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書友新年快樂。
溪岸的峭壁上立著兩個人,正是那日跟然在一起的兩人。那個年長是晉王,開封尹柴榮。這柴榮,幼年父母皆亡,被姑父也就是當今皇上郭威收為養子。他生性敦厚,善于理財,曾隨商人販茶,往來于南北各地。
乾三年,郭威留在京都開封的親屬全被漢隱帝誅殺,郭威起兵,代漢建周,登基稱帝。柴榮以皇子的身份任澶州刺史、檢校太保、封太原郡侯,后加封晉王并出任開封尹。
柴榮問:“那個年輕人是誰?”“樞密使李悟的義子程俊,”答話的人是禁軍軍官,名叫趙匡胤。
趙匡胤出身軍人家庭,乾佑元年,投郭威幕下,屢立戰功。廣順元年,郭威稱帝,建立后周,趙匡胤任禁軍軍官。早在乾三年,趙匡胤結識了柴榮,在一系列的并肩作戰中,建立了手足情誼。
柴榮又問:“那個后面穿粉衣裳的女子是誰?”“有名的美人,門下省侍中珞仲其的掌上明珠珞云珠。”“前面撐篙穿綠衣裳的女子呢?”柴榮又問,趙匡胤仔細看看,看不真切,他搖搖頭:“不認識,一會兒問問然就知道了!”柴榮點了點頭。
竹筏上,程俊和素素打打鬧鬧,云珠在后面看得咯咯直笑。然看見峭壁上的柴榮和趙匡胤,三人目光一聚,柴榮和趙匡胤轉頭離開了。
然說:“你們別鬧了,等下筏子翻了,沒衣裳換。”程俊聽了,做了一個休戰的手勢。
然繼續道:“素素,先靠邊吧,我要上趟山借本書,你們釣魚等我吧!”素素伸了伸舌頭,乖乖靠了岸,然上岸,沿著臺階拾階而上。
上了石階,拐兩個彎,眼前豁然開朗,正是一座不大的寺廟,上書三個字“云相寺”。這“云相寺”是個很小的山寺,平日里香火也不旺。柴榮他們經常在這里相會。
推開山門來到后禪房,柴榮和趙匡胤正在飲茶。然一拱手:“久等!”趙匡胤問:“那個穿綠衣裳的女子是誰?”蕭然撩袍坐下,輕描淡寫道:“珞家小姐的朋友,名字叫什么,我還真沒記住。”
柴榮兩人深知蕭然是個心高氣傲的人,對平常女子也沒興趣,聽他這么一說,也就沒再追問。
柴榮道:“剛才這一路上來,看到有百姓罵娘呢!”然喝口茶:“為什么?”趙匡胤道:“還不是為牛皮和牛租的事。”
然一笑:“牛皮是護甲和盾主要材料。李嗣源時收牛皮,拿鹽草草的打發哄弄百姓。到了石敬瑭,強行“收購”牛皮。劉知遠劉承佑時,官府嚴禁民間私自買賣牛皮,且將民間所有牛皮都征入官,付給百姓的價格又低,老百姓苦不堪言。這種沒來頭的事情,當官嘴一張,老百姓就揭不開鍋了。”
柴榮道:“是啊,最近皇上正為這件事情頭疼呢。”趙匡胤道:“當年朱溫打淮南,搶來幾十萬頭耕牛分給百姓,每年給官府交租子。到了劉承佑,牛子牛孫多少代了,牛租還收呢,能不氣嘛。”
然搖著頭:“劉氏的法律確實過于殘暴嚴苛,販賣私鹽、酒曲者一律處死,私自販賣牛皮一寸即判死刑。”柴榮點頭:“是啊,皇上也在想辦法呢!”他沒說話,看著蕭然。
然也沒說話,端著茶杯,想了很久。他放下茶杯道:“若廢免“牛租”如何?”柴榮:“哦?”了一聲,然繼續道:“民間牛皮以原先一律官收的辦法,改為按田畝多少分攤怎樣?”
柴榮點頭:“只是…按多少田畝分攤合適?”蕭然一臉茫然:“我一介書生,沒種過田。”柴榮一笑,看了他一眼,心中跟明鏡似的,蕭然也不言聲,只低頭喝茶。
三人作別,柴榮和趙匡胤一路回到京城。第二天早朝,柴榮即上本改牛皮稅,廢牛租。郭威本有此意,和群臣商討之后即頒旨:“應天下所納牛皮,今將逐年所納數三分內減收二分,其一分于一戶苗上配定。每秋夏苗共十頃,納連角牛皮一張。”將牛皮稅納入田畝,一定程度上減輕貧困農民的負擔。
又頒布詔令:“今后青鹽一石依舊抽稅八百,鹽一斗,白鹽抽錢五百,鹽五千,此外,更不得別有要求。”郭威又將鹽稅恢復到唐朝時的數目,數目雖然有限,但畢竟有改善,百姓的負擔也減輕不少。這一下百姓皆開心不已,均奔走相告:總算是出了個好皇帝。
廣順三年郭威在柴榮的建議下,又發布敕令:“應有客戶無佃系省莊田,桑土,舍予,便賜逐戶,充為永業,仍仰縣司給與憑由。應諸處無屬營田戶部院及系縣人戶所納租中課利,起今年后并與除放。所有見牛犢并賜本戶,官中永不收系。”既罷營田,亦除牛租。
至此,唐文宗李昂以來存在了百余年的營田務終止了,營田土地轉化成自耕農土地,刺激了農民生產的積極,瀕于崩潰邊緣的社會經濟漸現復蘇跡象。
“是歲出戶三萬余,要百姓既得為永業,此戶欣然,于是葺屋植樹,敢致功力”。到廣順三年,后周直接控制的人口增加了三萬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