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身藏兩道詔書

  • 康有為之死
  • 良菩
  • 2462字
  • 2025-08-13 11:06:13

天龍作騎萬靈從,獨立飛來縹緲峰。

懷抱芳馨蘭一握,縱橫宙合霧千重。

眼中戰(zhàn)國成爭鹿,海內人才孰臥龍。

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

——《出都留別諸公》

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五(1898年9月20日),天剛蒙蒙亮,北京城里仍舊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這就是人們常常提到的“鬼打墻”。

戊戌變法的旗手、工部主事康有為走在前頭,他身穿藍色長袍,一條辮子拖在背后,步履穩(wěn)健,神色剛毅,臉上的線條分外明朗,雙目炯炯有神。他只有四十一歲,比實際年齡更為成熟精干!

緊隨其后的是挑著擔子的仆人唐華,年齡約有二十六、七歲,他身穿短衫,挑著兩口箱子,肩上搭著一條汗巾。他們急于趕到火車站,去坐北京開往天津的火車。這一帶的大街小巷,主仆二人太熟悉了,走起路來健步如飛。

四周沒有光亮,一個年輕女子跟在他們身后,如同一個追蹤的黑影,直到主仆二人走出了城門,這黑影才返身而去。她身輕如燕,行步無聲,主仆二人一心趕路,竟毫無察覺。

這個年輕女子身材單薄、行色匆匆,手里持著一管三尺長的銅簫,十分機警地向前向后望了望,確信后面沒有“尾巴”,才快速閃進半截子胡同,徑直進了瀏陽會館,直奔軍機章京譚嗣同的“莽蒼書齋”。

此時的譚嗣同,正在書房里收拾書籍和文稿,地上的一只綠釉缸里還有一些沒燒完的紙頁。他一抬頭,看到了這個女子,連忙說道:“金鈴兒呀,你怎么來啦?康先生不是讓你馬上回嶗山嗎?”

“是啊,康先生臨走之前反復囑咐我,叫我一定要把這封信親手交到您手中。”這個名叫“金鈴兒”的女子一邊說,一邊從銅簫管中抽出信來。

譚嗣同看過信之后,立即丟進了火中,抬起頭來說:“你來的正好,眼下局勢有變,為防不測,我已安排人留在梁先生身邊,我這里有些書信手稿,你幫忙燒掉吧!”

金鈴兒一邊將他放在旁邊的手稿、信件往釉缸里丟,一邊問道:“譚先生,你還未打算離京嗎?什么時候離開?”

“先不要說我離京的事兒了,康先生確實已安全離開了嗎?”

金鈴兒聽到譚嗣同關切詢問的這句話,眼淚一下子就“嘩嘩”流了出來,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在半個時辰以前,康先生已帶著他的仆人唐華,匆匆趕往北京火車站了,臨行之前的行李、物品,都是金鈴兒給收拾的。收拾完畢,離開米市胡同的南海會館,三個人便分手了。

金鈴兒藏著康有為的信,剛走到半截子胡同口時,一眼就看到了崇禮的戈什哈(滿語,清代高級官員的侍從武弁)英亮從胡同里走出來!

兩人頓時一楞,同時站住了。

“金鈴兒姑娘,你到這里來干什么?”還是英亮先開了口。

“我從這里路過呀,你來干什么?”

“我是……,我也是路過這里的。”

英亮低聲問道:“康先生離開北京了吧?”

金鈴兒聽了,心中一驚:康先生身藏密詔出京一事,沒有幾個人知道,他是通過怎么知道的?她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自己昨晚去東岳廟看望師父去了,不知道康先生的相關情況。

金鈴兒的師父,是位八十多歲的老道姑,她十幾歲就在嶗山出家,云游四海五十多年,晚年,獨自住在京郊東岳廟旁邊的一個小四合院里。她不但教金鈴兒讀書、吹蕭,還教她如何以簫作兵器。臨終前,她把伴了她大半輩子的銅簫送給了金鈴兒,情真意切地對金鈴兒說:“這支銅簫已跟隨我六十多年了,化緣時用它對付惡狗,平時用它防身,閑時吹曲兒解悶。如今,我已老了,送給你吧。”

