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碎片里的記憶

  • 瓷語者
  • 江髻
  • 2913字
  • 2025-08-12 11:24:14

倫敦的雨下了整整三天,林夏的公寓里堆滿了從蘇富比競拍來的青花瓷碎片。這些碎片被分門別類地擺放在長桌上,用白色記號筆標注著位置編號,陽光透過雨霧照進來,在碎片上折射出細碎的光斑,像是滿地星辰。

“第17片,瓶肩位置,纏枝蓮紋的第三片花瓣。”林夏戴著放大鏡,指尖捏著鑷子,小心翼翼地將一片指甲蓋大小的瓷片放在拼圖板上。她的眼底布滿紅血絲,三天來只睡了四個小時,可每當碎片的紋路逐漸吻合時,她的眼里就會泛起興奮的光。

湯姆端著早餐走進來,看到滿桌的碎片時嘆了口氣:“你已經三天沒出門了,林,就算這些碎片里藏著達芬奇密碼,你也得先吃點東西。”他把三明治放在桌邊,目光落在拼圖板中央——那里已經拼出了四分之一的瓶身,纏枝蓮紋的輪廓初顯,只是在花蕊的位置,有一個不規則的缺口,顯然缺少了關鍵碎片。

林夏拿起那塊帶著刻痕的瓶底碎片,放在缺口旁邊比對:“這塊碎片的弧度不對,它不屬于瓶身,更像是另一件瓷器的底座。”她指著碎片背面,那里有細密的螺旋紋,“這是注漿成型的痕跡,明代官窯都是拉坯成型,絕不會有這種紋路。”

湯姆湊過來細看:“你的意思是,這碎片是后來被人嵌進去的?”

“不僅如此,”林夏從工具箱里拿出紫外線燈,光束照在碎片上,背面的螺旋紋里浮現出一行極小的字,“你看這里,用蘇麻離青寫的小字,要在紫外線照射下才能看見。”

湯姆瞇起眼睛辨認:“‘丙戌年秋,窯毀,徒留三器’……丙戌年,換算成公歷是1406年,永樂四年。”他突然睜大了眼睛,“景德鎮在永樂年間確實有座龍窯毀于大火,縣志記載,那場火把整個窯區燒成白地,只救出三件瓷器,被稱為‘窯靈三器’。”

林夏的心跳漏了一拍。她翻出父親的筆記本,在最后一頁找到一張夾著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三座殘破的龍窯,窯口爬滿了青苔,父親站在中間那座窯前,手里舉著一件青花瓷,瓶身上的纏枝蓮紋,和碎瓷片上的如出一轍。照片背面用鋼筆寫著日期:2022年秋,景德鎮以西,冷水坑。

“冷水坑。”林夏默念著這個地名,打開電腦搜索。地圖上顯示這是景德鎮以西的一個偏僻山村,屬于未開發區域,最近的公路距離村子還有十五公里山路。網頁上的信息寥寥無幾,只有一篇驢友游記提到,村里有座廢棄的龍窯,當地人稱為“鬼窯”,說里面鬧鬼,進去過的人都沒出來過。

“看來我們得去趟中國了。”湯姆突然說,他已經打開了機票預訂頁面,“我剛好申請到了中國國家文物局的交流項目,下周去景德鎮考察,我們可以順道去冷水坑。”

林夏抬頭看他,這個總是嬉皮笑臉的英國人此刻眼神嚴肅:“你不用陪我冒這個險,湯姆,我父親……”

“你父親是我的偶像。”湯姆打斷她,指尖敲了敲桌上的碎片,“而且我欠他的。當年我在倫敦修復一件宋代哥窯,差點因為錯用黏合劑毀掉文物,是你父親連夜趕來,用他獨創的‘糯米漿黏合術’救了那件瓷器。他說,瓷器是有記憶的,修復師的責任不是讓它變回新的,而是讓它記得自己經歷過什么。”

林夏的眼眶有些發熱。她想起父親常說的那句話:“每道裂痕里都藏著故事,修復師要做的,就是聽它們把故事講完。”

出發前一天,林夏收到一個來自國內的包裹,寄件人是陳默,她父親的學生,現在在JX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包裹里是一本線裝古籍,封面上寫著《窯火記》,泛黃的紙頁上用毛筆字記載著明代窯工的生活,其中一頁畫著三座龍窯,旁邊標注著:“永樂四年,丙戌,大火,三器存,窯靈隱。”

古籍里還夾著一封信,陳默的字跡龍飛鳳舞:“林夏姐,我在整理林老師遺物時發現了這本書,里面提到冷水坑的龍窯有‘三器鎮靈’之說,據說那三件從火里救出的瓷器,分別藏在三座窯里,合在一起能喚醒窯靈。林老師出事前,曾讓我查過這三座窯的位置,我懷疑他的死和這個有關。我已經申請了冷水坑的考古勘探許可,等你們到了景德鎮,我們一起進山。”

飛機降落在景德鎮羅家機場時,正是清晨。陳默舉著寫有“林夏”的牌子站在出口,這個戴著黑框眼鏡的年輕人比照片上瘦了些,看到林夏時,眼圈立刻紅了:“林夏姐,林老師他……”

“先不說這個。”林夏拍拍他的肩膀,“我們去冷水坑需要準備什么?”

