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能不能吃上這碗飯?
- 重回1980,從旅游業(yè)開始
- 衣錦還鄉(xiāng)啊
- 2356字
- 2025-08-17 12:18:10
張小偉豎起大拇指:“哥,你真牛?!?
“唉,小偉,見笑了啊。”李炎邊說邊掏出跟潔茜卡的照片。
“其實會外語好多麻煩的,你看,這是在火車上,我?guī)土送赓e一點小忙,就非要采訪我,回頭可能還得登在國外的雜志上,不知道還要惹多少麻煩?!?
這時,餛飩已經(jīng)來了,李炎笑著說:“先吃飯?!?
張小偉哪有心思吃飯,看著照片一個勁地說:“哥,你真的牛逼大發(fā)了,跟老外都說的上話。你曉不曉得,現(xiàn)在要是會點外語就能發(fā)大財,那賣字畫的就是……”
他說到這里就卡殼了,尷尬地撓了撓頭。
李炎只當(dāng)沒看見,把照片拿回來,給餛飩里點著胡椒面:“小偉,你是因為返城回來找不著工作,才賣上工藝品的吧?”
“對呀,那總不能在家混吃等死?!睆埿ソ舆^李炎遞來的胡椒面,撒進餛飩湯里,“可我爸就是不理解,非要我等他們商店招工,他也不想想,排隊的人都成一個排了,他不當(dāng)官,又沒關(guān)系,猴年馬月才能輪的到我?”
“可你這么當(dāng)街叫賣,用你爸的話說,遲早得抓進去,到時候終身落有案底,你怕不怕?”
“這些我都知道?!睆埿サ难凵裼行┟悦?,“但有什么辦法呢?”
這樣的眼神李炎有些熟悉,九幾年下崗潮時李炎見到過,最后一次,是后世大學(xué)牲的眼睛。
這種社會問題李炎也解決不了,都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最起碼,他離達還遠著呢。
李炎現(xiàn)在一門心思只想賺錢,雖然在區(qū)區(qū)二十年后,這些小商品已經(jīng)遍布全球,自然也就不值錢了。
但在這個時代,愿意為它們買單的老外絕對有,而且還不在少數(shù)。
李炎倒沒想跟這幫小販爭利。
畢竟這種銷售方式太低端,屬于誰上誰行的撿錢模式,他會外語的優(yōu)勢發(fā)揮不出來。
現(xiàn)在說要開酒店,特別是涉外酒店,還為時過早。
李炎想吃旅游這碗飯,賣字畫可以說是一條來錢的捷徑。
張小偉不肯說出賣字畫的門路,大約是不愿意出賣朋友,李炎是理解的,當(dāng)年的涉外問題罪可不小。
既然張小偉不愿意說,那就認識一下他的朋友,看看能不能打聽出門道。
“這年頭就沒什么好吃的館子嗎?”
李炎吃了兩口餛飩,沒什么胃口。
“哥,你是外地人吧?告訴我,你想吃啥?”張小偉討好地問。
“想吃好吃的,比如說……肉,海鮮,各種肉,各種鮮。對了,你有沒有什么朋友可以介紹好吃的館子,我請他們一起吃吃飯?!?
“海鮮?”張小偉抬起頭,“我們這不靠海,沒有那玩意,可我們這有山鮮?!?
“山鮮……野味?”
“對,我認識幾個兄弟能上山抓蛇,給你整頓龍虎斗還是沒問題的。”
這個時候?qū)σ拔侗O(jiān)管不嚴,西省山多,毒蛇也多,烹飪出來就是一道人間美味。
李炎本想請張小偉和他的朋友們吃飯,沒想到意外得來一頓蛇宴的承諾。
“那行,我就等你這一頓了,別忘了把你的朋友都叫上,我出酒錢?!?
