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豆生南國,王維最相思
- 董領著 北冊繪
- 17字
- 2025-08-12 16:18:22
第一章
山水: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一
721年,剛剛當上太樂丞幾個月的王維被貶為濟州司倉參軍。
不久前,二十一歲的他高中狀元,春風得意,成了京城最耀眼的才子。接著他又通過了吏部的銓選考試,被分到負責音樂、舞蹈教習的太樂署做太樂丞。雖然只是個從八品下的小官,但這是他最擅長的領域。王維可以說如魚得水,如鳥投林。
沒想到的是,命運的饋贈早已暗中標好了籌碼。才過去幾個月,王維就因為屬下犯錯被牽連貶官。
據《集異記》記載,王維的屬下伶人私自舞黃獅子被人告發,因為黃獅子舞只能為當朝天子表演。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時代,屬于大不敬之罪,王維因此被連坐。又傳言說當時王維和當朝天子唐玄宗的兄弟岐王、薛王等人走得太過密切,引起皇帝猜忌。《資治通鑒》中寫道:“上禁約諸王,不使與群臣交結。”而恰巧出現了黃獅子舞這個事件,皇帝借此打擊王維也有對諸王敲山震虎的深意。
但是不管怎樣,二十一歲的王維因此事被貶到遠離京城的山東濟州,成了一個管倉庫的地方小官。
剛剛步入仕途的年輕人王維沒想到朝廷如此復雜,他本有著年輕人的朝氣和野心,對未來充滿向往,剛剛展翅欲飛,卻突然被林中暗藏的獵人一箭擊傷了翅膀,不得不忍著疼痛摔下,這怎么不叫他氣惱?
被出濟州
寫完這首詩的王維帶著“多愁”從長安出發了。
他一路風塵仆仆,來到了山西的平陸縣,這里在當時被稱作河北縣。
落日余暉中,王維寂寞地登上了這里的古城樓。

金色的夕陽給萬物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外衣。遠處的巍峨群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水中,天慢慢黑了,岸邊的人家漸漸生起了炊火,搖櫓的漁人歸來,一同歸來的還有遠方的白鷗……
真是“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王維寂寥的心也隨著廣闊的山川慢慢悠閑起來。
登河北城樓作
穿過山西,王維一路馬不停蹄,很快就到達鄭州武牢關的一個小村莊。駐足小山丘,放眼望去,細雨蒙蒙,像一團薄霧籠罩在土地之上,剛剛拾掇完莊稼的農夫匆匆穿過田埂,而遠處的牧童則騎著青牛從山坡緩緩而下,輕快地吹著口笛,絲毫不受秋雨的影響。
王維找到村東高處的一家主人投宿,豐收的莊稼如花團一般圍繞著茅草屋。
蟲鳴陣陣,伴著織布機的唧唧聲,在麻雀的聲聲呼喚中,鍋里的黃米飯慢慢熟了……
盡管遠離了故鄉和親人,盡管還有著貶官的惆悵,但是王維在這里仿佛打開了新天地,原來在朝堂之外,還有如此真切溫馨的一方世界。
宿鄭州
第二天一早,王維乘船通過敖倉口來到滎澤。
只見那河道蜿蜒縱橫,像一張網撒向遠方,遠處的田野在水光的映照下,金光閃閃,漁船在水上穿梭如織,雞犬之聲從兩岸的村落里隨風傳來。王維立在船頭,雖然孤帆一只,但見山野開闊,白云悠悠。此情此景也讓他沉醉其中,不得不感嘆,好一幅秋日水澤煙火圖!
早入滎陽界
一路向東,王維經過汴河來到汴州,又因雨在滑州短暫地停留過,千里跋涉,終于到達山東的濟州。
這一路走來風餐露宿,只有童仆陪伴,孤獨可想而知。
這一路走來他寫了很多詩,雖然詩里還流淌著貶官的愁緒,但通過“雞犬散墟落,桑榆蔭遠田”等句子,我們可窺到王維對山水田園開始留意和刻畫了,甚至萌生了一絲向往。
原來在人群的鉤心斗角之外,還有曠野的風,可以慢慢吹散心中的愁云。
原來在毫無生氣的案牘之外,還有真切可親的青山綠水、稻田果園。
從前王維寫詩,多是觥籌交錯中為了特定目標和主題的應制詩。那些詩雖然也難掩王維的才高八斗,但是直到吹過鄉村慢慢的風、蹚過清涼如霜的水、踩過混雜著泥土氣息的草地后,王維的眼耳鼻舌才全部打開,他的身心才感知到另一個世界——自然。
王維的詩中才多了真氣。
即使是被動的,但那一刻,王維發現,人生既定的仕途之外,還有更為廣闊的天地。
也許從那一刻起,山水田園悄悄走進了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