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強在病床上那非人般的痛苦痙攣,與全息屏幕上阿忒彌斯核心毀滅藍光中周啟明最后吶喊的畫面,如同來自地獄的雙重奏,在指揮中心每一個人的神經上狠狠碾過。真相帶來的不是解脫,而是更深的窒息——馬強不僅是通道,更是那光錐外復仇幽靈得以存在的根基,是它的“根服務器”!這根維系著生死的“命運之索”,此刻正因為承載了跨越時空的痛苦記憶而瀕臨崩斷!
“鎮靜劑!最大安全劑量!快!”趙峰的吼聲在重癥監護室回蕩。強效藥物注入,馬強狂暴的抽搐終于漸漸平息,身體癱軟下去,但腦電圖儀上那條代表“γ鎖”的背景曲線,卻變成了一條劇烈震蕩、充滿尖銳毛刺的死亡之線,如同垂死巨蛇最后的掙扎。維生設備的警報依舊凄厲,生命體征在危險的邊緣搖搖欲墜。
“記憶沖擊…量子層面的創傷…”趙峰的聲音帶著絕望的沙啞,“他的深層意識在被動接收、重放周啟明死亡瞬間的量子信息碎片!這比能量反沖更致命!‘γ鎖’結構正在瓦解!通道隨時可能自行崩潰或…被強行激活!”
通道崩潰?馬強腦死亡,連接徹底斷絕,但兇手可能只是暫時“掉線”,未來或許會尋找新的錨點。
通道被激活?兇手可能趁著馬強意識混亂、防御崩潰的瞬間,強行涌入,進行毀滅性的能量汲取或直接占據!
無論哪種,都是災難!
“必須加固‘鎖’!或者…在它崩潰前,主動打開它!把‘刺’送進去!”陳巖的聲音如同冰原上的寒風,帶著孤注一擲的決絕,“林薇!‘真空相變之刺’(VPTS)能不能現在就部署?我們沒有時間了!”
林薇的目光從病房的混亂畫面移開,落回自己實驗室內那枚剛剛完成理論驗證的終極武器模型上。VPTS的模擬湮滅效果堪稱完美,但那是理想狀態。現實是:目標核心的精確量子態結構未知、通道(馬強)狀態極不穩定、發射時機難以精準把控。
“直接部署,成功率低于10%。”林薇的聲音冷靜得近乎殘酷,“我們需要一個‘扳機’!一個能精確預測兇手何時、以何種方式嘗試連接錨點進行下一次‘充電’的扳機!還需要確保VPTS能順著能量汲取的洪流逆流而上,而不是被混亂的通道沖散!”
“扳機…”陳巖的目光投向終極獵殺圖譜上那個血紅色的坐標——“冥府之門”,“它就在那里!它需要那里的能量!它一定會去!”
“但‘冥府之門’太遠!我們無法實時監控!”吳哲插話,他面前的深空探測器數據流顯示,“冥府之門”區域的量子漲落異常依舊存在,但強度波動,無法提供精確的時間窗口。
“不在‘冥府之門’本地找扳機,”林薇的鏡片反射著屏幕的冷光,思路如同手術刀般精準,“在錨點這里找!兇手要利用‘冥府之門’的環境進行超高效收割,必然需要在發動前,通過錨點通道對目標區域進行‘環境校準’和‘能量預導引’!就像開槍前需要先瞄準、先上膛!這個‘校準’動作本身,就是最清晰的扳機信號!”
她立刻調出之前所有案例的數據,尤其是埃莉諾·宋案前,空間站彼得羅夫遺體被強行“活化”充當跳板時的能量流特征。趙峰也迅速提供馬強在歷次收割事件前幾小時的神經活動數據。
“分析!找出‘校準’信號的特征指紋!”林薇下令。
吳哲和趙峰如同最精密的儀器,開始高速交叉比對:
時間關聯:鎖定每次收割前1-3小時的時間窗口。
能量流特征:尋找錨點處(馬強神經活動)出現的、與目標收割環境(如空間站微重力+輻射背景、赫菲斯托斯卡西米爾場)高度匹配的特定量子調制模式。
通道狀態變化:分析“校準”期間通道帶寬、穩定性的微妙變化規律。
海量的數據在超級計算機中奔涌、碰撞、篩選。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馬強病房內的警報聲如同催命的鼓點。
“找到了!”吳哲的聲音帶著發現金礦般的狂喜,“看!在埃莉諾·宋案前約2.1小時!馬強腦電深層出現了一段極其短暫(毫秒級)、強度微弱但特征鮮明的量子振蕩!其頻率和調制模式,與‘赫菲斯托斯’實驗室卡西米爾場諧振腔的基準校準信號…吻合度98.7%!這就是‘上膛’的信號!”
“在彼得羅夫案前1.8小時,也有類似信號!匹配空間站當時的輻射背景!”趙峰補充道,迅速將特征信號模型化。
一個清晰的“校準信號”指紋被提取出來:一種獨特的、與目標收割環境物理參數精確同步的量子“諧波共振”模式!
“就是它!”林薇眼中精光爆射,“這就是扳機!當這種特征信號在馬強體內再次出現,就意味著兇手已鎖定目標(冥府之門),正在進行環境校準和能量預導引!距離它發動最終收割…只有不到兩小時!這就是我們發射VPTS的完美窗口!”
