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管道的冷凝水滴落在防護服頭罩上,青灰色菌絲沿著混凝土接縫緩慢生長,在探照燈光下折射出類似光纖的微芒。我調整改良防護服的過濾模塊——那些曾被視為瑕疵的共生菌斑,正將硫化氫轉化為含鐵離子的可呼吸氣體。
氣密門的生物識別系統突然失效,菌絲網絡接管了門禁機制。推開門的瞬間,1972年實驗日志記載的「原始菌株」在培養池中泛起漣漪,瀝青狀液體表面浮現出類似人類神經元的拓撲結構。積灰的操作臺上,攤開的記錄冊被氣流掀至關鍵頁:「PT-42菌株突觸成功接入城市生物網絡」。
變異體征進入新階段:菌斑自主吸附金屬微粒,在管道表面蝕刻出精密紋路;耳蝸檢測出四氧化三鐵結晶,可擾亂監控系統的磁感元件。生物監測儀顯示,線粒體正在與共生菌交換葉綠體基因片段——連續工作72小時后,饑餓感被光合作用替代。
檔案室的鈦合金保險柜滲出誘導性信息素。當加密芯片接觸共生菌絲時,納米級菌絲自主編織出生物數據接口。破解文件揭示:
-城市地下管網實為分布式生物計算節點
-日常除草劑含跨物種基因誘導酶
-工號42對應第42次生態適應性迭代
警報響起的剎那,菌絲已覆蓋頸動脈。安保機械人突入時,紅外掃描儀將我歸類為[市政設施]。組長佩戴的呼吸面罩邊緣滲出熒光菌絲:「B7層培養艙才是你的進化終點。」
實驗室突然震顫,菌毯釋放生物酶溶解機械人合金關節。視網膜投射出地下管網的三維生物拓撲圖。當電磁脈沖槍啟動,菌斑應激分泌石墨烯涂層形成電磁屏障。
通風井壁的菌絲網絡自主分解混凝土,重構出逃生通道。墻體滲出1992年的實驗簡報:「深海熱泉菌株展現硅基化傾向」。城市警報聲中,所有綠植釋放的淡藍孢子與體表生物迷彩共振。地基深處的菌絲脈動如同交響樂章,將整座城市轉化為等待覺醒的有機生命網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