“越野車、帳篷、防水服,還有這個。”陳默從背包里掏出一個金屬盒子,打開后里面是三枚青銅鑰匙,形狀各異,分別刻著龍、鳳、龜的圖案,“這是林老師留在研究所的,他說如果有一天去冷水坑,一定要帶上這三枚鑰匙。”

驅車前往冷水坑的路上,陳默說起了那座龍窯的傳說。據說永樂年間,有位叫秦修的窯工,能在瓷器里注入自己的記憶,燒出的瓷器不僅釉色絕美,還能在特定時候顯現出他燒制時的畫面,被稱為“瓷靈”。后來秦修的龍窯被同行嫉妒,一把火燒毀,他本人葬身火海,只留下三件注入了畢生記憶的瓷器,藏在三座窯里,守護著龍窯的秘密。

“林老師三年前就來過冷水坑。”陳默看著窗外掠過的竹林,“他當時說,要找一件能證明秦修存在的瓷器,可回去后就變得很奇怪,總是對著一張龍窯圖紙發呆,還說什么‘窯靈要醒了,必須找到三器’。”

越野車在泥濘的山路上顛簸了三個小時,終于抵達冷水坑村。村子里大多是土坯房,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看到陌生人,老人們都露出警惕的神色,當林夏提起龍窯時,一個正在曬谷的老人突然放下谷耙,渾濁的眼睛盯著她:“你們是來挖‘鬼窯’的?”

“我們是來做考古調查的。”陳默拿出證件,老人卻擺擺手:“別去了,那地方邪門得很。十年前有個收古董的進去,再也沒出來,后來他兒子去找,只在窯里找到半片青花瓷,上面沾著血。”

林夏的心猛地一跳:“大爺,您見過那半片青花瓷嗎?”

“見過,”老人蹲下來,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符號,“上面有個怪記號,像座窯,又像個鉤子。村里的老人說,那是秦修的標記,誰碰了誰倒霉。”

這個符號,和林夏手里的碎瓷片上的刻痕一模一樣。

當天下午,三人在老人的指引下,沿著山間小路往龍窯走去。山路兩旁的竹林遮天蔽日,陽光只能透過縫隙灑下斑駁的光點,空氣里彌漫著潮濕的泥土味。走了大約一個小時,陳默突然停下腳步,指著前方:“看,那就是龍窯!”

林夏抬頭,只見三座龍窯依山而建,呈品字形排列,窯身覆蓋著厚厚的青苔,窯口黑黢黢的,像是三只凝視著他們的眼睛。中間那座窯的窯口前,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秦修窯”三個大字,字跡已經模糊,碑角斷裂,像是被人刻意破壞過。

“林老師的照片就是在這里拍的。”陳默指著中間的龍窯,“他當時說,這座窯的結構和其他兩座不同,窯底有個暗室。”

林夏走到窯口前,一股熟悉的松煙味撲面而來,和倫敦蘇富比展廳里聞到的一模一樣。她掏出那塊碎瓷片,放在陽光下,碎片突然變得滾燙,在地上投下一個影子,形狀正是石碑上的“秦修窯”三個字。

“暗室的入口應該在這里。”林夏蹲下身,指尖撫摸著窯口的地面,在一塊松動的石板下,摸到了一個凹槽,形狀和陳默帶來的青銅鑰匙中的龍形鑰匙完全吻合。

插入鑰匙,石板發出“咔”的一聲輕響,緩緩打開,露出一個黑黢黢的洞口,里面傳來隱約的滴水聲。陳默打開手電筒,光束照進去,只見一條陡峭的石階通往地下,墻壁上布滿了細密的紋路,像是某種古老的文字。

“下去看看。”林夏深吸一口氣,率先踏上石階。她知道,父親的秘密,秦修的傳說,還有那藏在瓷器里的記憶,都在這暗室深處等著她。而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青花瓷碎片,不過是指引她來到這里的路標。真正的答案,在窯靈沉睡的地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泉县| 龙州县| 仪陇县| 临安市| 永登县| 连云港市| 鹤壁市| 高青县| 江北区| 左贡县| 伊通| 滦南县| 甘肃省| 信阳市| 淄博市| 寻乌县| 呼和浩特市| 汉川市| 丽水市| 安国市| 尉犁县| 唐河县| 江川县| 湘阴县| 铁力市| 龙胜| 荣成市| 沁水县| 正阳县| 屏东市| 铅山县| 乌拉特后旗| 兰州市| 龙井市| 新津县| 池州市| 巴楚县| 都兰县| 中超| 西峡县| 巴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