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王威儀
- 大明:建文帝的逆襲之路
- 許氏公子
- 3440字
- 2025-08-05 11:15:12
天剛蒙蒙亮,朱允炆就被太監(jiān)叫醒。
“殿下,徐將軍已在演武場等候多時了。”
老太監(jiān)輕聲提醒,手里捧著一套朱允炆從未見過的短打勁裝。
朱允炆揉了揉眼睛,這才想起昨日朱元璋命他跟隨徐將軍習武的事。
他一個二十一世紀的歷史老師,何曾經(jīng)歷過這種軍事訓練?
但想到歷史上朱允炆正是因為文弱才被朱棣推翻,他立刻打起精神。
“更衣。”
穿戴整齊后,朱允炆在銅鏡前轉了一圈。
勁裝將他原本單薄的身材襯托得挺拔了幾分,倒真有幾分少年武將的英氣。
【叮!新任務發(fā)布:在軍事訓練中表現(xiàn)優(yōu)異,獲得徐輝祖的認可。獎勵:騎射技能+10。失敗懲罰:當眾出丑一次。】
“徐輝祖?”
朱允炆心頭一震。
作為歷史老師,他當然知道這個人——開國名將徐達的長子,朱元璋竟然安排他來做自己的教官?
隨即,他深吸一口氣,大步走向東宮外的演武場。
晨霧中,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背對著他站立,如同一尊鐵塔般巍然不動。
聽到腳步聲,那人轉過身來,一張棱角分明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末將徐輝祖,參見皇太孫殿下。”
聲音洪亮卻不帶多少敬意,行禮的動作也略顯敷衍。
“徐將軍不必多禮。”
朱允炆不動聲色地回禮。
“皇爺爺命我隨將軍習武,今后還請將軍嚴加管教,不必因我身份而有所顧忌。”
徐輝祖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似乎沒想到這位以文弱著稱的皇孫會如此表態(tài)。
他略一點頭:“既如此,末將就得罪了。今日先試殿下體能——繞演武場跑二十圈。”
朱允炆看向寬闊的演武場,一圈少說也有三百米,二十圈就是六公里!這分明是下馬威。
但想到系統(tǒng)任務,他咬了咬牙開始行動。
第一圈還算輕松,第二圈開始朱允炆就感到呼吸困難。
這具身體果然缺乏鍛煉。
到了第五圈,他的雙腿已經(jīng)像灌了鉛一樣沉重,喉嚨里泛著血腥味。
“殿下若是堅持不住,可以休息。”
徐輝祖的聲音從場邊傳來,帶著幾分輕視。
朱允炆沒有回答,而是調(diào)整呼吸,努力回憶前世參加馬拉松時的技巧。
步伐放小,頻率加快,專注于每一步而不是遙遠的終點...
【檢測到宿主意志堅定,臨時激活“耐力提升“輔助功能,持續(xù)時間一小時。】
一股暖流突然涌向四肢,朱允炆頓時覺得輕松了許多。
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呼吸不再困難,雙腿也重新充滿了力量。
第十圈...第十五圈...當朱允炆完成第二十圈時,徐輝祖的表情已經(jīng)從輕視變成了驚訝。
“殿下以前練過長跑?”
朱允炆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喘著氣說道:“未曾。只是...不想辜負皇祖父和將軍的期望。”
徐輝祖沉默片刻,點了點頭,
“殿下,休息一刻鐘,然后練習基礎刀法。”
接下來的一個月,朱允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訓練。
從基礎體能到刀槍劍戟,從騎射到布陣,徐輝祖的課程嚴苛得近乎殘酷。
但有了系統(tǒng)的輔助,朱允炆進步神速,常常能舉一反三,提出讓徐輝祖都驚訝的見解。
這日,兩人正在沙盤前推演邊防戰(zhàn)術。
“若瓦剌來犯,依殿下之見當如何應對?”
