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周鼎之重
- 從平王東遷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 大新王莽
- 2030字
- 2025-08-25 18:00:00
姬民只得行禮感謝姬桓,但他心中此時隱隱有了不詳的預感,他父親姬平領兵的時候,從來沒有出現這種仗還沒打,就已經開始考慮戰后利益分配的事。
接著,姬桓下令讓姬民領一萬崇軍,隨駕出征。
而他則是領著全部的天子六師共計十萬人,浩浩蕩蕩地殺向了鄭國,并且駐扎在了新鄭。
鄭公也被這么大規模的軍隊嚇到了,忙協調國內的糧草以確保天子六師的供應不出問題。
鄭國的糧草當然滿足不了這十一萬人的需求,因此,姬民將鎬京和崇國的糧食也運輸到了新鄭,同時下令靠近鄭國的各諸侯國貢獻糧草,協助天子之師。
那些諸侯雖然很不情愿,但是攝于天子六師強大的軍力,還是不得不屈從,從國內調了一大批糧食運到新鄭。
而這時,楚王的軍隊也一路勢如破竹,沿途的城池紛紛投降,他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來到了新鄭城外七十里的位置,并駐扎了下來。
正準備攻打新鄭的時候,楚王收到了天子之師駐扎到新鄭的消息,他大驚失色,在過去周攜王在位時期,天子之師從不輕易出動,一直留在鎬京。
如今這位周王,卻將天子六師全部派到了鄭國,與楚國交戰。
這使得楚王心中已有退意,他本想通過攻打鄭國試探周天子的態度,然而卻受到了最強硬的對待。
他不想在鄭國和周天子拼個你死我活,楚國有大量的領土是新征服的,民心未定,如果軍力損失過于嚴重,這些地方就難免叛亂。
然而,他又不甘就這樣退出,他領著兩萬名士兵出征,長途跋涉到了新鄭,如果只是聽聞了周天子到來的消息,就慌忙撤走的話,他的聲望就會一落千丈。
和他一起來的楚軍會不滿,他們會覺得他這個國君太過懦弱,國內的政治勢力也會借此發難,所以他不能就這樣離開。
他向新鄭派出了使者,希望周王能夠將鄭國南部十里的土地賞賜給他,他得到賞賜就會退兵。
這實際上是一種隱晦的政治表態,十里的土地不算多,而他只要得到土地就能夠對國內有了交代,可以從容撤軍。
他如今所實際占領的鄭國土地,遠遠超過了十里,所以這個提案實際上是楚國吃虧,需要交出實控的土地,但是起碼可以不與天子六師正面交鋒。
這樣一來,天子能夠收獲了不動兵戈退楚軍的美名,鄭國得以保全剩余的土地,可以說是三贏的局面。
楚王覺得如果他是周天子的話,會毫不猶豫地接受這個提案。
然而,姬桓卻不這么想,他明白無誤地告訴楚王的使者,楚王必須完全退出鄭國,并獻上糧食財帛,同時自去王號。
如果楚王能夠這樣做,天子就會寬恕他的罪行,并恢復他侯爵的爵位。
楚王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條件,這與其說是議和,不如說是讓他投降,而且是最屈辱的投降。
他勃然大怒,將周天子的使者趕了出去,同時又另派了一個使者到周天子的營帳中。
姬桓接見了這個使者,這次派的使者就沒有上一次這么客氣了。
只見那使者頭戴鶴冠,見了姬桓也不下跪,而是傲然地站著不動。
周圍的大臣見狀呵斥道:“荊蠻無禮,見天子竟敢不跪。”
那使者高抬著頭,答道。
“楚王與周王同為王,故請恕臣不能下跪。”
聽完這話,就是姬桓也怒氣勃發,這話等于是說楚王和他這個天子是平起平坐的了,簡直是狂妄至極。
但姬桓倒也沒有立刻發作,他冷聲問道。
“楚子派你前來,有何話要對孤說?”
那使者這時倒是猶豫起來,他沉默片刻,接著仿佛破釜沉舟一般,大聲說道。
“我家國君想問周王,周朝的九鼎大小輕重如何?”
一番話,石破天驚,姬桓面色頓時鐵青。
這楚王名義上是問鼎的輕重,實際上是以鼎來代指周朝的江山社稷,鼎的大小輕重,寓意著周朝江山的穩固程度。
可以說,這句話等同于向他這個周王宣戰,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姬桓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個南國的蠻子竟然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他本想一揮手,將這使者就這樣趕出去,但又怕楚王到時候宣揚周天子不敢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因此陷入猶豫。
而旁邊剛布置完糧草運輸的姬民見姬桓猶豫不決,站出來對使者說。
“九鼎過于巨大,加之年代久遠,重量無法估計。”
然而楚使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說道。
“我家國君說只要折下楚國士兵的勾,就足夠鑄造九鼎了,您覺得是不是這樣呢?”
這就是武力威脅了,意在炫耀楚軍的軍力之雄厚。
聽了這話,姬民也不再客氣,他直截了當地說道。
“我聽父親說,統治天下依靠的是德行,而不是依靠九鼎。”
他繼續闡述道。
“天子賢明,鼎即使小,也是重的;天子昏庸,鼎即使大,也是輕的。周朝如今的天命仍在,鼎的輕重,不是楚子所能夠詢問的啊。”
一番話有理有據,說的楚使啞口無言,只得低頭稱是,姬桓見狀非常高興,他得意地對楚使說。
“崇文公雖然薨了,但是他的兒子還在這里,你不懂得周禮,可以多向他詢問請教。”
那楚使臉色漲紅,姬桓分明在嘲諷他是蠻夷,不懂禮節,可他此時被姬民的話所震懾,不敢反駁,只得唯唯諾諾地應答,隨即退了出去。
楚使退走后,姬桓的臉色一下難看了起來,他對姬民說。
“荊蠻如此猖狂,此番若沒有卿,孤將受辱也。”
而姬民也不敢居功,只是借著楚人打趣道。
“荊蠻不通禮儀,今日問九鼎之輕重,恐是想連夜盜走,王上可得派人看仔細了。”
姬桓聽后哈哈大笑,臉色一下變得愉悅起來,只是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對姬民說道。
“或向鄭人所學。”
說完,自己先樂不可支地笑了起來,姬民也跟著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