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就看看,不進去
- 打卡全國,我的收入無限翻倍
- 陸上馳名一罐頭
- 2027字
- 2025-08-18 11:30:00
呂哲走到一個賣本地菜的大爺攤位前,目光落在那一捆捆水靈靈的青菜上。
【商品:蘇州青(本地俗稱‘矮腳青’)】
【售價:2.5元/斤】
【成本分析:】
【-種子、農藥、化肥成本(0.3元/斤)】
【-土地流轉及人工成本(0.8元/斤)】
【-采摘及運輸損耗(0.2元/斤)】
【-菜市場攤位費(均攤)(0.4元/斤)】
【-攤主利潤(0.8元/斤)】
“這個價格,就很實在了。”呂哲點了點頭。
大爺辛辛苦苦種菜賣菜,一斤菜的利潤才8毛錢,連一杯奶茶利潤的零頭都不到。
通過這一天的觀察和對比,呂哲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規律。
越是貼近民生、維系生存的基礎商品,其價格構成中,利潤所占的比例就越是“一言難盡”的低。
而那些被賦予了社交、潮流、炫耀屬性的非必需品,其利潤空間則大得驚人。
這個發現,讓他對商業和生活有了全新的認識。
世界在他眼中,不再是由一個個模糊的價格標簽構成的,而是一條條清晰無比的數據流。
他能輕易地分辨出哪里是精心包裝的消費陷阱,哪里才是真正的物有所值。
晚上的直播時間,呂哲將白天的見聞當成了段子,繪聲繪色地講了出來。
“兄弟們,今天主播我進行了一項市場調研,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他對著鏡頭,故作神秘地說道,“咱們平時喝的一杯二十多塊的奶茶,你們猜猜成本多少?告訴你們,物料成本加起來可能不到六塊錢!剩下的一大半,是給房東、品牌方和老板的利潤!但菜市場里,一顆一塊錢的大白菜,這利潤屬實是低得沒法看了。”
他本以為這種枯燥的分析沒人會感興趣。
沒想到這種獨特的“窮游”視角,居然吸引了零星幾個新觀眾的停留。
直播間的彈幕,第一次有了除“愛吃魚的貓”之外的留言內容。
【路人甲】:真的假的?主播是學會計的嗎?分析得頭頭是道啊。
【擺爛王】:有點意思,關注了。看主播算賬,比我自己花錢有意思多了,感覺省了一個億。
【愛吃魚的貓】:主播,你這樣活著不累嗎?什么東西都算得那么清楚,生活還有什么樂趣可言?
看到“愛吃魚的貓”這條熟悉的彈幕,呂哲沒有回避,他認真地想了想,對著鏡頭,說出了一段發自肺腑的話:
“說實話,以前我也覺得累,每天被甲方爸爸折磨,被老板畫的大餅喂飽,被房東每個月的催租單算計。
“辛辛苦苦掙來的每一分錢,都不知道最后花在了哪里,變成了誰更大房子的磚,誰更貴跑車的瓦。
“那種活得不明不白的感覺,才叫真的累。”
他頓了頓。
“現在,我想活得明白一點,看清成本,不是為了當一個一毛不拔的守財奴,而是為了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是為了能把有限的錢,花在真正值得的地方,把生活,過成我自己想要的樣子。”
這番話,是他眼下最真實的感慨。
是他辭職出走兩天來最深刻的體悟。
直播間里安靜了幾秒鐘,然后,一條新的彈幕飄過。
【愛吃魚的貓】:……你說得好像有點道理,主播,加油。
這一天的直播結束,到第二天凌晨依然只能收到了系統發放的那一分錢。
但看著直播間里在線人數從穩定的1變成了跳動的5。
呂哲覺得,這種被人理解和認可的成就感倒也不賴。
……
在蘇州的第二天。
8月17日,星期天。
清晨,呂哲照例用一頓法棍配白開水的“豪華套餐”開啟了新的一天。
干硬的面包仿佛在錘煉他的意志,而銀行賬戶里到賬的一分錢,則是支撐他走下去的希望。
【當前余額:2287.61元】
今天,他不打算繼續在昆山打轉。
他刷公交卡花了些小錢,坐上了前往SZ市區的公交車。
交通卡里還有五百多塊,這點開銷他還是承受得起的。
搖搖晃晃的公交車上,窗外的景色從現代化的新城,逐漸過渡到粉墻黛瓦、小橋流水的姑蘇城韻。
他沒有選擇去那些需要購買門票的著名園林,比如拙政園、獅子林。
對于要在各個地區輾轉一個月,才能翻倍得到還算看得過去的日薪“窮游”者來說。
那些地方的門票價格,每一張都像是在對他進行公開處刑。
不過在路過東北街時,呂哲還是被一處建筑牢牢吸引了目光。
那是一片由利落的幾何線條構成的灰白色屋頂,與旁邊的拙政園和忠王府的飛檐翹角形成了鮮明而又和諧的對話。
蘇州博物館。
貝聿銘先生的封山之作。
作為建筑設計師,呂哲對這座建筑的敬仰由來已久。
他甚至不由得想到,以后若有機會,一定要去巴黎,親眼看看貝老另一件驚世駭俗的作品,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看看現代主義如何與古老歷史完美共生。
這種級別的博物館倒是可以免費參觀,對于他眼下的狀況堪稱白嫖福利。
然而,當他習慣性地打開手機小程序,準備預約時,屏幕上彈出的灰色字體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今日預約已滿】
呂哲無奈地笑了笑,收起手機。
看來,即便是免費的午餐,也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緣分未到,不必強求。
他將目光從那座凝聚了大師心血的建筑上移開,最終選擇了同樣富有水鄉風情,卻完全免費的平江路和山塘街。
漫步在平江路的石板路上。
腳下是歷史悠悠,身邊是人間煙火。
河邊的茶館里飄出評彈的糯軟唱腔,飯館里飄出的菜飯香氣。
穿著精致旗袍或漢服的女孩們,撐著油紙傘,在古老的石橋上巧笑嫣然,構成了一幅流動的江南畫卷。
有一說一,呂哲被飯館里飄出的香氣勾得有些饞了。
不過面對這些動輒兩位數的菜肴……
呃……
眼下就看看,別進去了。
呂哲將注意力轉向別的風光分散注意,當目光掃過周圍那些女孩身上租賃來的古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