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邱成蕊沒有像往常一樣帶著弟弟妹妹們?nèi)ゲ遏~,
而是跟在大奶奶身邊,一起來探望邱成功。
當(dāng)邱成功向大奶奶詢問廢鐵針時,大奶奶滿是疑惑:
“是有幾根斷了頭的,我收著呢。成功娃子,你要那東西做啥?”
邱成功從少年靈魂的記憶里知道,大奶奶平時縫補有時用的是磨光的木針或骨針,
鐵針是金貴物件,斷了也舍不得扔。
他也清楚邱家村人幾乎不用釣竿,也很排斥帶鱗片的魚——記憶中,村民覺得鱗片腥臭難以下咽,
遠不如泥鰍、黃鱔這些無鱗魚香,雖然他們吃魚蝦也幾乎不去內(nèi)臟。
邱成功明白,改變根深蒂固的習(xí)慣需要契機。
“我想試試看能不能釣到大魚,”
邱成功解釋道,
“用鐵針做個魚鉤試試。”
“釣大魚?”
旁邊的堂弟邱成書立刻嚷道,
“成功大哥,你想吃魚我們?nèi)ソo你抓!
你手傷成這樣,包得跟粽子似的,咋釣啊!”
邱成蕊也連忙點頭附和:
“是啊成功大哥,一會兒我和弟弟劃竹筏去,保準(zhǔn)給你抓幾條大的江團魚回來!”
江團魚(鮰魚)是邱家村人最愛的無鱗魚種之一。
大奶奶更是連連擺手:
“傻孩子!那鐵針又粗又硬,跟小釘子似的,直溜溜的,咋能鉤住魚?再說你這手…”
“大奶奶,這不是還有弟弟妹妹們嗎?我有法子讓鐵針變成魚鉤!”
邱成功語氣篤定地打斷她,
“保證能行!那廢針您留著也沒用,不如給我試試。
那天我躲著看那群老道士采藥歇腳時,他們就是用鐵針釣的魚,法子特別簡單!我記著呢。”
再次提到“老道士”,大奶奶眼中的疑慮稍減。
她想了想,對邱成蕊說:
“蕊丫頭,去,把我床頭那個灰布小包里斷頭的鐵針拿來。”
邱成蕊應(yīng)了一聲,像只小鹿般輕快地跑向大奶奶家。
趁著這功夫,幾個眼巴巴看著的堂弟堂妹,
熟練而珍惜地把邱成功剩下的半碗雞蛋粥分食干凈,小臉上洋溢著純粹而滿足的笑容。
邱成功看著他們,心頭又是一陣酸澀。
隨后,在大奶奶的攙扶下,一行人緩緩朝河邊的老槐樹走去。
剛走到半路,邱成蕊就氣喘吁吁地追了上來,小手攤開,里面躺著三根黑黢黢、針尾斷裂的粗鐵針。
針身比現(xiàn)代縫衣針粗長,透著一種原始的笨重感。
邱成功看著針,立刻開始指揮:
“成蕊,一會到了老槐樹下,你帶幾個人去撿些干透的樹枝,在河邊找個平坦地方生一堆旺火!”
他又對成書和另一個稍大的堂弟邱成毅說:
“一會你們?nèi)フ覂蓧K平整光滑的大石板,再找?guī)讐K趁手、沉一點的石頭來。”
孩子們雖然滿心好奇,但對邱成功口中“老道士的法子”充滿信任,到了老槐樹下立刻行動起來。
很快,他們在距離老槐樹不遠、靠近河灘的安全位置,一堆篝火噼啪燃起,火舌舔舐著空氣。
邱成功讓邱成蕊用兩根結(jié)實的樹枝做成簡易夾子,夾住一根鐵針,小心地送入火焰最熾烈的部分。
粗黑的鐵針在高溫下漸漸變得暗紅,繼而發(fā)出熾熱的白光。
“快!夾出來,放到石板上!”
邱成功緊盯著說道。
邱成蕊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將通紅的鐵針夾出,穩(wěn)穩(wěn)放在旁邊早已備好的平整青石板上。
“成毅!用這塊石頭,看準(zhǔn)針中間,趁它紅透,用力砸下去!把他砸彎”
邱成功指著旁邊一塊拳頭大的鵝卵石,對最堂弟邱成毅說道。
“砸?”
