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他將惑與不惑以四十歲為分水嶺來劃分,未免有些簡單了。有的人終其一生,仍在濃霧之中徘徊,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卻早已洞悉人生,見到了光明。而我則屬前者,四十有惑。
四十歲以前,從未過多考慮過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死,什么是苦痛。并不知道這些問題才是真正要面對、正視,難以逃離的。進入社會前,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我如一棵毫無約束的小樹,自由地瘋長,枝繁葉茂且...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一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他將惑與不惑以四十歲為分水嶺來劃分,未免有些簡單了。有的人終其一生,仍在濃霧之中徘徊,找不到出路。有的人卻早已洞悉人生,見到了光明。而我則屬前者,四十有惑。
四十歲以前,從未過多考慮過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死,什么是苦痛。并不知道這些問題才是真正要面對、正視,難以逃離的。進入社會前,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我如一棵毫無約束的小樹,自由地瘋長,枝繁葉茂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