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尋仙,也可以是一門生意
- 卡點突破的我壽元無限
- 雞啄手
- 2040字
- 2025-08-11 20:53:36
這便是吳年讓吳安瀚留給自己三天時間的底氣。
神通——避死延生!
不過,因為吳年此前并沒有遭遇過生死大難,不知曉這避死延生神通到底是如何施行,又究竟能達到何種境地,所以吳年才特意招來大兒子吳安瀚,讓他準備三日再來此處。
如此一來,即便神通失威,也不至于讓吳年這次行動的收獲付之東流!
想到這兒,吳年下意識轉目低頭,雙手不由攥緊背上抵著的靠枕——這里頭,有他留給吳安瀚的書信,里面詳細記載了他吳年,這些年來尋仙訪道的所有蹤跡和線索,以及,其中最重要的,剛剛得來的修行法門!
來到此方世界,在得知江湖武者、以及可凌空飛渡的宗師們的存在后,吳年便不可避免的想到了……既然有超乎常理的武道存在,那么在其上,是不是還有更上一層的仙道?
于是乎,本著這樣的念頭,在武功小有所成后,吳年便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了尋山問水,覓求仙蹤的路途。
但奈何,約莫是仙凡路隔,又興許是他尋摸錯了地方,這么多年下來,吳年花白了胡須,大了年歲,也只找到了幾處裝神弄鬼的野狐參禪,最后在行了幾次“行俠仗義”的好事過后,便再也沒有了心氣。
不過吳年也沒有全然放棄。
雖心力已竭,自己也已經是老胳膊老腿,不再可能主動去尋找仙蹤,但他的思維并不古板,有別的法子來想。
于是,便做起了守株待兔的笨功夫。
修仙者,總不能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吧?
這世間若是真有修行中人,那么他們必定有血緣親族,而從天池國收集來的各種傳聞來看,這修士成道,必然是沒有“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道理,不然仙家法場早就人滿為患,亦或是會在當地留下為人津津樂道的傳聞,不至于讓吳年搜尋不到一點消息。
如此一來,那么便可以合理推測——若是真有修士存在,那么他們的血親,必然是依舊留在俗世之中。
而塵世凡俗里的蕓蕓眾生,在仙家看來,必定是沒有什么跟腳出身可言,如此這般,想來應當會有那么一些窮人家的孩子得享仙緣。
既渡不了自家人,那總不至于還漠視著親族在俗世里繼續往復沉淪,饔飧不繼吧?
不說讓親族朝夕間便富可敵國,但怎么也應該讓其衣食無憂?
尋不到仙人,那就尋仙人的血裔!
吳年轉而將目標放在那些陡然乍富的人家身上,希冀從他們身上尋出仙蹤。
即便知道這個法子無異于大海撈針,比之搜尋名川大山更是希望渺茫,但,這總歸是個路子!
好歹是在終生念想上系了一根繩!
于是乎,在一次尋仙訪道結束后,吳年便退出了“尋仙團”。
沒錯,這種尋覓仙蹤的舉動,并不止于吳年一人,同樣還有數量不少的江湖武人、以及當地富貴人家差遣的仆從。
尋覓仙蹤不是上趕著送死。
深山幽林間毒蛇猛獸層出不窮,還可能遇到藏匿其間的山賊水匪,一人獨行,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因而,在一些可能尋到仙人的名川大山周邊,都會自發聚集成一伙“志同道合”的訪仙團,人多壯膽,一同竹杖芒鞋踏上尋仙之路。
而類似于吳年這種的經年老人,長年累月下來,自然是有了豐富的野外生存,以及帶隊經驗,如此長久下來,吳年倒也將此事做成了一個營生,做起了新手指路人,幫一些剛入“尋仙路”的新人適應流程。
尋仙訪道的同時,也借此填實了自己的腰包,這才能使得吳年在脫離訪仙團后,有足夠的銀錢娶妻生子,還開了一家福澤后輩的武館生計。
蛇有蛇道鼠有鼠窩。
訪仙團中邊尋仙,邊賺錢的老江湖,也不光吳年一人,在這么些年里,吳年結識了不少這樣的人精,繼而,在訪仙團之上,又漸漸脫穎出了另外一個“精英群體”——
他們不似那些平常尋仙人一般死腦筋,全然將命途殘生只系于找到仙人身上,不管自身生計,以至于生活窮困潦倒,難以為繼。
吳年這群人雖也有尋仙之心,但卻沒有被縹緲仙蹤所累,反倒是因此富了荷包,個個都是小有身家之人。
還皆有一身不俗的武藝。(自身實力不硬,也守不住財路)
這樣的一群人,無疑是吳年“守株待兔”的點子的絕佳實行人。
最終,在吳年的串連、以及精心挑選下,一個自天南海北的各地訪仙團中脫穎而出、由十五位身家本領皆為不俗的武道高手組成的隱蔽結社,就此確立下來。
他們之間互通有無,將各自這么多年來走訪尋覓的消息全部匯總,最后篩選出十五個最有可能有修士后裔存在的地方,分別遷徙扎根于此,希冀能在長久的觀察中,尋摸到修士的蛛絲馬跡。
吳年之所以在這昌江縣創建武館,娶妻生子,落地生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在這昌江縣中,就有一戶李家,是吳年懷疑的修士后裔!
但這到底是個希望渺茫、近乎捕風捉影的謀算,直到兒輩都已成了家,吳年也沒有在李家身上找到任何與修行人有關的痕跡。
本來已經死了心……
直到半年前,一封遠方來信悄然而至,讓吳年肺腑間置涼了二十多栽的熱血,重新沸騰起來!
于是便有了半年出走,五月謀劃,十五人折十二,重傷瀕死的境地。
‘不過,好在是還有一線生機……’
自吳年第一次煉入真氣,踏入武道,這避死延生神通便出現在他身上。
現在,是時候驗明神通威能了!
到底是人命危淺,三息光景轉瞬即逝。
眼前走馬觀花,瞳孔深處好似演繹了一場繽紛而至的放映,蒙太奇般精簡了昔日往往,習武、尋仙紛雜諸事,在眼底一一過了個遍,直讓吳年又好似重新將來時的路走了一遍。
終究是臨到末了。
眸中的最后一點亮光被邊壤收束,由此天色由暮轉暗,真入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