金鈴兒雙手接過了銅簫。

師父告訴她說:“簫管的末端,開了一個槽子,約有三寸長,里面藏著一截劍尖,用簧扣著,用手輕輕一按,劍尖便會探出簫外,可作劍用。”

金鈴兒試了試,劍尖探出,果然鋒利無比;她隨手舞動起來,銅簫“呼呼”生風,人不能近身;她打開扣簧,又如紫蛇吐信,令人生畏。

師父接著告訴她說:“記住,不到萬不得已時,不作劍用。”

金鈴兒點了點頭。兩個時辰以后,老道姑就安祥地去世了,葬在東岳廟后邊,金鈴兒常到她的墳前拜祭,為師父吹奏一首回聲悠悠的《蘇武牧羊》,這是師父親自譜的曲,也是金鈴兒最喜愛的曲子。

……

“好啦,我有急事,先走啦,回頭見。”英亮望著金鈴兒的臉,似乎還有話想對她說,但他沒再說什么,轉身就離開了。

金鈴兒望著他遠去的背影,心里有些納悶:他今天的言行怎么有些奇奇怪怪的?

譚嗣同順手將一些書稿丟進缸中,望著釉缸中跳動的火苗,他緊鎖著濃眉,語氣堅定地說道:“維新的同黨,鏢局的朋友,還有外國友人,他們都勸我出京避難,但我不能走啊!決不能走!”

金鈴兒很驚訝:“為什么不能走?”

譚嗣同有些激動,他指著書架子上的一些精裝書籍說道:“縱觀世界各國,變法成功者沒有不流血、犧牲的。正因為中國的變法還無人流過血,所以,變法才受阻礙,國家才不昌盛!妥協,只有屈辱,變法,才可強盛!要流血,就從我譚嗣同開始吧!”他的話擲地有聲,響遏行云。

金鈴兒聽了,熱淚盈眶。原來他想取義成仁,以自己的鮮血來警醒世人!便連忙說道:“不、不,譚先生,您不能那樣!您現在離開北京還來得及!你能帶領更多的人參與到維新變法中來!”

譚嗣同走過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說道:“您還記得文天祥的那兩句詩嗎?‘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就是歷史嘛,近日的維新變法,一定會留在汗青上的!”

金鈴兒一邊點頭,一邊不停地流淚。

譚嗣同又想起了什么,連忙說道:“對了,我已得到消息,慈禧囚禁了光緒帝,還下了懿旨,要對維新派下手,將要關閉城門,搜捕全城。你現在立即出門,將這封急信當面交給梁啟超先生。”說完,提筆在一張八分箋上匆匆寫了幾句話,封好,交給了金鈴兒。

金鈴兒將信塞進銅簫管中,剛要走,又被譚嗣同叫住了:“金鈴兒,你將這封信交給梁先生之后,立即趕回嶗山去,好嗎?”

金鈴兒搖了搖頭:“不,我不回嶗山,我要去找康先生!”

譚嗣同聽了,思忖了一會,說道:“那也好。不過,你要答應我,信送到以后,馬上出城!還有,我這里有幾張銀票,你拿去吧,反正我也用不著了。”說著,從柜子里取出了一個小布包,交給了金鈴兒。

金鈴兒接過布包后,眼淚依舊汩汩直流,她跪在地上,給譚嗣同叩了個響頭,才依依難舍地離開了“莽蒼書齋”。

剛走出瀏陽會館的門口,她又回頭看了一眼。譚嗣同一面笑著,一面朝她揮手。她在心里說:譚先生,我以后再來看您,您保重吧!

金鈴兒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這竟是她和譚嗣同的訣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梧州市| 嘉禾县| 青海省| 湘潭县| 法库县| 合水县| 连云港市| 马公市| 滨州市| 汝南县| 新宾| 五大连池市| 信阳市| 讷河市| 灵台县| 舒城县| 九寨沟县| 青冈县| 万载县| 城口县| 玉门市| 志丹县| 江口县| 娄烦县| 航空| 科技| 定边县| 昭平县| 金华市| 军事| 大英县| 桃源县| 明溪县| 新绛县| 盖州市| 新宾| 阿坝县| 和平区| 哈尔滨市| 若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