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個體戶,店鋪(求追讀求月票)
- 帶著空間到88年,從賣荔枝發家
- 花樣年華似水
- 3826字
- 2025-08-21 10:13:43
1988年11月下旬。
深城,羅湖區。
深秋的風掠過羅湖,帶著海腥味和工地上揚起的塵土氣息,刮在臉上有些粗糲。
街道兩旁,“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紅底白字標語在略顯陳舊的建筑上格外醒目。
自行車鈴鐺聲,港牌貨柜車沉悶的轟鳴,粵語夾雜著各地口音的討價還價聲,共同織就了這片改革開放最前沿熱土的交響曲。
此時,李宇站在羅湖工商行政管理所略顯斑駁的臺階下,深吸了一口氣。
他身上穿著簇新的“的確良”白襯衫,外面套著一件半舊的深藍色工裝外套,腳下是擦得锃亮的黑色人造革皮鞋。
這是他為了今天這趟“門面活兒”特意置辦的行頭。
在這個年代,穿得太好來辦事可能會壞事。
算上買的深發展股票現在的價值,李宇的身家已經超過百萬了!
但這些錢和資產,可不能全部暴露出來。而且,為了穩妥,還需要有明面上的收入來做掩飾才行。
錢是賺到了,但那種偷偷摸摸,如同“倒爺”般的感覺,并非長久之計。
李宇現在需要一個光明正大的身份,一個穩定的基業,用來掩飾,解釋他以后的錢大概是怎么來的。
目前來看,弄私營企業很麻煩,而且李宇現在也沒有人手和經驗。
而個體戶,是李宇目前最好的選擇了。
他打算要開一家水果店,一家能讓他空間里那些完美保鮮的水果光明正大擺上柜臺,賣出價值的店。
店名都想好了。
利民水果店!
普普通通的名字,但在這個年代很合適。
同時,李宇還打算要注冊一個運輸部,名字就叫:“利民鮮果運輸”。
沒有運輸,他那神奇的空間優勢就無法最大化,也無法解釋他為何總能“神速”且“無損”地搞到最新鮮的貨。
還準備買一輛屬于自己的摩托三輪貨車,用來給隨身空間做掩護,是眼下最迫切的需求。
現在來到了這里,是想看看注冊個體戶容不容易。
李宇打聽了情況,說現在辦個體戶還是比較容易,今年又出了一些新的政策,鼓勵個體戶發展。
推開工商所那扇吱呀作響的綠色木門,一股混合著油墨,香煙和舊報紙的味道撲面而來。
大廳里光線有些昏暗,幾張掉漆的木桌后坐著穿深藍或藏青色制服的工作人員,神情或嚴肅或倦怠。
墻壁上掛著紅頭文件框和宣傳畫,角落里的掛歷翻到十一月,上面印著當紅港星模糊的笑臉。
“同志,你好,我想辦理個體戶注冊。”
李宇走到一個看起來相對空閑的窗口,用帶著一點蜀都特色的普通話說道,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顯得沉穩有力。
窗口后是一位約莫四十多歲,戴著黑框眼鏡的女同志,正埋頭寫著什么。
她抬起頭,鏡片后的眼睛帶著審視,掃過李宇年輕的臉龐和嶄新的襯衫:“辦個體戶?做什么行當?”
“我想開水果店,店名叫‘利民水果店’。”
李宇頓了頓,補充道:“另外,還想同時注冊一個運輸部,叫‘利民鮮果運輸’,主要是用摩托三輪車給自己店里運水果,也可能接點小單。”
“運輸部?”
