。
而且許兆豐今年還未滿五十,對于一個練氣修士動輒一百多年的壽命來說,無疑還處于壯年。
對許兆豐這樣已經能在冀北原上獨當一面、說一不二的家主,譚云生并不打算過多干預,只需要讓他經營好冀北原,能穩住許家即可。
過多的庇護反而違背了譚云生“躺平”的初心,而且對于許家來講也不是什么好事。
譚云生可不希望自己好不容易選上的家族,因為過于張揚,惹上什么不該惹的是非,最后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只要許家安分守己,薪火相傳,能穩住冀北原上的治理,抵御外來的風波就足矣。
譚云生的心神落在了許家廂房中,纏著自家哥哥玩鬧的許季潭身上。
這位第一眼發現『元道寶箓』的少年,也是得到過寶箓中大道親近的“近道之體”,算起來他才是與自己最有緣分的人。
許兆豐是許家現在的頂梁柱,但終究年歲已大,根骨一般。
而許季潭則不同,他年方十二,又是難得的“近道之體”,如同一塊未經雕琢的絕世璞玉。只要稍加引導,未來的成就,絕對遠勝乃父。
此前出于無奈,將第一縷道韻降在許兆豐身上,一舉將許家成為了練氣家族。
現在危機已過,這位在這場風波中默默無聞的天才也該受到關注了。
“十二歲,根骨已定,經脈未開,正是引氣修行的最佳時機。”
譚云生定下心神,開始盤算。
修行之路,始于胎息。
天地靈氣,浩浩蕩蕩,遍布諸天境內卻無象無形。
在胎息境界,須借助靈竅將天地靈氣引入體內。故無靈竅者不得與天地間靈氣相通,而靈竅多者在修行上則有著先天之便利。
在胎息境界,最重要的就是引入九道靈氣并凝結在身上的九處大穴之中,即百會、大椎、身柱、命門、長強、膻中、巨闕、神闕、中極。
故胎息又分九層,九道靈氣俱凝結于身者,可稱為胎息大成。
引氣入體得到的氣越純澈,凝結于穴的氣越精純,則神氣不衰,出入不竭,身康力健,鼻息漸微,神氣內守,如胎兒藏于胞中;若得氣不純,則內外之氣難以相應,日后破息天關更是難上加難。
而引氣凝穴是否精純,其中之關鍵在于引氣功法。
作為修士接觸的第一部功法,其品級高低,對未來的道途影響至深。
許家那部一品《清靈引氣訣》,在譚云生看來,簡直就是不入流的垃圾,污穢靈根的廢紙。若讓許季潭用那種功法開脈,純屬暴殄天物。
“還好我已經釋讀出來了幾部引氣的功法。”
周圍這片浩瀚的金色星河之中,蘊含著無數的天地至理與道法真解。三個多月來,譚云生在寶箓內所作的最大努力,便是用『鴻蒙律』將這里的大道一絲一縷釋讀出來。
釋讀大道并不簡單,所以譚云生只從最簡單的入手,由易入難。
而最簡單的,無疑便是引氣的功法。
“功法,共分一至九品,九品為尊,一品最次。”
譚云生腦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相關的知識,
“引氣功法作為修行之始,尚不涉及五行陰陽,故而沒有屬性之分。但到了練氣之后,修行便需要注意陰陽五行不同屬性,選擇起來,就需慎之又慎了。”
“道來!”
譚云生心念一動,伸出右手,星河流光中便有三枚光點響應,從中飛出落到自己掌中。
釋讀出來的道法便能隨心所遣,此刻掌中這三個光點便是譚云生釋讀出來的三部引氣的功法。
神識探入,三部法訣的信息便流入腦海。
《昆丘引氣訣》,四品下。其訣取昆侖山脈厚重沉穩之意,引氣入體,氣息雄渾,根基扎實,后續若轉修土、金兩系,事半功倍。
《少商引氣訣》,四品中。其訣取少商劍經肅殺銳利之意,所引之氣鋒銳無匹,于經脈開拓極具優勢,修行速度較快,后續轉修金、火兩系,頗為契合。
《青華觀引氣訣》,四品上。其訣取青華長樂界生生不息之意,氣息綿長溫潤,中正平和,滋養經脈,固本培元。此法不偏不倚,后續可轉修任何一系,雖無專精之長,卻有萬融之妙,潛力最大。
譚云生仔細比較著三部功法。
許季潭是“近道之體”,其體質本身就與天地萬道親和,并無明顯的屬性偏向。若用《昆丘訣》或《少商訣》,固然能在前期獲得一些優勢,卻也等于提前為他未來的道路設下了藩籬。
而這《青華觀引氣訣》雖然修行速度慢了些,但中正平和,正好能讓許季潭這塊璞玉,在未來修行之路上,隨心所欲地依靠自己天賦發展。
“就是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