孩子們都愣住了,看著那通紅的鐵針有些畏縮。
“對!快!把中間砸彎!兩頭砸出兩個個鉤子的彎兒來!”
邱成功急促而肯定地說。
邱成毅不再猶豫,深吸一口氣,掄起石頭,用盡全身力氣狠狠砸向那紅得刺眼的鐵針中部!
“鐺——!,鐺——!”
清脆震耳的金屬與石頭的撞擊聲響起,火星四濺!
良久,用力過度,通紅的鐵針在重擊變成兩節(jié),很快變形、彎曲!
“好了!我看看”
孩子們顧不上震得發(fā)麻的手,興奮地圍上去。
只見原本筆直的鐵針,被砸出兩節(jié),兩根粗糙但極其明顯的彎鉤!
雖然形狀歪扭,邊緣崩裂出猙獰的毛刺,但兩個實實在在的魚鉤雛形出現(xiàn)了!
邱成功原本是不打算砸斷的,奈何堂弟控制不住力量!
“哇!真的彎了!像個鉤子了!”
“天爺!老道士的法子真神了!”
“成功大哥太厲害了!”
孩子們爆發(fā)出難以置信的歡呼,圍著那個奇形怪狀的“魚鉤”興奮地又叫又跳。
邱成功心中也是一松。磨細太費時費力,這“烈火鍛打,
重錘塑形”的笨法子,反而是眼下最有效的。
他繼續(xù)指揮:
“把這根砸斷的鐵針,兩頭都處理一下,尖的這頭砸彎點就行,
另一頭砸出一個彎圈,然后在河邊找塊磨石,
把他磨銳利些,如此一根針變兩個鉤!剩下的針也照做!”
孩子們熱情被徹底點燃,七手八腳地分工合作:
有人負責(zé)燒針控火,有人負責(zé)夾取轉(zhuǎn)移,有人負責(zé)磨針,力氣大的負責(zé)掄石猛砸。
“鐺!鐺!鐺!”
的敲擊聲在老槐樹下此起彼伏,清脆響亮,伴隨著孩子們興奮的議論和連珠炮似的提問。
邱成功忍著渾身酸痛坐在一旁干燥的石頭上,耐心地解答,
將所有的“奇思妙想”都歸功于那神秘莫測的一群老道士。
不多時,三根廢鐵針就變成了六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帶著毛刺和鍛造痕跡的“魚鉤”。
邱成功又讓他們,把帶來的結(jié)實麻繩剪成段,牢牢綁在魚鉤較粗的那一頭彎圈上,
這是邱成功讓他們砸出來的,方便固定麻繩,防止鐵鉤滑落,
另一端則綁在找來的、指頭粗細、韌性尚佳的新鮮小竹竿上。
“去挖蚯蚓!比魚鉤大點!多多益善!”
邱成功發(fā)出最后一道指令。
孩子們?nèi)缤I(lǐng)了軍令,立刻四散開去,在河岸濕潤肥沃的泥土里奮力翻找起來。
他們以前見過族長家那從豐裕鎮(zhèn)買來的、閃著黃銅光澤的“真”魚鉤,
知道那玩意兒金貴得很,要好幾個銅板。
眼前這自己親手敲打出來、丑陋卻實在的鐵鉤子,卻讓他們充滿了親手創(chuàng)造的巨大喜悅和期待。
這邊的動靜早已吸引了老槐樹下所有村民的注意。
大奶奶和幾個做針線的老婦人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伸長脖子,一臉驚奇地看著這群忙得熱火朝天的孩子。
很快,更多村里的孩子被聲響吸引,呼啦啦地圍攏過來,嘰嘰喳喳,好奇地觀望著,小臉上寫滿了好奇。
當(dāng)堂弟堂妹們拿著綁好麻繩的魚鉤,以及簡易釣竿,
如同展示戰(zhàn)利品般興高采烈地跑回來時,臉上是毫不掩飾的驕傲和激動。
邱成功也被他們純粹的熱情感染,嘴角難得地勾起一絲笑意。
肥碩的蚯蚓很快被挖來。孩子們七手八腳地將扭動掙扎的蚯蚓穿到粗糙帶毛刺的魚鉤上,
迫不及待地將魚鉤甩進波光粼粼、水流平緩的河水中。
魚餌入水,幾乎無需等待!
