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熬成罐罐茶
一
又是中秋了。
寒流卻驟然而至,溫度一下降到了十度以下。傍晚又下起了雨,淅淅瀝瀝……
吃晚飯時,父親望著屋外說:“看這天氣,今年的中秋又看不到月亮了”。是啊!月亮。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而我守著年邁的雙親過節——我是幸福的!此時,心里默默地祈禱:愿雙親健康、長壽、平安、快樂!
晚上,獨自回來。
房間里還留有早晨離開時噴灑的雅芳花草香水的芬芳。
無事可做,喝茶吧。
盤腿坐在沙發上,一個人。
茶香散發著青草的芬芳彌漫開來,漸漸地浸潤了我的心。此時,安然寧靜,思緒也隨之飄散開來……
茶具里熬著我的“罐罐茶”。這是多年前一個鄉下的老者送給我的。“罐罐茶”其實是當地農民給一種能熬的茶起的“土名”。當地找不到燒茶的茶具,就自己發明了一種用罐頭盒自制的簡易燒茶工具。這種茶泡是泡不出茶汁的,非得熬才能出味。所以,很受當地人的歡迎。
是的,這種茶是熬出來的。
在大西北這種茶叫磚茶,也叫茯茶。形似磚塊,顏色呈黑色。是一種發酵過的熟茶。據老人們講,這種茶它能消食,生津,解渴,提神,醒腦,好處很多。如果你吃了肉食不消化了,喝一碗,馬上神清氣爽,腹脹頓消。在農村,上了歲數的老人們,夜晚總喜歡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坐在戲臺邊聽著悠長婉轉的秦腔,叼著旱煙袋,用三塊石頭架個火堆,一個燒得黑糊糊的罐頭盒用鐵絲擰個把,就這么放在火上,加點水,掰一塊磚茶進去,咕嘟嘟地熬茶,鐵罐里散發著青草般的茶香。熬得越久,茶的滋味越濃厚,倒在碗里,濃釅如酒,苦中透甜,澀中有甘。喝一口,醉了人醉了心醉了歲月。忽明忽暗的火光映襯著老人們充滿滄桑的面龐,就著秦腔喝一口罐罐茶,生活也似乎有了無窮的樂趣和滿足。或者在荒涼的黃土高坡上,放羊的老漢頭頂著藍天,坐在石頭上,面前三個樹杈架個罐罐,熬著罐罐茶;散漫而悠然地望著遠處的白云,風吹日曬的臉上透著平和安詳,皺紋如刀刻般寫滿了歲月的艱辛。老漢就這樣守著寂寞,守著艱辛,日復一日,喝著簡單的罐罐茶,過著每一天的日子,熬著人生的四季輪回,歲月更迭。
二
熬茶嗎?我說的其實是人,其實是人生。漫長的人生路需要多少的煎熬呢?又需要多久的煎熬呢!所謂漫長的人生路應該是多長呢?
說熬,可能太消極了。但是我想,熬其實也是深藏著一種活著的智慧的,一種不得不如此的生存智慧。和這秋一樣,熬,一定是要經歷一些個風雨的,然后才能如秋般靜美,從容,淡定;如這茶一般濃釅如酒,芳香自然。
秋是代表成熟,它不像春那么嬌艷明媚,也不像夏那么的熾熱難耐,更不像冬枯槁蕭瑟。秋是澄澈的,是淡然寧靜的。它的色彩是紅色的,黃色的,是暖色的。秋林古色,磅礴大氣。它的香氣是冷菊的凝香,超然物外。
我喜歡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他闡釋“生活的最終目標是生活本身”。感覺如一盞明燈,漸漸照亮我生命的小路。佛家有一句話叫:“離暗出明”。四十歲一過,我才領悟。有時心里會泛出歡喜之情。人的進步有時和年齡有一定的關聯,中年才“懂事”!曾經有過爭斗,有過浮華,有過表面的虛榮。少不更事,年少輕狂。也經歷過惡意的攻擊、謾罵、暗算、誣陷。氣過,哭過、悲傷過,痛苦過,掙扎過、憤世過、彷徨迷茫過;也笑過,開心快樂感恩過。總是在守候,“總是相信人生的春天能夠到來”。事實上人生的春天正如零落的鮮花一般已經隨歲月消逝了,我應該珍惜人生的秋天。與世界相看久了,才知道,這個大的世界上無論發生了多少事情,久了,就跟什么事情都沒發生一樣,還是該做什么就做什么,照樣天天過活。于是,心里也就平和安然了。發現,他人傷不了自己,傷害自己的正是自己本身。正如一位大家所言:我們的肉體,致病源不是病菌,而是我們自己不健康的精神。
回頭看看已經過去的半輩子,產生出一個樸素的想法:得愛自己,愛家人,愛現在已存在的和已發生的一切……接受并努力快樂!
所以我說,慢火熬茶與成熟練達的秋天一般。
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過這熬的成熟時期。如秋色的沉穩內斂,是其他季節所不能及的。
借用鄧肯一句話:“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見識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恩賜”。
如此,鄧肯倒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