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花朵(2024春季特輯)
- 《小花朵》編委會
- 1069字
- 2025-08-08 15:10:29
稻夢一生,生生不息——讀《袁隆平》有感
瑞安市高樓鎮(zhèn)中心小學(xué)五(2)班 楊子晗
咦?書桌上怎么多了一本課外書?我走近一看,書名是《袁隆平》。
肯定又是媽媽給我新買的。于是,我迫不及待捧著書讀了起來。看著看著,我的眼眶濕潤了,究竟是怎樣的熱愛,才能在這漫長又極度辛苦的研究過程中從未想過放棄呢?想起我平時浪費糧食的行為,頓時慚愧極了!
看完書,媽媽便拉著我聊起天,微笑著說:“看完書了,我來考考你,你知道袁隆平爺爺有什么傳奇之處嗎?”
“他解決了14億人的溫飽問題。”
“是呀,你外公外婆小時候整天害怕吃不飽,害怕有上頓沒下頓。更在新中國成立之時,有外國人揚言中國人遲早餓死,是我們可敬的袁隆平爺爺響應(yīng)黨的政策,幾十年如一日,始終把為國家解決好‘民以食為天’ 的問題當(dāng)作自己的責(zé)任和使命,成功解決了老百姓吃飯的問題。”
媽媽接著問:“你知道袁隆平爺爺為了完成他畢生的夢想,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又付出了多少心血嗎?”
我不假思索地說:“1964年夏天,袁隆 平爺爺頂著炎炎烈日在試驗稻田中,手拿放大鏡,佝僂著身子,仔細地觀察著每一株揚花的稻子,尋找著天然不育株。即使嘴唇干裂出血,胃部隱隱作痛他也全然不顧,就連快暈倒了的時候,也只在樹蔭下休息了一會就又開始尋找了。至 1964年7月5 日下午兩點多,袁隆平已經(jīng)整整觀察了14萬多株水稻。他每日細聽稻谷低語,用一生追尋雜交水稻的真理,南繁北育一次又一次,稻種數(shù)據(jù)一本又一本,任憑質(zhì)疑、失敗、挫折、誤解、詆毀,他只將包袱扛起,走進片片稻田,陣陣稻香,終于到 1975年雜交水稻才喜獲大收。”媽媽聽后,欣慰地笑了。
媽媽,我們?nèi)ネ馄偶铱纯此景伞S谑牵覀冮_著車來到了高樓。放眼田野,一壟壟金黃的稻谷,雖然沒有艷麗的花朵,沒有高懸的果實,卻用它自己滋養(yǎng)了我們每一個人。我用手輕輕拂過飽滿的稻穗,想象一粒粒金黃的稻谷變成一顆顆香甜的白米飯,感受袁爺爺對雜交水稻的熱愛。是啊,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我們更應(yīng)該珍惜食物,珍惜每一餐飯,節(jié)約每一粒糧。
作為一名新時代少年,我們要向袁隆平爺爺學(xué)習(xí),懷揣偉大夢想,始終保持自己學(xué)習(xí)的熱情和動力。愿我們擁有這份干勁,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愿我們學(xué)以致用實現(xiàn)自我價值。以青年之品格,筑國家之建設(shè),為國家添彩。
老師評語:
小作者從閱讀《袁隆平》后引發(fā)的思考入手,在小作者和媽媽聊天的內(nèi)容中敘述了袁隆平爺爺?shù)膫髌嬷帲瑥闹懈形虻矫恳涣<Z食都是來之不易。結(jié)尾點題,作為一名新時代少年,當(dāng)以袁老為榜樣,不負錦瑟年華,為人生奠基,擔(dān)起強國必有我之責(zé)。這是我中國少年的雄心斗志,可期未來!
指導(dǎo)老師:徐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