徐輝祖指著沙盤上的關隘問道。
朱允炆觀察片刻,沒有立即回答歷史上朱允炆可能會采取的保守策略,而是說:“當派輕騎兵繞后斷其糧道,主力堅守不出,待其糧盡自亂,再一舉擊潰。”
徐輝祖眉頭一挑:“這是...燕王慣用的戰(zhàn)術。”
朱允炆心中一緊,但面上不顯:“兵者詭道,好用即可,何必分誰人首創(chuàng)?”
徐輝祖深深看了朱允炆一眼,忽然道:“殿下與傳聞大不相同。”
“哦?傳聞中我是什么樣?”
朱允炆故作輕松地問。
“文弱書生,只知死讀詩書。”徐輝祖直言不諱,“但末將所見,殿下頗有武略天分。”
【叮!任務完成:獲得徐輝祖的認可。獎勵騎射技能+10已發(fā)放。】
朱允炆心中一喜,但還沒來得及高興,一個尖銳的聲音從演武場外傳來。
“喲,咱們的皇太孫殿下還真玩起刀槍來了?莫不是要做個文武全才?”
朱允炆轉頭看去,只見一個身著錦袍,腰佩寶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來,身后跟著幾名武將。
那人面容桀驁,眉宇間帶著煞氣,一看就是久經(jīng)沙場之輩。
徐輝祖立刻行禮:“涼國公。”
涼國公藍玉!
朱允炆心頭一震。
這位可是朱元璋晚年的心腹大患,歷史上著名的“藍玉案”主角,手握兵權,囂張跋扈,連朱元璋都忌憚三分。
“允炆見過涼國公。”
朱允炆保持著禮節(jié),但并未像普通皇孫那樣行大禮。
藍玉瞇起眼睛,上下打量著朱允炆。
“聽說皇上命徐將軍教你武藝,本公特來看看,咱們未來的'皇帝'有幾斤幾兩。”
這話已經(jīng)是大不敬了。
徐輝祖臉色微變,但藍玉勢大,他也不敢多言。
朱允炆知道這是藍玉的試探。
歷史上藍玉支持朱棣,對朱允炆極為輕視。
若此刻示弱,將來必被其掣肘。
“涼國公說笑了。”
朱允炆面色不改。
“皇爺爺命我習武,不過是為強身健體,了解將士辛苦,將來若能為國效力,自當以涼國公這般名將為楷模。”
藍玉冷笑一聲。
“嘴上功夫倒是不錯。來,讓本公試試你的真本事!”
說著,突然拔出佩劍向朱允炆刺來!
這一下來得突然,徐輝祖都來不及阻止。
朱允炆下意識地側身閃避,同時拔出了身上的佩劍格擋。
鐺!
雙劍相擊,朱允炆被震得虎口發(fā)麻,連退數(shù)步。
“涼國公!”徐輝祖驚呼道。
藍玉充耳不聞,又是一劍劈來。
“反應倒快,再接我一招!”
朱允炆倉促應對,險象環(huán)生。
他知道藍玉不敢真的傷他,但若當眾出丑,勢必影響日后他在軍中的威信。
【檢測到宿主面臨危機,臨時激活“帝王威儀“技能!】
一股前所未有的氣勢突然從朱允炆身上爆發(fā)出來。
他不再后退,而是站定身形,目光如電直視藍玉,聲音低沉而威嚴:“涼國公,夠了!”
這聲音不大,卻仿佛帶著無形的力量。
藍玉的劍勢竟為之一滯,臉上閃過一絲驚疑。
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一個更加威嚴的聲音從演武場入口傳來。
“藍玉,你好大的膽子!”
所有人齊刷刷跪倒在地。
朱元璋不知何時已經(jīng)站在那里,身后跟著一眾侍衛(wèi),臉色陰沉得可怕。
“臣...臣只是試試皇太孫的身手...”
藍玉額頭冒汗,跪在地上不敢抬頭。
朱元璋冷哼一聲,走到朱允炆面前,仔細打量了一番:“沒受傷?”
