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最后的資產
- 仙籍世襲制:族運即天命
- 空潭印月
- 2329字
- 2025-08-30 00:51:11
“金丹修士親筆”與“祖蔭功勛符”,如同兩座萬丈冰峰,矗立在顧家殘存的意識里,徹底凍僵了剛剛因“道院”和“初九”而泛起的一絲微瀾。
希望并未消失,卻被現實襯托得更加遙遠和奢侈,奢侈到讓他們連仰望都覺得是一種罪過。
祠堂重新沉入一種比之前更加無力的死寂。那是一種連絕望都懶得表達的疲憊,仿佛靈魂已經被那無法逾越的條件抽干了最后一點力氣。
日子依舊在緩慢而殘酷地流逝。
持續的魂力抽取感如同附骨之疽,磨損著所剩無幾的生機。族人們的枯萎仍在加速,動作愈發遲緩,眼神中的空洞幾乎要化為實質。每一天,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生命正在不可逆轉地走向終點。
顧厭依舊在昏沉與極其短暫的微弱清醒間掙扎。那聲“娘”帶來的激動早已平復,取而代之的是更深沉的憂慮。每一次清醒,似乎都在加速消耗他本就微弱的生命之火,而緊隨其后的痛苦昏沉則更加漫長。蘇婉守著他,那點微弱的母性執拗被巨大的無力感層層包裹。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無意地,都會掃過祠堂的角落。
那里,堆放著家族最后的、具象化的“資產”——七塊灰撲撲、雜質斑駁、大小不一的劣質下品靈石。
它們靜靜地躺在那里,像一堆冰冷的、毫無生氣的石頭。但在如今的顧家,它們卻是唯一能看得見、摸得著,并且似乎能“做點什么”的東西。
之前,它們是被用來進行那痛苦而低效的“魂力過濾”,試圖榨取一絲劣氣去喂養那無底洞般的“日供”和顧厭的饑餓。每一次使用,都伴隨著魂力的額外透支和資源的減少。
但現在,一個更加尖銳、更加殘酷的抉擇,如同淬毒的匕首,抵在了每個人的咽喉上。
這最后七塊靈石,該怎么辦?
是用來繼續支付那永遠填不滿的“日供”?
還是拿去作為那虛無縹緲的“薦書”之路的啟動資本?
第一個選擇,是延續已知的絕望。用它們和族人們殘存的魂力,去換取幾天、或許十幾天稍微好過一點的時光,至少,能略微緩解顧厭的痛苦,能讓他們在持續的抽取中稍微喘口氣,然后,一起走向已知的、資源耗盡后徹底枯竭的終點。這是一種消極的、卻也是看得見的“維持”。
第二個選擇,則是孤注一擲的瘋狂賭博。停下那徒勞的過濾儀式,保住這最后一點可憐的“資本”,然后呢?拿這區區七塊劣質靈石,去黑市打聽消息?去賄賂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鬼手七之流?去試圖叩問那“金丹修士”或“祖蔭功勛符”的門路?這聽起來何其荒謬!七塊劣質靈石,在黑市恐怕連一句像樣的情報都買不到!這更像是一種自欺欺人,是主動放棄眼前短暫的緩解,去追求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幻影,可能死得更快,更毫無價值。
沉默。
令人窒息的沉默。
沒有人公開討論這個抉擇,但它像幽靈一樣盤旋在祠堂上空,壓在每個人的心頭。
每一次顧厭因痛苦發出細微的呻吟,每一次魂力抽取帶來一陣莫名的空虛感,都在為“使用靈石”增加著籌碼。至少,能做點什么來緩解眼前的痛苦。
而每一次目光掠過那幾塊石頭,想到那“下月初九”和“薦書”,想到顧厭那聲清晰的“娘”,又會讓“留下靈石”的念頭如同毒草般滋生。
萬一呢?萬一這最后一點東西,能換來一線生機呢?
短期生存與長期機會的矛盾,從未如此刻般赤裸和尖銳。
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體到這七塊冰冷石頭的歸屬上。
一位族老蜷縮在角落里,看著顧厭痛苦蹙起的小眉頭,聲音沙啞地打破沉默,像是在自言自語,又像是在說服所有人:“……再用一塊吧……就一塊……看著孩子太遭罪了……”
立刻有族人低聲附和,語氣麻木:“用了又能怎樣……還能多活幾天……總比……總比拿著這幾塊石頭做夢強……”
“夢……”另一個族人嗤笑一聲,笑聲里滿是凄涼,“我們現在和死了有什么區別?不過是早幾天晚幾天……還能做什么夢?”
悲觀和麻木的情緒占據著上風。長期的折磨早已摧毀了大多數人的勇氣和想象力,眼前的痛苦遠比遙遠的幻影更加真實。
顧伯山沉默地聽著,目光在那七塊靈石和顧厭蒼白的臉之間來回移動。
他的心如同被放在火上炙烤。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使用靈石是飲鴆止渴,是通往死亡的緩刑。
他也比任何人都渴望抓住那“薦書”的機會,因為那是黑暗中的唯一裂縫。
但這籌碼太輕了!輕得像塵埃!拿這塵埃去搏擊蒼穹?他自己都覺得荒謬!
可是,不用,就連塵埃都沒有了!
就在這時,顧厭的眉頭死死擰在一起,仿佛在做一個極其痛苦的夢,牙齒磨得“咯咯”響,從喉管深處擠出一串氣音:“……遠……不夠……遠遠不夠……靈……要更多……血……也要……”
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卻像一根針,猛地刺中了顧伯山!
不夠!
遠!
要更多靈!
這是在說靈石嗎?是說這點靈石根本不夠實現那個目標嗎?
這囈語像是一盆冷水,又像是一劑強心針!
它印證了留下靈石的徒勞——區區七塊,根本無濟于事。
但它也強調了“靈石”本身的重要性——需要“更多”!
抉擇的天平,在極致的痛苦中,發生著微妙的傾斜。
或許眼下最重要的,不是如何使用這七塊靈石。
而是如何保住這最后的、可憐的“火種”?哪怕它再微弱,也是目前唯一能稱之為“資本”的東西。
至于如何讓它變得“更多”,那是一個更加遙遠和殘酷的問題。
顧伯山的膝蓋發出不堪重負的“咯吱”聲,他慢慢地、像是對抗著某種巨大引力般蹲下身,枯瘦的手指伸向那堆石頭。他撿起第一塊,指甲劃過靈石粗糙的表面,發出“嗞啦”一聲輕響。那石頭冰得他指骨一痛,灰撲撲的,雜質像凝固的血垢嵌在里面。他沉默著,一塊,又一塊,把它們從冰冷的泥土上摳起來,握在掌心。七塊小石頭,硌得他手心生疼,卻沉得像是要拽著他的胳膊墜入地底。
他的動作很慢,很沉重,仿佛拾起的是全族最后的骨灰。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視下,他將這七塊靈石,用一塊相對干凈的粗布,小心翼翼地包裹起來,緊緊地攥在了手心。
他沒有說話。
但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無聲而沉重的答案。
短期生存的緩解,被放棄了。
那渺茫的近乎不可能的長期機會,成為了這最后資產唯一的歸宿。
抉擇,已然做出。
前路,依舊一片漆黑。
但這最后幾塊冰冷的石頭,卻被賦予了全部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