邱成毅手中的小竹竿猛地向下一沉!
一股巨大的拉力傳來,竹竿瞬間彎成了弓形,差點將他整個人拽進河里!
“啊——!好大的勁兒!鉤住了!鉤住了!”
邱成毅又驚又喜,失聲尖叫,雙腳死死蹬住河灘的卵石,拼盡全力向后拉扯。
緊接著,仿佛信號一般,邱成蕊、邱成書和其他三個孩子、手中拿著的竹竿也紛紛劇烈地抖動、彎曲!
河面下顯然有東西在瘋狂掙扎!
“我的也動了!”
“它在拽我!好大力氣!”
“快看!竿子要斷了!”
孩子們激動得語無倫次,小臉漲得通紅,使出吃奶的力氣和水下看不見的獵物展開角力。
這震撼的一幕,徹底引爆了現(xiàn)場!
老槐樹下的大人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站起身,
快步圍攏到河邊,臉上寫滿了極度的震驚和不可思議!
“老天爺!真…真釣上來了?”
“那鐵疙瘩做的玩意兒…真能行?”
“快看!成毅小子拉上來了!我的親娘哎!好大一條魚!”
只見邱成毅在堂弟小家的幫助下,踉踉蹌蹌地將一條拼命翻滾、銀鱗在陽光下耀眼奪目的巨物拖上了河灘!
那是一條異常肥碩的金色鯉魚,魚尾奮力拍打著卵石,水花四濺,看個頭足有十幾斤重!
還沒等眾人從震驚中回神,邱成蕊也尖叫著將她的獵物拖了上來!
這條魚身形圓滾粗壯,通體灰黑滑膩,無鱗,嘴邊有兩對長長的肉須
——正是邱家村人最喜歡的江團魚(鮰魚),那肥碩的體型,少說也有七八斤!
“是大江團!好肥的江團!”
“天啊!這一條夠全家吃一頓了!神了!真是神了!”
驚呼聲、贊嘆聲此起彼伏。
孩子們帶來的木桶很快就被接二連三上鉤的魚塞滿了。
河里的魚群仿佛從未遭遇過如此“美味”的陷阱,爭先恐后地咬鉤。
木桶里銀鱗閃爍的鯽魚,巴掌大小,活蹦亂跳。
通體金紅或青黑的鯉魚,體型各異,色澤艷麗。
滑溜粗壯的鯰魚,體表無鱗,布滿黏液,力氣驚人。
細長靈活的翹嘴魚(白魚),躍出水面時銀光如練。
背部青黑、腹部銀白的青魚苗,活力十足。
甚至還有幾條背部布滿星斑的沙塘鱧(土步魚)和一些邱成功也叫不出名字的、形態(tài)奇特的溪流魚種。
邱成功自己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這條河溝資源豐富,但沒想到竟豐饒到如此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魚群簡直像是餓瘋了在搶食!
這在前世他那個水資源匱乏、長年干旱吃魚靠兩廣魚販子的老家相比。
而在這里,村民們守著天然寶庫,卻因飲食習(xí)慣和工具的簡陋,白白浪費了這唾手可得的優(yōu)質(zhì)蛋白!
他們甚至?xí)雅紶栒`捕的帶鱗魚放回去!
看著木桶里堆積如山、種類繁多的魚獲,再看看孩子們興奮得通紅、汗津津的小臉,
周圍村民們的眼睛瞬間亮得驚人,心癢難耐。
那些親眼目睹了邱成功他們制作“魚鉤”全過程的村民,
尤其是家里有半大小子的,再也按捺不住,拔腿就往家跑——翻箱倒柜找廢鐵針!
邱成功看著這沸騰的場景,對離得最近的邱成書說:
“成書,你跑得快,帶個人去我家,拿口鍋來,再…再拿點鹽。”
聽到鹽,這金貴東西邱成書不敢動,目光帶著詢問的看向奶奶。
大奶奶看著孫子孫女們興高采烈的樣子,特別是那幾條肥碩喜人的大江團魚,
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痛快地點頭:“去拿吧!去我家拿,跟你嫂子說是我讓拿的,就說河邊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