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夜襲新鄭
- 從平王東遷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 大新王莽
- 2010字
- 2025-08-31 20:00:00
為了更好地蒙蔽姬桓和姬民,楚王每天都會將一部分楚軍偷偷往后方調度,隨即故意讓周軍的斥候看見。
楚王還下令加大了對周軍斥候的追捕力度,時不時就有周軍斥候被楚軍捉住,成為俘虜。
這就使得姬桓和姬民對他們得到的楚軍正在撤退的消息更加深信不疑。
楚王還多次派使者前往周天子的營帳,請求議和,姿態一次比一次低,所提條件一次比一次少。
到最后,楚王甚至宣稱,只要周天子愿意繼續給他侯爵的爵位,他非但不會侵占鄭國的領土,反而會把唐隨之地獻給天子作為王畿。
這讓姬桓怦然心動,如果不動兵就能夠取得唐隨之地,那他根本不需要撕毀條約。在各諸侯看來,楚王即使打贏了仗卻還是要割地求和,他們會因此對天子更加敬畏,周軍戰敗的負面影響也可以直接消去。
因此,在這樣的心思主導下,姬桓一門心思地投入到了議和事宜之上,全然忽視了新鄭城中的糧草問題。
在他看來,他馬上就能夠與楚王達成和議了,達成和議后,晉侯絕不敢繼續扣留糧草,就算他真敢扣留,姬桓也完全可以率領天子六師北上,找這位晉侯的麻煩。
因此,他根本不把這個糧食問題看得有多重要。
然而,姬民卻擔憂了起來,他是主管新鄭城的糧食調度的,這段時間,許多鄭國貴族向他抱怨城內的糧草儲備已經極為空虛了,以至于他們作為貴族都開始吃不飽飯了。
姬寤生也多次和他談論起這件事,他雖然拍著胸脯向姬民保證,一定會優先確保周軍和崇軍的糧食供應,但從他的眼神姬民可以看出,這件事眼下已經讓他有些為難了。
除此之外,他還在新鄭城中看到了讓他心驚肉跳的一幕,成堆的鄭人餓死在大街上,隨即被周軍和崇軍拉到外面去掩埋,整個新鄭城中已經死氣沉沉,所有鄭人的眼神中都看不到一絲生氣。
因為糧食供應的問題,軍隊和鄭人的關系也緊張了起來,時不時就有爭奪糧食的事件發生,這讓姬民感到焦頭爛額。
他明白,問題的關鍵不是糧食的分配制度有問題,而是新鄭城中根本就沒有多少糧食了,怎么分都是吃不飽。
為此,他多次找姬桓商議,希望盡快達成和約,以緩解新鄭城中的糧食問題。
姬桓這時候也發現了新鄭城中的糧食問題,于是也放低了自己的要求,不再要求更多的土地,也不再要求楚王進獻質子。
經過了這么四五天的扯皮后,和約終于達成。
楚王許諾,割讓唐隨之地給天子,同時獻上戰車十輛,作為賠償。
然而,姬桓所不知道的是,正是在這段時間里,楚王接待了許多新鄭城中鄭國貴族的家仆。
這些鄭國貴族本來是反對楚國侵略,支持天子的,然而由于這段時間周軍將城中大量的糧食都吃了,導致這些貴族有時候都吃不上飯。
對于許多貴族來說,如果能讓他們吃飽飯,那他們肯定是反對楚國入侵的。
然而,天子和周軍一來,他們作為貴族竟然連飯都吃不飽了。
因此他們火速轉變了自己的立場,他們向楚王表態,只要他能夠驅除周軍,并保證他們的貴族地位,他們愿意接受楚國的統治。
這讓楚王喜出望外,如果有了城中貴族的支持,那么他的計劃勝算就更高了。
就這樣,到了約定撤軍的那一天,楚王率領楚軍快速南撤,仿佛急于回國平叛一般。
看著遠去的楚軍,無論是姬桓還是姬民心中都松了一口氣,無論如何,這一場戰爭總算是結束了。
城中的周軍和崇軍也放松了下來,許多人甚至開始收拾行李,準備第二天跟隨天子返回鎬京了。
姜氏經過這么些天的相處,也對姬民產生了好感,看到姬民也要返回鎬京了,心中不舍,于是又留他在宮中,并舉辦了一場晚宴。
而姬民長時間神經緊繃,這時候也想放松一下,便接受了姜氏的邀請。
這時候他所不知道的是,楚王的軍隊一路南撤近百里后,突然停了下來。
跟隨的大臣和士兵們都疑惑不解,為了行動保密,除了子元和楚王本人,誰也不知道這個突襲新鄭城的計劃,他們都以為是要隨楚王南下返回楚國平叛,才如此慌忙撤離。
楚王這時下令,全軍轉向西北方向,圍繞新鄭城轉半圈,繞到新鄭城的西方,隨即徑直沖向新鄭城。
大臣和士兵們這才明白過來,這場戰爭原來還沒有結束。
楚王就這樣領著他們,在周軍視線看不到的位置悄悄移動,到了新鄭城西方一百里的位置。
由于今天達成了和約的緣故,新鄭城周圍的周軍斥候很少,楚軍走了這么多路,也只遇到了兩個,還被楚軍順勢射殺了。
就這樣有驚無險,楚王率領著軍隊繼續往新鄭城的方向前進。
等楚軍到了新鄭城門口的位置,幾名守城的周軍才看到了楚軍的身影,他們大驚失色,忙派人去城中通報,隨即慌忙組織起來準備守城。
新鄭城是一座大城,前任鄭公在此運營了幾十年,因此城墻非常堅固,若楚王想要強攻,一時半會兒也打不下來,而一旦城墻能夠守住,等到城中的周軍醒來,楚軍也只有戰敗一條路。
然而,楚王臉上露出了一絲神秘的微笑。
很快,周軍守城士卒驚恐地發現,自己所鎮守的城門忽然從內部打開了,再往里看,只見幾名鄭國貴族正朝楚軍揮手,讓他們快進來。
楚王大笑一聲,隨即拔出手中長劍,命令軍隊沖進新鄭城中。
廣大楚軍士兵也發出歡呼聲,頂著周軍的弓箭拼命沖入城中,周軍想要關閉城門,然而源源不斷的楚軍卻阻止了他們,最后,守城的周軍幾乎是兵敗如山倒,一路往內城的方向潰退,楚軍幾乎沒有付出什么傷亡就進了新鄭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