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雜的集市外,公孫續見眼前之人宛如看到絕世寶物。
他轉頭給身旁的典韋使個眼色,后者心中明了。
只見其蒲扇般的大手,一把將那刻薄男子一把抓起。
“喂喂喂!你這丑漢抓吾做甚?還不松開,吾可是……”
不等其將話說完,整個身體騰空飛起,這家伙在空中手刨腳蹬哭爹喊娘滑稽異常。
公孫續再次拱手,“敢問先生,可是那陳宮陳公臺?”
“汝是……”
陳宮被道出名字,十分意外。
公孫續微微一笑,拱手道:“家父北平太守公孫瓚。”
公孫瓚之名還是有些名氣,陳宮恍然,拱手道:“原來是公孫伯圭之子失敬失敬。”
客氣一番后,公孫續拱手道:“續,仰慕公臺先生已久,今日相見倍感榮幸,不知幸否得公臺先生輔助,續,必重現大漢輝煌。”
陳宮凝眉,要是在曹操之事發生前,陳宮毫不猶豫就會同意公孫續請求。
可現在,陳宮從曹操這件事中領悟到什么叫做“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他陳宮視曹操為志同道合的知己,可萬萬沒想到此獠竟然是有己無他之輩。
見陳宮遲疑,公孫續只是稍微思索,知曉歷史的他,大概猜透陳宮顧慮。
只見其微微一笑道:“公臺先生,不必倉促決定,您只需隨于“續”身邊便可。”
公孫續有信心憑借自己先知先覺優勢征服陳宮。
此言一出,陳宮先是一愣,沒想到這位公孫瓚長子性格與其父大有迥異。
不管是公孫續說話或者做事方式給陳宮不錯的印象,故此,只是略作沉吟便點頭同意。
見陳宮點頭,公孫續心中歡喜,果然想要有所作為還是要出來走走啊!
他離開北平郡幾十日便先后收服趙云,典韋,陳宮三位能臣,可以想象不出五年必定有與袁紹抗衡的實力。
之后一行四人進入集市,尋到布販,公孫續買了三匹紅布。
期間陳宮雖然好奇,但并未出言,現在他正在從日常中觀察公孫續所作所為,他相信能從其中看透一個人的本性。
之后,一行四人回到臨時駐扎的營地,趙云再次抱拳郁悶問道:“公子,這回可以說了吧!您買這些紅布有何用途?”
公孫續繼續笑而不語,將紅布展開,用匕首割下一塊紅布,折了幾層后,公孫續將其按的平平整整,最后系在脖頸處。
如果被現代人見到一定會驚呼,這不是紅領巾嗎?
“子龍,怎么樣?”
趙云撓撓頭,“公子,您買紅布就為這個?”
說著,指向其脖頸處的紅領巾。
紅領巾代表做好事不留名,其實公孫續也是圖個心安而已,如果不留點什么,總覺得自己吃虧了。
看到這一幕,一旁觀看的陳宮若有所思。
接下來,這五百騎兵在公孫續教導下開始折紅領巾。
月月掛樹梢之際,這五百來騎兵開始挨家挨戶送糧食,其旁還有一條整整齊齊紅領巾。
就這樣,公孫續帶著這五百來人,又一路打劫回幽州。
當回到幽州后,這些兵卒損失百十來人。
好消息是死的那些兵卒都是頑固派,公孫續的心腹傷亡數量也就十幾人而已。
另一邊。
劉虞聽說討董聯軍解散后,心中歡喜。
向著洛陽城在的方向跪拜,高呼:“天佑大漢啊!”
半月后。
公孫續回到幽州薊縣見劉虞。
這次見劉虞主要原因就是希望能獲得其舉薦,弄個官職。
這個時代官職加身才能明目張膽招募人馬。
接風宴上,當劉虞見到典韋,陳宮時微微一怔,“賢侄,這兩位是……”
“使君,都是自己人。”
說著,公孫續先指向典韋,“這位大漢是小侄的貼身侍衛,叫典韋。
這位是陳宮陳公臺,暫時為蝸居小侄之處。使君放心,您可暢所欲言。”
“我等拜見劉使君。”
“哈哈!爾等既然是子陽賢侄之屬下,那就是自己人,無需行禮。”
陳宮意外,劉虞這位皇親國戚為什么對于公孫續如此看重?
同時,劉虞深知公孫續智慧,既然這樣說應該就沒問題了。
于是道:“這次洛陽城避免焚盡,多虧賢侄神機妙算,不過,討董聯軍解散,便宜董卓那廝,不知賢侄有無良策驅逐董卓這個奸臣。”
本來陳宮對于劉虞謹慎嗤之以鼻,可是聽聞兩人所談之事,目瞪口呆。
剛剛他聽到什么?十八路諸侯討董虎頭蛇尾竟然出自公孫續之手?這怎么可能?誰讓他不理解的是劉虞也參與其中。
陳宮眼中充滿震驚,此子真能讓諸侯聯軍分崩離析可見其智慧不在吾之下啊!而自己卻……
同時,公孫續微微一笑,反問道:“使君,您認為曹操怎么會突然間選擇刺殺董卓?”
“這個……”劉虞一時無言。
陳宮收回尷尬心緒,凝眉思忖,難道說,曹孟德背后有人指使?
“賢侄,你的意思是說其背后有人。”
公孫續點點頭,“使君明鑒,小侄相信,那背后之人一定會再次出手,這次出手,必讓董卓萬劫不復。”
聽到此言劉虞有些不敢相信,想了想還是確認問道:“賢侄確定?”
公孫續思緒轉動,雖然因為自己的原因,十八路諸侯討董虎頭蛇尾,洛陽城也沒有被毀,不過,這和王允使用連環計沒有多大關系。
如果不出問題,董胖子一定會被呂布所殺。
而且即便是出現意外,呂布沒有殺董卓也沒有關系,到那時他已經成為一地太守了,目的已經達成,劉虞的態度沒有那么重要了。7
念及于此,公孫續微微一笑,“使君,如果董卓不死,小侄甘愿奉上頭顱。”
此言一出,陳宮心中駭然,敢用自己人頭斷言,這得是多大自信啊!單從這一點陳宮不如也啊!
這一刻陳宮服氣了,就這自信當世有幾人能有。
見公孫續如此自信劉虞,心中晴朗幾分。
劉虞也是一位心思剔透之輩,知曉公孫續這次來的目的。
“賢侄,吾已推薦汝擔任一地太守,可惜董卓那廝把持朝政,唉!將賢侄分配到并州雁門郡。”
并州嗎?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