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追悼會上見舊人
- 影綜之巫行天下
- 一家之煮
- 2383字
- 2025-08-12 21:23:33
盡管很多人都清楚,國內流傳‘軍警一家親’的說法,因為軍人退伍轉業,不少都會安排到警務部門工作。可趙剛跟李云龍的情況,多少還是有所不同。
雖然趙剛老部下表現的很熱情,可這種熱情中多少帶有一絲疏離。對劉山河而言,能夠讓他感覺愧疚的,唯有趙剛的四個孩子,卻不包括李建三兄弟。
好在李建等人,也沒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對。只在招待所住了一晚,第二天便被軍方的人給接走,安排在軍方的招待所。來接的人,同樣令三兄弟有些意外。
“進哥,我是真沒想到,會是你來接我們。”
陳支進,跟李建同齡且是兒時玩伴。雖然兩人許久未見,可面對自報家門的陳支進時,李建依然顯得很感動。原因很簡單,此人是父親老領導的兒子。
準確的說,這位同樣英年早逝的老領導,也是李云龍少有又敬又怕的領導之一!
面對李建的感慨,陳支進也笑著道:“因為追悼會在京舉行,你們之前又跑關外去了,怕你們不知道后續流程,我就主動請纓過來,負責接待你們的工作。”
聽完陳支進的講述,李建也很感激道:“進哥,謝謝!英姨身體還好嗎?你弟弟他們呢?真要說起來,你弟弟我都見過,可我兩個弟弟,你只見過小康吧?”
所謂英姨,自然是指陳支進的母親。早年李云龍沒調職去閩南前,這幫孩子都在軍區大院一起玩耍。因為父輩交好的關系,所以私底下都很抱團。
類似這種情況,在帝都很常見。甚至后世很多人,將這些在大院長大的孩子,統稱為‘大院子弟’。那怕李建住的時間不長,卻也算是大院出來的孩子。
“小康我見過,小安還真是頭次見。只是早前,聽我媽說小安從出生開始,身體就一直不怎么好。不過一眨眼,你兩個弟弟都長這么大了。”
“是啊!以前覺得時間好慢,現在想想又覺得時間過的好快。”
閑聊結束,陳支進也邀請三兄弟,去自家做客順便見見他母親。可李建表示,還是等追悼會結束再去拜訪。眼下三兄弟,最關心的還是父親的追悼會。
因為這兩年,類似這種追悼會舉行過多次,所以負責相關事務的單位,操持起來也顯得輕車熟路。而追悼會當天,三兄弟也看到不少白發蒼蒼的老者。
有些不便親自前來的老領導,也派了自家孩子做代表。對這些前來悼念的人,三兄弟都表現的從容有禮。整個追悼會現場,雖彌漫悲傷氣息,但終究不顯冷清。
就在追悼會即將結束時,三位身穿便裝形似老人的人,也徑直沖了進來。看到為首之人時,早前表情從容的李建,瞬間聲音哽咽上前道:“段叔,梁叔,林叔,你們怎么來了?”
原本走向靈堂的三人,在認出李建后同樣有些激動道:“你是小建?”
“嗯,段叔,我是小建啊!你們怎么來了?”
“老首長生前待我們恩重如山,他的追悼會我們怎么能不來!”
在李建引薦下,段鵬三人又跟李康跟木子安見了一面。看到木子安時,段鵬依然眼中含淚道:“小安,真沒想到,一眨眼你都長這么大了。”
“段叔,你好,我是李安。聽我哥說,我周歲時還在你肩上撒了泡尿,抱歉啊!”
這番話一出,段鵬也哭笑不得道:“你這孩子,這是道那門子的歉啊!看到你健健康康,我們哥仨打心眼里高興。只可惜,你爸媽沒能看到這一幕啊!”
“沒事,相信他們在天有靈,看到我們再度重逢,應該也會很欣慰的。”
面對李家三兄弟看到段鵬等人如此激動,知曉情況的人也清楚,這三人都是追隨李云龍多年的老部下。雖然三人都兩鬢泛白,可為首的段鵬年齡無疑更年長些。
遠到而來的三位老部下,祭奠完老首長后,段鵬隨即從懷里鄭重掏出一個布包。看到布包里包裹的東西,李建跟在場那些老人,都顯得有些激動跟懷念。
“小建,原本這些東西,早就應該交還給你們。可早些年,我們沒敢去找你們。現在這些東西,我就全部交給你,希望你能妥善保管好。”
“嗯,謝謝段叔!”
布包里包裹的,都是老一輩軍人才有資格獲得的各種勛章。真正讓不少老人動容的,還是那兩枚有些氧化的金星。畢竟有資格佩戴這種金星的,那個不是鐵血戰將呢?
可如今金星依舊在,它的主人卻已然不在。想到這些,不禁令人心頭發酸!
雖然李建不知,這些代表父親昔日榮譽的東西,為何會在段鵬手里。可今天再次看到這些熟悉的物件,睹物思人的他,也忍不住流下兩行熱淚。
看到這一幕,木子安適時勸慰道:“大哥,父親的東西失而復得,我們應該高興才對。”
“嗯,是我有些太過激動了!”
擠出一絲微笑的李建,又鄭重將東西重新包裹起來。雖然父母生前,似乎沒給他們留下什么。可有了這些代表父親生前所獲榮譽的遺物,他覺得確實應該高興。
借著機會,木子安又繼續道:“段叔,梁叔,林叔,你們暫時應該不急著離開吧?等下我讓人給你們安排住的地方,等晚點我們哥仨,陪你們好好喝一杯。”
“好,我們聽安排,我們不著急!”
對參與此次追悼會的眾人而言,他們都能看出李家三兄弟,確實個個都很優秀出色。如果說之前木子安顯得很低調,那需要有人站出來時,他同樣能扛大梁。
追悼會雖結束,自家父親的事,也算有了真正的蓋棺定論。送走前來參加追悼會的眾人,后續三兄弟也要登門拜謝,也算是禮尚往來重續父輩情誼必須走的過程。
至于將來,這份情誼能否延續下去,也要看李家三兄弟值不值得栽培吧!
可很多人不知曉的是,千里迢迢趕來的段鵬三人,在跟三兄弟閉門促膝長談一夜后,第二天三人便匆匆離開。至于當晚聊了什么,外人自然無從得知。
而接下來,三兄弟開啟拜訪之旅。如孔捷所說,父親的事能得與解決,確實要感謝當年父親的領導跟戰友助力。為人子,代父致謝一番也是理所應當。
通過此番登門拜訪,三兄弟跟這些被拜訪的人,也算認了門、認了臉。可后續李建跟李康都要返回關外繼續服役,而木子安則會留在帝都待上一段時間。
至于后續木子安去那,李建跟李康都知道,雖然心里依舊不太認同。但哥倆都知道,這個弟弟決定的事,連孔捷都說服不了,又何況他們呢?
拜訪完需要登門致謝的人,三兄弟都覺長松一口氣。對拜訪的那些人而言,有人對三兄弟是真熱情,亦有人對他們登門,表現出禮貌式的客套。
可不管如何,人情世故禮尚往來,三兄弟做了自認為該做的,剩下也只能‘日久見人心’。好在三兄弟都清楚,短時間他們應該是沒機會重返帝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