李炎突然就有了胃口,低下頭大口吃餛飩。
吃完午飯,張小偉提出要回家,他這兩天都不能到景區(qū)露面。
由于李炎居無定所,不方便留下聯(lián)系地址,兩人約好有事去老張的小賣部,張小偉就背著包走了。
李炎看時間還早,自己又回到紗湖景區(qū)。
下午太熱,江邊也涼快不到哪去,可游客還是烏泱泱的,老外團隊路過的時候,有很濃重的香水味。
從梨江飯店往南走不到兩百米,就是象王山景區(qū)。
這邊還沒有修建濱江大道,路面是青石板路。
李炎熱的褲子都濕了,褲子里還縫著人民幣,他擔(dān)心把錢打濕,心想,要不干脆回去算了。
有賣冰棍的大姐路過,李炎買了兩根冰棍,狼吞虎咽吃下一根,頓時涼快不少。
剩下一根,他趴在江邊的石欄上慢慢吃。
放眼望去,滿眼碧波,南邊的象王山靜靜佇立在江水之中。
這座后市的市徽山,正是1979年版50元外匯券的正面圖案。
相傳這版外匯券的收藏價值達到成交價接近兩萬元。
到了1988年,50元外匯券的正面圖案改為丹桂山水,現(xiàn)在,依舊成為紙幣收藏界幣王般的存在。
這兩版外匯券之所以價值高,是因為設(shè)計精美,存世稀少,這也正如丹桂山水給人的印象,彼此相互印證。
后世常有營銷號說,西省處處是丹桂,這就是扯蛋了。
要說偶有一兩處相似之地是有的,或是山,或是水,但要說山水結(jié)合之精美,精美之深度,廣度,丹桂在全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
更何況,作為千年府城,丹桂也是國家最早一批歷史文化名城,有唐碑看長安,宋刻看丹桂之說。
后世的丹桂卻完全是守著金山討飯吃,那都是后話了。
好在現(xiàn)在是1980年,金山還是金山,象王山附近還都是菜田,正等待著人去開發(fā)。
菜田靠近梨江的地方,有許多光著屁股游泳的小孩,還有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在跑來跑去,好像在江邊撿石頭。
李炎曾經(jīng)在旅游市場上見過圖案精美的原生態(tài)鵝卵石,難道這些小孩是在撿這個?
他嗦了口淌水的冰棍,口中滑過一道清甜。
過了一會兒,李炎看見有兩個男孩捧著石頭走向岸邊,上了濱江大道,他將剩下的冰棍一口吞下,漫步跟了過去。
倆男孩果然是朝游客中間走。
他們穿著破洞的跨欄背心,臟兮兮的短褲,卻偏偏繞開國內(nèi)的游客,看見有老外旅行團,兩個男孩商量了一下,由大點的紅背心男孩抓著石頭背在身后,鉆進了老外的隊伍。
陪同看見是七、八歲的孩子也不在意,只是象征性地驅(qū)趕了一下,又跟著游客看山水。
李炎不動聲色地走過去,留心觀察。
男孩鉆進老外的隊伍里,李炎從人縫中看見男孩右手舉著石頭,左手比著一塊錢的手勢。
幾名老外注意到男孩手里的石頭。
他們很喜歡這種純天然的東西,抓著石頭輪流把玩,李炎看清,其中一個老外很快付了錢,男孩卻像泥鰍一樣溜走了。
李炎在旅行團外轉(zhuǎn)了一圈,也沒找到那個男孩,一不小心引起了陪同的注意。
他只得迅速拐彎,走到馬路對面。
沒想到的是,正巧遇上剛才賣冰棍的大姐,更巧的是,那兩個撿石頭的男孩正在買冰棍。
“阿姨,你看這錢上面有個一,是一塊錢,你怎么說是假錢?”紅背心男孩梗著脖子喊。
“對呀,是外國人給的錢?!毙€子男孩直勾勾盯著冰棍箱,在一旁幫忙分辨。
兩男孩臉上好幾道泥印子,活像兩只小花貓。
賣冰棍的大姐喊道:“哪個家的塊票子是黑白的?你找張紅色的一塊錢,我就賣給你們?!?
她被纏得沒辦法,抱起冰棍箱就要走。
李炎趕緊走過去,笑著說:“大姐,我請他們倆吃冰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