“回皇爺爺,孫兒無恙。”
朱允炆收起氣勢,恭敬回答道。
朱元璋點點頭,轉向藍玉:“朕的孫兒輪不到你來試。滾回府去,閉門思過一月!”
“臣...遵旨。”
藍玉咬牙退下,臨走時瞥了朱允炆一眼,目光陰鷙。
待藍玉等人退下,朱元璋忽然問道:“剛才那一聲‘夠了’,是誰教你的?”
朱允炆心頭一跳:“無人教導,孫兒一時情急...”
朱元璋盯著朱允炆看了許久,忽然笑了:“好一個‘一時情急’。那一瞬,朕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
朱允炆沒想到會得到這樣的評價,一時不知如何回應。
“徐輝祖。”
朱元璋轉向一旁問道:“朕這孫兒學得如何?”
徐輝祖恭敬回答道。
“回皇上,殿下進步神速,不僅武藝精進,對兵法也有獨到見解,實乃...天賦異稟。”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既如此,從明日起,朕親自教你劍術。”
朱允炆驚訝地抬頭,正對上朱元璋深邃的目光。
這一刻,他意識到自己已經(jīng)初步贏得了這位鐵血帝王的認可。
“孫兒叩謝皇爺爺!”
當天下午,朱允炆被召到乾清宮后的練功房。
朱元璋已經(jīng)換上了一身簡便的練功服,手中握著一柄古樸的寶劍。
“此劍名為‘定國’,隨朕征戰(zhàn)多年。”
朱元璋輕撫著劍身。
“今日教你三招,足以防身。”
接下來的兩個時辰里,朱元璋親自示范,糾正朱允炆的每一個動作。
這位開國皇帝雖然年過六旬,但一招一式依然凌厲非常,看得朱允炆暗暗咋舌。
“治國如用劍,過剛易折,過柔無功。”
朱元璋一邊指導一邊說道。
“你父親太過仁柔,朕又...或許過于剛猛。為君者,當剛柔并濟。”
朱允炆認真記下每一個字。
這些可都是歷史上朱元璋不會輕易傳授的治國心得。
訓練結束后,朱元璋罕見地留朱允炆用膳。
飯桌上只有幾樣簡單的家常菜,與朱允炆想象中的帝王盛宴大相徑庭。
“聽說你這些日子除了習武,還在研讀《資治通鑒》?”
朱元璋突然問道。
朱允炆點頭:“回皇爺爺,孫兒每日午后都會研讀兩個時辰。”
“為何選此書?”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朱允炆引用唐太宗的名言,“孫兒以為,治國安邦,當借鑒前朝得失。”
朱元璋滿意地點頭:“明日開始,朕讓方孝孺來給你講經(jīng)。他是當世大儒,學問精深。”
方孝孺!朱允炆心頭一震。
這位可是歷史上朱允炆最倚重的‘謀士’、‘人才’,后來被朱棣誅十族的忠臣。
朱元璋這一安排,顯然是在為他培養(yǎng)自己的班底。
“孫兒謹遵皇爺爺安排。”
離開乾清宮時,天色已晚。
朱允炆走在回東宮的路上,腦海中回放著這一個月的種種。
從最初的體能訓練到今日的帝王劍術,從徐輝祖的刮目相看到藍玉的挑釁,再到朱元璋的親自教導...他正在一點點改變歷史上朱允炆的命運。
【叮!新任務發(fā)布:在經(jīng)筵講學中展現(xiàn)非凡見解,獲得方孝孺的贊賞。獎勵:治國理政+10。失敗懲罰:記憶力減退三天。】
朱允炆望著宮墻上初升的明月,嘴角微微上揚。
文有方孝孺,武有徐輝祖,再加上朱元璋的親自培養(yǎng)...這個開局,似乎跟歷史上的朱允炆差不多。
但他沒有注意到,遠處的陰影中,一雙眼睛正冷冷地注視著他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