武器與祭壇
扳機找到,但武器發射平臺——馬強——的狀態卻越發令人揪心。藥物和低強度抑制場勉強維持著他脆弱的平衡,但“γ鎖”的劇烈震蕩表明,量子創傷正在侵蝕他的根基。承載VPTS發射的巨大風險并未消失。
“通道劫持方案風險依舊在50%以上。”吳哲調出最新模擬結果,語氣沉重,“VPTS對通道負荷雖然降低,但馬強現在的神經狀態比之前更脆弱。一旦我們順著能量汲取的洪流反向注入VPTS,信息流與兇手能量的對沖,以及真空相變觸發瞬間對通道的‘后坐力’…他很可能…”
很可能灰飛煙滅。后半句話吳哲沒說出口,但所有人都明白。
病房內陷入一片壓抑的沉默。儀器單調的滴答聲格外刺耳。陳巖看著屏幕上馬強蒼白而痛苦的臉,又看看星圖上“冥府之門”那血色的坐標。犧牲一個已飽受摧殘的無辜者,去終結一個來自光錐外的復仇之靈?這個選擇的重量,足以壓垮任何人的脊梁。
“沒有…其他辦法了嗎?”趙峰的聲音干澀。
“沒有。”林薇的回答冰冷而肯定,“時間不夠制造替代錨點。他是唯一的通道,也是我們唯一的機會。要么在他崩潰或被兇手控制前,主動出擊,用VPTS終結一切。要么…等待兇手恢復連接,利用‘冥府之門’完成終極進化,屆時…無人能擋。”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病房屏幕,聲音低沉下去:“而且…你們聽到了。他在求救。‘救我…馬強…救我…’。這不僅是周啟明的吶喊,也是馬強自己殘留意識深處的呼救。終結那個幽靈,或許…才是對他真正的解脫。”
陳巖閉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氣。再睜開時,眼中已只剩下鋼鐵般的決斷。他走到主控臺前,手指按在全頻段通訊按鈕上,聲音通過加密頻道傳向病房、實驗室、每一個戰位:
“我是陳巖。‘維谷’計劃最終階段啟動。目標:利用‘校準信號’作為扳機,通過錨點通道,向目標核心投射‘真空相變之刺’。執行者:林薇博士團隊。錨點狀態維持:趙峰博士團隊。全局監控與支援:吳哲團隊。”
他的目光落在病房畫面上,一字一句,清晰無比:“馬強先生…無論你是否能聽到…我們聽到了你的求救。我們…將為你,也為所有受害者,扣動扳機。愿這最后的反擊…能帶來安寧。”
命令下達,如同點燃了引信。最后的倒計時,以心跳為單位,開始讀秒。
鑄造光錐之矛
林薇實驗室進入終極戰備狀態:
VPTS最終封裝:將“真空相變之刺”的致命編碼,封裝進一層極其精密的“誘餌外殼”中。這層外殼完美模擬兇手能量汲取流的量子特征,確保其在通道洪流中不會被識別為異物。
扳機信號鎖定:吳哲開發的“校準信號”特征識別算法被集成到發射系統,實時監控馬強的神經活動數據流。一旦檢測到與“冥府之門”環境參數匹配的量子諧波共振信號,系統將自動進入發射預備狀態。
雙通道驗證:林薇設計了冗余機制。除了自動扳機,她還要求趙峰在檢測到“校準信號”的同時,密切監控馬強體內是否出現對應的、指向“冥府之門”的微弱能量預導引流,作為雙重確認。
發射協議:扳機觸發后,系統將等待1-3秒(模擬顯示的最佳切入窗口),待兇手的能量汲取洪流達到峰值、通道最為“暢通”的瞬間,將VPTS如同毒針般精準“注射”進能量洪流的核心!
吳哲調動了全球可用的一切深空探測資源,持續掃描“冥府之門”區域,確保環境參數穩定,為“校準信號”的預測提供背景支持。同時,他部署了最高級別的量子防火墻,嚴防死守任何可能干擾發射的暗網信號。
趙峰如同守護著即將熄滅的圣火,調動所有醫療科技,在馬強周圍布下層層防護:優化藥物維持神經脆弱平衡,動態調整量子反饋抑制場強度撫平危險波動,生命維持系統處于最高響應等級。他死死盯著各項生理指標和“γ鎖”信號,等待那決定命運的“扳機”信號出現。
指揮中心,巨大的全息星圖占據了主屏。“冥府之門”的坐標如同滴血的紅寶石。一條虛線從代表馬強的生命光點延伸而出,穿透光錐的壁壘,直刺那黑暗的深淵。虛線的末端,一枚微小的、卻蘊含著宇宙級毀滅力量的“真空相變之刺”圖標,靜靜懸浮,蓄勢待發。
時間在令人窒息的寂靜中流逝。每一秒都像一個世紀般漫長。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監控馬強神經活動的屏幕上,聚焦在那條代表“γ鎖”的、依舊劇烈震蕩的曲線上,等待著…那來自深淵的“上膛”聲。
反向工程的終極造物——這柄足以弒殺光錐外神靈的“熵之矛”,已然鑄就。弓已拉滿,箭在弦上。只待那幽靈扣動它自己的扳機,便是審判降臨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