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公子子元
- 從平王東遷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 大新王莽
- 2029字
- 2025-08-27 08:00:00
聽了這話,又是司馬鬬廉第一個跳了出來,他用嘲諷的語氣對旅帥說道。
“我們軍隊進攻鄭國的時候,怎么沒有見到您擺出這‘魚麗之陣’呢?”
在場眾人聽后紛紛大笑,那旅帥見狀臉色漲得通紅,卻無力反駁。
這次楚軍長驅直入,所遇鄭國軍隊幾乎全部不戰而降,所遇城池基本上沒有任何抵抗,因此這些軍官自然看不起這旅帥所提到的鄭軍的戰陣。
在他們看來,如果鄭軍的這什么“魚麗之陣”真的有用的話,鄭軍就不會一點戰斗力都沒有了。
其實楚王也是這么想的,但他當然不會就這樣說出來。
他先是假意呵斥了鬬廉,聲稱這旅帥既然已經歸順了,那就是楚軍的一員,不允許鬬廉看不起他。
鬬廉聞言立刻告罪,聲稱自己是無心之失,旅帥見狀也是感動萬分。
接著楚王又笑著對旅帥說道。
“能不能請您給不谷講一講這‘魚麗之陣’呢?”
實際上這只是客氣話,楚王和那些軍官想的其實是一樣的,他打算等這個軍官講完后指出他這套戰陣的缺點,讓他心悅誠服,這樣一來收服了人心,二來也落得個善于聽諫的美名。
所以,楚王剛開始也只是漫不經心地聽著旅帥的講解,他先是掰著自己的手指頭,一邊聽一邊想今晚應該吃些什么。
繼而逐漸被那旅帥的聲音所吸引,認真思考這戰陣的可行性,開始全神貫注地聽,同時放下了自己的手指頭。
聽到最后,他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大腦飛速運轉,整個人看起來像是呆滯在了座位上一樣。
終于,旅帥講完了整個戰陣,他忐忑不安地看著發愣的楚王,不知道他作何評價。
楚王愣了一刻鐘,忽然起身離坐,來到那旅帥的身邊,握住他的手,說道。
“是昊天將您賜給了不谷,賜給了楚國啊,此戰若能勝利,您就是第一功臣。”
作為久經沙場的君王,楚王很清楚這“魚麗之陣”不僅靈活,而且看起來相當完善,是一種軍事上的創新。
雖然他還是不明白為什么鄭人有這樣強大的戰陣卻不使用,反而選擇直接投降,但這并不妨礙他從中偷師。
他立刻派人讓楚國軍隊按照這所謂的“魚麗之陣”開始演練,準備在實戰中檢驗一番。
……
而這時在新鄭城內,也有一個人陷入了猶豫之中,他就是鄭公的兒子子元,也就是旅帥所說的“魚麗之陣”的創始人。
他創造的“魚麗之陣”其實并不復雜,簡單來說就是“車步協同”,也可以說是古代版的步坦協同。
戰車負責沖鋒在前,起到突破和威懾作用。
而戰車兩旁的步兵則負責保護戰車的側翼免受襲擊,同時擴大戰車突破后的勝果,清繳陷入陣中的敵軍。
這個名字起的也很貼切,所謂“魚麗”就是步兵像魚鱗一樣圍繞著戰車這個魚身。
然而,這個戰陣畢竟只是理論上的,因為鄭國這些年沒有打過仗,所以一直沒有受到實戰的檢驗。
雖然他和許多鄭國將領交流過這個戰陣,這些將領也覺得在理論上是行得通的。
但理論畢竟是理論,如果周軍采用了這個戰陣卻打了敗仗,那他作為獻陣之人是要擔責任的。
到時候別說是獎賞,可能爵位都要被削沒了。
所以子元一直處于猶豫之中,但他想到如果周軍打不贏仗,鄭國就保不住,那時候自己別說爵位,性命在不在還兩說。
因此,他一咬牙,還是準備向周天子獻上自己的“魚麗之陣”。
然而,他剛走到天子營帳門口的時候,卻被護衛攔住了。
這些護衛是天子的親軍,負責防衛工作的,態度非常傲慢。
在子元解釋自己想求見周天子后,那護衛不屑地說。
“您不過是鄭國的公子,有什么資格朝見天子呢?”
子元頓時傻了眼,他不知道現任天子姬桓非常看重等級,他規定只有諸侯以及鎬京的卿大夫有資格來覲見他。
而子元只不過是諸侯的子女,所以自然沒有覲見的資格。
子元只得又垂頭喪氣地往回走,他本想就此作罷。
然而他又想到了鄭國,這里畢竟是他的母國,如果鄭國滅亡了,他又能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前往了自己父親的宮殿,找到了鄭公,說道。
“我想要向天子進獻戰陣,希望父親能夠幫我引薦。”
鄭公聽后,也是猶豫不定,他多年不經戰事,早已不知道他兒子的這套戰陣是否有效。
但是在子元向他訴說這是為了保衛鄭國后,他還是將子元帶到了天子的營帳里面。
姬桓這時正在忙著遠程處理天下的政事。
周天子是所有諸侯名義上的宗主,因此一切和諸侯有關的事務他都有資格處理,比如調停兩個諸侯之間的戰爭,比如新君即位需要得到他的承認。
因此,他總是有忙不完的政事。
這時聽到衛士通稟,鄭公和他的兒子要求見自己,心中也是感到頗為奇怪,于是便停下手中的政事,準備接見他們。
鄭公和子元進了營帳之后,先是大禮參拜了姬桓,這讓姬桓非常高興,在他看來,鄭公還是知禮的。
然而,當鄭公和子元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后,姬桓就不是那么高興了,他淡淡地對鄭公說道。
“難道卿認為鄭國的兵法,已經超越邦周了嗎?”
在他看來,邦周的軍隊是自己父親和姬平組建,自己擴充的,使用的戰陣更是從文王、武王、周公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
而鄭國的戰陣,卻是這個公子子元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而且也沒有經歷實戰的檢驗,這怎么能夠和先賢所想的戰陣相提并論呢?
鄭公聽后頓時拉著不服氣的子元連連賠罪,而姬桓倒也沒有為難他們,只是讓他們以后多多觀察學習周軍的戰陣。
教導完后又賞賜了他們一些金銀財寶,在姬桓看來,這兩人與其說是獻陣,不如說是討賞來的,而他本身也不小氣,因此愿意給予他們一些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