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鐵律鑄利刃
- 穿越晚唐:從田奴到第一權臣
- 斷卦生
- 1861字
- 2025-08-12 13:23:37
冰冷的石壁滲著寒氣,霉爛的草堆散發著腐敗的臭氣。
慕容良背靠著石壁,雙眼緊閉,腦海中,不斷羅列著各種律法條文。
“誣告反坐···自辯求生···非告主···”
“贓狀露驗···物證、人證、證言···環環相扣···”
“告人罪···須明注年月,指陳實事···含糊即偽!”
“奴婢證言···顯見脅迫···則人證存疑!”
隔壁老者(裴老)的寥寥點撥,如同鋒利的刻刀,將他過目不忘死記硬背下的《斗訟罪》、《賊盜律》殘篇碎片精準地切割、打磨、組裝!
一條清晰、冰冷、致命的翻案邏輯鏈條,在腦海中逐漸成型!
他睜開眼,瞳孔在昏暗牢房中亮得驚人。
開始無聲地模擬。
“堂下慕容良!管家劉福告你偷盜其家傳寶圖!人證物證俱在!你有何話說?!”——這是縣令可能的開場。
“回大人!”慕容良對著空氣,聲音嘶啞卻條理清晰,“小人冤枉!劉福所告‘偷盜家傳寶圖’,純屬誣陷!其一,所謂‘贓狀露驗’!劉福指稱小人偷盜其‘家傳寶圖’,此物證何在?可曾當堂呈驗?其圖樣細節,與小人所畫之圖,是否完全一致?若有絲毫不同,便是偽造!物證不實!”
“其二,人證!王老栓等指認小人偷盜,可曾親眼見小人何時、何地、如何竊取?其證言是否前后一致?若證言含糊不清,或相互矛盾,或顯見被劉福鞭打脅迫之狀!此乃人證存疑!《斗訟律》有云:告人罪,須明注年月,指陳實事!含糊不清,理既可疑!”
“其三!小人乃劉家莊部曲,依照律法,非謀反叛逆,不得告主!然而今日堂審,乃主家誣告小人在先!小人據理自辯,澄清誣陷,以求生路!此乃‘自辯求生’!望大人明鑒!還小人清白!”
他一遍一遍地在腦中推演。預設縣令可能的各種刁難、劉福的狡辯。
針對每一種可能,都從記憶的律法中抽出最鋒利的條文予以反擊!
字字句句,緊扣“物證漏洞”、“人證破綻”、“自辯非告”的核心!邏輯嚴密,如同用律法條文編織的羅網,反套向誣告者!
隔壁鐵鏈輕響。
裴老低沉的聲音透過孔洞傳來,帶著一絲贊許:“不錯。律法為刃,當直指要害。切記,過堂之時,語速需穩,條理要清。主審昏聵,卻懼怕‘草菅人命’之惡名。證據鏈破綻越大,其心越虛。”
“晚輩謹記!”慕容良沉聲應道。
裴老的點撥,如在磨刀石上最后的那幾下,讓他的律法之刃更加寒光四射!
模擬間隙,裴老的聲音再次傳來,比之前凝重了幾分:“良兒···若能脫此死局···出獄之后···當速離此地,隱姓埋名,前往長安。”
長安!帝都!血仇所在!慕容良的心猛地一緊。
“長安城···平康坊北曲,最深處,有一家不起眼的‘漱玉齋’,專營古董舊硯。”裴老的聲音壓得很低,字字清晰,
“尋到店主,一位姓秦的嬤嬤。將此物交予她···”
孔洞那邊傳來輕微的金屬摩擦聲,裴老從貼身之處取出什么東西。
“她會助你···暫時安身,并告知···當年之事更多線索。”裴老頓了頓,再次叮囑:
“此物···亦是我身份信物。出獄之日,自會有人設法將此物交予你手。”
“切記!未到長安,未入漱玉齋,絕不可示于人前!更不可告訴他人你我今日之遇!否則···殺身之禍立至!”
“晚輩···明白!”慕容良對著孔洞,重重的點頭。
血仇的迷霧已經裂開一道縫隙,指向遙遠的帝都長安。活下去的渴望從未如此的強烈!
不僅僅為了自己這條命,更是為了十五年前那場滔天血火中枉死的至親!
“好···”裴老的聲音透著一絲疲憊,但是卻異常的堅定:
“···當年我直面黑暗的時候難見身后的陽光,現在你身在黑暗之中卻更難看到轉身的陽光···”
“你···繼續。將每一句問,每一句答,都刻在骨子里。此戰,許勝不許敗!”
“是!”
慕容良再次閉上眼。
腦海中呈現出森嚴的縣衙公堂,縣令驚堂木的脆響,劉福陰毒的指控,人證畏縮的證言···
每一個細節都在腦中無限的放大,而他,手握律法淬煉的利刃,必將舌綻鋒芒!
“大人!劉福指小人偷盜其‘家傳寶圖’,敢問此圖所用何紙?是堅韌皮紙,還是普通麻紙?邊緣可有火燎蟲蛀痕跡?圖中犁梢與犁底夾角,標注是四十五度,還是五十度?”
“請當堂驗看!若與小人當日所畫有絲毫不同,便是偽造!物證存疑,誣告何來?!”
“大人!王老栓,你指認我偷盜,是親眼見我翻墻入室?還是見我撬鎖開箱?是白天還是黑夜?當時你在何處?為何看得如此真切?劉福管家當時又在何處?可曾與你一同看見?!”
“你背上鞭痕猶在!是何時所傷?!是否因不肯作偽證而被劉福毒打脅迫?!”
模擬的對答越來越快,越來越凌厲!每一個問題都如毒刺,直指劉福偽證和脅迫人證的核心破綻!
死牢的陰冷黑暗,此刻仿佛成了最佳的磨刀石。
復仇的火焰和求生的意志,在律法理性的淬煉下,形成一把無堅不摧的利劍!
劍鋒所指,便是那秋后問斬的鍘刀!
更是通向長安血仇迷局的第一道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