女同志推了推眼鏡,眉頭微蹙:“個體戶搞運輸?這經營范圍可不一樣。水果店是零售,運輸是貨運服務。政策上…有點模糊啊小伙子。”
她翻了翻手邊一本厚厚的冊子,又說:“而且,你有車嗎?場地證明呢?開水果店的門面租好了還是買好了?這些材料都得齊全。”
摩托三輪車,門面,李宇還沒有買,是過來看看注冊個體戶的難易程度的。
當然,沒有車子和門面,李宇也早有一些準備,他臉上堆起誠懇的笑容,說道:
“同志,政策我學習過,《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是鼓勵發展的。
您看,我這主要是為自己店里服務,保證水果新鮮,也是方便群眾嘛。”
說著,他看似無意地從隨身帶著的帆布挎包里(實則是隨身空間中存取)摸出一個網兜。
網兜里面裝著幾個水靈得不像話的蘋果,表皮紅潤飽滿,在昏暗的光線下仿佛自帶柔光,散發著一股清甜誘人的果香,與這充滿官僚氣息的環境格格不入。
隨身空間里有不少種類的水果,是李宇在深城,羊城,貴陽,蜀都等地買的新鮮水果,放在隨身空間里備用。
這不就有用途了嗎?
“哎呀,老家親戚寄來的,自家樹上結的,不值錢,就是圖個新鮮,您嘗嘗?”
李宇將網兜輕輕放在柜臺上,動作自然:“場地和車,我這不是正在辦嘛,執照下來我立馬就去落實,絕對符合規定!您看這流程…能不能麻煩您指點指點?”
那女同志的目光瞬間被那幾個蘋果吸引了。
在1988年的冬天,這樣新鮮且品相完美的蘋果,在深城絕對是稀罕物!
國營水果店里蘋果一般都蔫蔫巴巴的,進口蘋果則是貴得嚇人。
她喉頭不自覺地動了一下,語氣緩和了許多:“嗯…為自己店里服務,保證貨品質量,這個出發點倒是好的。”
她拿起一個蘋果掂了掂,冰涼的觸感和沉甸甸的手感讓她眼底掠過一絲驚訝。
這絕對是上等的蘋果,關鍵是很新鮮,稀罕貨!
“材料嘛…這樣,你先填表,把名稱核準申請和開業登記表都填了,經營范圍我給你分開寫。
水果零售和‘為本店服務的貨物運輸(限非機動車)’,這樣寫可能穩妥點。
場地證明和車輛證明,等執照核名下來后,你盡快補交。”
“哎!太感謝您了同志!您真是幫了大忙了!”
李宇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連忙道謝,麻利地接過幾張油印的表格,走到一旁的長條木椅坐下填寫。
他知道,那幾個用空間精心保存的頂級蘋果,發揮了關鍵作用。
這年代的“潤滑劑”,有時候就是這些看似普通卻又極其難得的“硬通貨”。
走出工商所,李宇感覺外面的空氣都清新了幾分。
核名申請提交了,“利民水果店”和“利民鮮果運輸”這兩個名字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接下來,就是真金白銀的投入。
買店鋪!
買摩托三輪車!
李宇蹬上自己那輛除了鈴鐺不響哪兒都響的永久牌二八大杠,熟門熟路地拐進羅湖日益熱鬧的街巷。
準備先買門面。
之前李宇有四處看過。
他的目標很明確。
位置不能太偏,最好靠近工人聚居區或者新興的商業街。
鋪面不用太大,二三十平米足夠初期周轉,但產權一定要清晰,最好能買下來!
租?
他不考慮。
李宇太清楚未來幾年深城地價會如何瘋漲,現在買下,就是坐等升值的金礦。
轉悠了大半天,看了幾處出租的鋪面,李宇都不太滿意。
要么位置太背,要么房東條件苛刻押金奇高。
就在他準備去東門老街那邊再碰碰運氣時,一個蹲在街角,穿著舊軍裝,眼神卻透著精明的中年男人叫住了他。
“后生仔,睇鋪頭啊?(小伙子,看鋪面?)”中年男子一口地道的粵語。
對于粵語,李宇雖然不太會說,但現在基本能聽明白。
李宇停下車,用半生不熟的粵語夾雜著普通話回應:“系啊,阿叔。有冇好介紹?(是啊,大叔。有好介紹嗎?)”
“有!包你滿意!”
中年男人立刻來了精神,湊過來壓低聲音:
“我叫老周,呢條街嘅‘百事通’!我知有間鋪,位置靚,價錢…嘿嘿,仲有得傾!(我叫老周,這條街的‘百事通’!我知道有間鋪,位置好,價錢…嘿嘿,還有得談!)”
