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學者陳之藩在青年時,胡適先生給了他一張400美元的支票,資助他到美國留學,陳之藩后來有了錢馬上就還給胡適先生,還寫了一封信致謝。胡適接到信后給陳之藩寫了回信:“之藩兄:謝謝你的來信和支票,其實你不應該這樣急于還此400元,我借出去的錢,從來不盼望收回,因為我知道我借出的錢總是‘一本萬利’,永遠有利息在人間。”
胡適先生的這段話,讓我想到,做人的成本是善,是不斷地去幫助別人。因為——
幫助別人,總有一種快樂盈滿心間,因此你將收獲快樂的利息;
幫助別人,總有一種感恩寄存在別人的心田,因此你將收獲感恩的利息;
幫助別人,總有一種善念以循環的形式出現,讓別人再去幫助別人,因此你將收獲回報的利息。
一個人,如果失去了幫助別人的善念,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成本,最后也就做不起人。
(摘自《青年文摘》人物版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