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讓張家沒臉
- 年代:開局從倒插門開始
- 馬鈴薯炒土豆塊
- 2016字
- 2025-08-14 06:59:22
簡陋的家里,收拾的整整齊齊。
張建民把生銹的鐵鍋里里外外搓一遍,又找來平整的石塊,搭建簡易的灶。
燉了一鍋紅薯粥。
一把米,一個切好的紅薯,人在現(xiàn)實面前,不得不精打細算。
至于老鼠,竹子穿插進去,往火邊烤著。
兜里空空如也,沒炒鍋,沒油沒鹽,往后很長時間就靠著這口鍋將就著過。
烤熟的老鼠沒滋沒味,張建民無暇顧及,這具身體需要糧食的填補,只要能填飽肚子,什么都能往嘴里咽。
老鼠肉啃的剩一些骨頭渣渣。
紅薯粥晾涼,三兩口就扒拉完。
想起上輩子的錦衣玉食,各種肉類隨便挑選,重回80年代,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想想還挺一言難盡的。
日子要過,只能往前看。
另一邊,村長就唉聲嘆氣了。
這些天張家鬧騰的事有所耳聞,沒想到一慣穩(wěn)重的張建民,會如此的硬氣,居然會提出分家。
這就難辦了,似乎張建民對上門女婿很抵觸,因為這事可沒少撕破張母的嘴臉。
這事鬧的,愁的他一晚上沒睡踏實。
妹子馬上來了,要是沒把這事辦妥,好不容易生出的好感,怕是又沒了。
翌日中午,張家擺起席面,就族上的人擺個兩桌,隨便吃一頓,結(jié)婚的事就落定了。
張建民扛著嘴巴,大搖大擺的過去。
東西不拿,要不給吃,撒手就走。
按照張母摳搜的性格,肯定不會大操大辦的,就是拎過來一斤米他都虧。
吃虧的事情,這輩子他是一點都不想的。
寧肯讓別人不痛快,也不能自己吃虧了。
張建安換了一套工整的衣服,瞧著人模狗樣的,跟身著補丁的張建民相比,簡直天翻地覆的變化。
“你怎么空著手來,好歹拎2斤米啊。”
“你對我們有怨言便罷,怎么對咱爸都不孝敬,村里人都瞧見的,你裝到老鼠拿給老太爺,咱爸都沒沾上一點葷腥,這是你當(dāng)兒子該做的事嗎?”
張建民上下打量著他,“穿的挺人模狗樣的,卻滿嘴噴糞,你要不歡迎,那我可走了,到時候咱爸沒臉,可別說是我害的。”
“至于老鼠肉,你提起來就跟你好好說道,新一輪稻谷收上來得三四個月吧,就那一袋子稻谷曬干還縮水,脫殼后更少了。”
“就算天天灌米湯也挨不到那時候,總不會叫我等著餓死吧?”
“老太爺心疼我,一點肉都拿紅薯跟我換,讓我日子過的不那么的拮據(jù),這樣的人值得。”
“你說我拿著肉來孝敬咱爸,咱爸會心疼我食不果腹,樂意把糧食掏給我嗎?”
一番話把張建安嗆的啞口無言的,歸根結(jié)底還是張家人摳搜,但凡多給點,何至于此?
嫌棄歸嫌棄,今天不好跟他鬧矛盾。
張父在院里聽的一清二楚的,鬧個沒臉,特別是族上的人也聽到了,簡直面子里子都丟盡了。
他想給老大一個教訓(xùn),沒錯。
誰知道老大轉(zhuǎn)手就鬧出這事,對外人比對家人還好,不是讓村民們看笑話嗎?
這事鬧得,出門在外都沒臉面了。
走出門,板著臉喝道,“還在門外杵著干嘛?還不趕緊進來抬桌子。”
張建民一臉閑適,想挑他毛病,還嫩了點。
他的確給老太爺肉了,但他要讓張家人沒臉說,隔了一層的人都能有憐憫之心,至親之人卻如此的冷血,有什么臉吃他獵的肉呢?
張建民去瞅了一眼食材,雞蛋炒韭菜,都快看不到雞蛋粒。
豬肉炒豆角,切得薄薄的一片,也不知道一人能不能夾一塊子。
白菜湯看不到丁點油漬,看著就是清湯寡水的。
三個菜,分成兩桌擺上。
沒多少葷腥,索性大伙隨的禮也不多,不然就心塞了。
老太爺可不管張父難看的臉色,樂呵呵的招呼著張建民道,“老大啊,昨晚那一頓肉,讓我喝的暈乎乎的。”
“炒的干乎乎的,雖然有點柴,也挺有嚼勁的,拿來做下酒菜是最夠滋味的。”
“要是糧食供不上,繼續(xù)去搗鼓兩只來,大爺家紅薯還多著呢,就是熬也能讓你熬到糧食收上來的。”
張父臉都被臊紅了,雖然老太爺沒明說,但有耳朵的人都能聽出來,在指責(zé)著他這當(dāng)父親的不心疼兒子呢!
以前別人不敢議論他偏心眼,但這事過后,怕是就有人說他這當(dāng)父親的,一碗水沒法端平了。
“大爺,你這話說的,我哪還有臉在村里立足啊,這稻谷沉甸甸的,一輪也扛不了兩包,等回去讓建民多扛一包。”
“好歹也是我兒子,怎么忍心讓他挨餓。”
張母在一旁聽著渾身都顫抖,恨不得上天堵住他嘴巴。
“老張,咱家哪還有多余的糧食?”
“咱們這一大家子,那么多張嘴巴,沒幾月娃兒呱呱落地,自己都吃不飽了,還爛好心。”
“是他要分家的,過的是好是歹也是他的事,咱們要一直幫襯著,日子還過不過了。”
張父瞪她,“咋沒有呢?那不多一包出來,嫁出門的女兒潑出門的水,自家人都吃不飽,別總想著往娘家扒拉。”
“他可是我親兒子,要不是你做事情偏心眼,也不至于鬧到這般地步。”
“這事就這么定了,再嚷嚷著滾回你家里去。”
張母咬著牙根,眾目睽睽之下,不敢給他沒臉,不然他兇起來可是會挨揍的。
一頓飯吃的沒滋沒味的。
最痛快的莫過于張建民,連吃帶拿半點不客氣的,筷子伸的長長的,眼明手快的給老太爺夾肉吃。
張母瞧見,眼睛都快瞪出來了。
要不是為了面子,才不會讓他過來,碗里堆成山,一頓恨不得吃一天的。
張建民才不搭理她,來都來了,肯定要吃痛快的,既然顧及所謂的面子,那么憋屈就自己忍受著。
吃飽喝足,張建民直接把稻谷扛走,曬干后,風(fēng)機吹掉干癟的谷殼,都是沉甸甸的谷粒,扛在肩膀上就能知道有幾分成數(shù)。
“爸,你放心吧!”
“你倆兒子要不孝順,總能給你一口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