老周帶著李宇七拐八繞,來到一條不算主干道但人流量還不錯的岔路。
路邊有一排低矮的騎樓,其中一間鋪面關著老舊的木閘門,門楣上依稀能看到褪色的“XX雜貨”字樣。
鋪面不大,約莫二十五平米,門臉方正,緊鄰路口,視野不錯。
關鍵是,旁邊就有個不小的工人新村,對面還新開了兩家小餐館。
“呢間點樣?原業主全家去香江了,托我幫手放盤,急賣!一口價,一萬八!紅本(房產證)齊全!”老周拍著胸脯。
一萬八!
在1988年,對于一個二十多平米的臨街鋪面,尤其是在發展迅猛的羅湖,這個價格絕對不算高,但也不算偏低。
李宇心中一動,但臉上不動聲色。他繞著鋪面走了一圈,仔細看了看墻體、屋頂,又透過閘門縫隙往里瞅了瞅。
里面空空蕩蕩,積了層灰,但結構看起來還算結實,沒有明顯破損。
“阿叔,價錢系幾好,但系…”
李宇故意皺起眉頭,說:
“位置系幾好,但系呢條路嘅人流,仲系冇東門老街旺。而且呢鋪面睇落有啲舊,翻新都要花一筆錢。(大叔,價錢是挺好,但是…位置是不錯,但這條路的人流,還是沒東門老街旺。而且這鋪面看著有點舊,翻新都要花一筆錢。)”
“哎呀,后生仔!東門老街嘅鋪,冇三四萬你諗都唔使諗啦!(哎呀,小伙子!東門老街的鋪,沒三四萬你想都不要想啦!)”
老周一副“你太年輕”的表情,說:“呢度人流系慢慢多噶!你睇對面啲新餐館!再講,舊唔怕啊,拾掇拾掇就新啦!業主真系急用錢,你俾現錢,我再幫你傾傾,一萬六!點話?(這里人流是慢慢多的!你看對面那些新餐館!再說,舊不怕啊,收拾收拾就新了!業主真的急用錢,你給現金,我再幫你談談,一萬六!怎么樣?)”
李宇心中暗喜,但表情依舊猶豫:“一萬六…現錢冇問題。但系阿叔,我仲要睇睇紅本,同埋要去房管所查查係咪冇糾紛。如果冇問題,今日就可以落定。(一萬六…現金沒問題。但是大叔,我還要看看房產證,還要去房管所查查是不是沒糾紛。如果沒問題,今天就可以交定金。)”
“爽快!”老周一拍大腿,說道:“紅本在我屋企!依家就去睇!(紅本在我家!現在就去看!)”
交易比李宇想象的還要順利。
在老周那間堆滿雜物的筒子樓里,李宇仔細查驗了蓋著鮮紅印章的房產證,確認了業主信息。
下午,在老周的陪同下,李宇又跑了一趟羅湖房管所(一個更破舊的小院),花了點小錢(又是一小兜空間里拿出的新鮮蘋果)請人快速核實了產權清晰無糾紛。
對方讓他們明天再來,到時候肯定核實完了,可以過戶。
當李宇從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掏出用報紙包好的一萬六千元現金時,老周的眼睛都直了。
厚厚兩沓新的百元大鈔,散發著油墨的清香,在這個年代具有無與倫比的沖擊力。
“后生仔…你好本事!(小伙子…你好本事!)”
老周點錢的手都有些抖,看李宇的眼神徹底變了,多了幾分敬畏。
他麻利地寫好了簡易的買賣協議,雙方簽字畫押。
約定好明天正式去房管所辦理過戶手續。
第二天上午,老周沒有失約,與李宇一起去房管所正是過戶。
手握新鮮出爐,墨跡未干的協議和房本,李宇站在屬于自己的鋪面前,有些心潮澎湃。
穿越過來,雖然沒有本地戶籍還不能買住房,但有了這店鋪,他也就終于有了一塊立足之地!
“利民水果店”的招牌,很快就要掛在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