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二袁相爭
- 三國:壞了,我成漢末魅魔了
- 宸庭
- 2053字
- 2025-08-20 18:06:02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這句話是多么的適合我?
羊耽又是多么的懂我,這才是真正的知我者,事事都在為我分憂。
袁術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地位有序,各有天命,嫡子就是嫡子,次子就是次子。
甚至將這個理念放大到整個天下,袁術也認為是再正確不過的道理。
只要天子當好天子,公卿當好公卿,百姓也是當好百姓,各司其職,各安天命,這天下自然就安定平穩了。
所以袁術未曾想過與大哥袁基爭過什么,年少時甚至干脆去體驗了一把游俠。
然而,當作為旁支的袁紹上躥下跳,又是養望當官,又是折節下士,袁術自然知道袁紹想做什么。
可這在袁術看來就是逾越,就是在破壞規矩,所以袁術自然是事事都針對袁紹,不斷地以著嫡子的身份打壓袁紹,希望袁紹能懂點規矩,安分守己。
然而,當世卻無幾人能懂袁術之心,直至遇到句句都說到心坎里去的羊耽。
一時間,袁術感動得熱淚盈眶,覺得空虛的內心在羊耽的三言兩語下都被填得滿滿的。
【袁術羈絆值提升,當前82……】
羊耽本以為劉備的羈絆值上漲幅度已是無人能比,沒想到袁術的白給更是厲害。
三句話,讓袁術視我為親兄弟?
就在羊耽都為此而犯懵之時,感動得不能自己的袁術一把將自己腰間系著的白玉腰帶給解了下來,道。
“今日相見,愚兄也準備什么禮物,身上唯有這條凝脂溫玉腰帶還有些價值,就權當見面禮贈予叔稷了?!?
羊耽早早就注意到了袁術腰間那條腰帶的不凡,被袁術塞到手中,入手間撫著其上白玉,只覺得入手一片溫熱嫩滑。
縱使羊耽不懂玉器,也知道這條玉帶必定價值不菲,連忙婉拒道。
“這不妥……”
“哪有什么不妥?”
在一眾目瞪口呆的士人注視下,袁術就這么強行將羊耽的腰帶給解了下來,然后親自將那條凝脂溫玉腰帶給系了上去。
而后,沒有腰帶束腰的袁術,還順手將羊耽原本的腰帶系到了自己的腰上。
‘這……這么折節下士?’
‘?。俊?
‘今夕是何年?這還是袁公路嗎?’
一眾對袁術平日里的倨傲做派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的士人,只覺得眼前的袁術著實是讓人陌生。
過去便是在士林中有著禮賢下士之名的袁紹,那也未曾做到這等互換腰帶之事。
或許,待這陽翟雅集結束后,不僅僅那一首《七步詩》要流芳百世,士林中還得流傳出“腰帶之交”的美名。
莫說是其余士人,最是迷茫疑惑的還得數袁紹。
原本袁紹對于袁術這個族弟的評價就兩個字:朽木。
若不是出身袁氏,在袁紹看來就袁術那個德行與能力,一輩子都沒資格能在自己的面前上桌吃飯。
可袁術這一番收買人心的表現,看著那當真是真情流露,讓人動容,就差拉著羊耽當場以皇天后土為證結為兄弟了。
那條凝脂溫玉腰帶,還是袁術及冠之時,家族長輩所贈,價值三千金不止,除了本就是珍寶之外,對袁術而言還有著別有的意義。
就連那條腰帶都不吝相贈,袁公路還真是……
‘不對……’
袁紹的眼睛一瞪,驟然反應了過來。
這《七步詩》一出,袁術非但不惱,反倒為之大喜,甚至當眾屢屢做出與羊耽乃是摯愛親朋的舉止,這分明就是在反擊。
無他,一旦世人皆知袁術與羊耽的情誼異常深厚,那么誰還會覺得《七步詩》是在罵袁術?
這豆子是誰?
豆萁指的又是誰?
如此一來,袁紹一個說不好反倒成了迫害兄弟之人,羊耽以《七步詩》勸阻則是為了保全袁術。
‘這根朽木竟然還藏著如此深的心計,小看他了……’
袁紹的臉色不斷急促變幻,明白斷然不能讓袁術的算計得逞。
在袁術如此出招的情況下,起碼袁紹得向世人佐證自己與羊耽的情誼遠在袁術之上,所以那《七步詩》里所偏向的是我袁紹。
面對這等誰與羊耽關系差,那么《七步詩》就是在罵誰的陽謀,袁紹不敢有一絲的猶豫,當即便上前朝著羊耽迎了上去。
袁紹的一言一行讓人大有種如沐春風之感,上前一手拉著袁術,一手拉起羊耽,開口道。
“古人云:過則改之,善莫大焉。公路今已有幾分古賢之風矣,不因叔稷批評而惱,反倒以腰帶相贈,大善?!?
旋即,袁紹又看向著羊耽,一副熟絡親近的語氣勸說道?!凹热贿@是公路誠心所贈,叔稷收下也是無妨。”
有意推脫的羊耽見狀,也只能答應了下來,道。
“謝公路兄所贈。”
喝得有些暈乎的袁術,并未察覺到袁紹言語中的陷阱,反倒頗為欣喜地說道。
“你我互為知己好友,今不過是交換腰帶為證,何須言謝?”
袁紹的眉頭跳了跳,下意識地伸手往著自己的腰帶一摸。
同為袁氏子,袁紹雖是旁支,但所掌握的各種錢糧資源也是絲毫不少,腰間的鑲金珍珠帶也不算遜色袁術的凝脂溫玉腰帶。
可袁術已經先一步與羊耽交換了腰帶,袁紹就算再跟著交換,也是落了個下乘,自然是不會做這等事情。
袁紹暗里以目光掃了一下羊耽,發現羊耽所用的鞋子一般,發冠也是一般,倒生出了一瞬贈予鞋子或發冠的沖動。
可跟袁術這么個粗心眼不同,袁紹相當注重自己的形象,折節下士自然會做,但讓袁紹親自給羊耽換鞋戴冠,袁紹終究是做不出來。
說到底,袁紹是欣賞羊耽不假,甚至到了有點上頭的地步,但也遠遠沒到那等不顧身份的地步。
這迫不及待地上前就與羊耽搭話,也不過是因袁術所用陽謀逼迫,讓袁紹不得不設法盡快表態拉攏羊耽。
若是羊耽知悉袁紹此刻心中所想,只會感慨老曹對于袁紹的評價可謂是一針見血……
見小利而忘義,干大事而惜身。
且羊耽還會再添上一句,那就是:有雄主之風,但僅限于逆風絕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