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章 青衿記

時維季春,惠風拂楹,柳絮沾裳。滬上庠序之內,書聲與鶯啼相和,墨香共花香氤氳。有生名蘇硯秋者,浙東人氏,性敏慧,貌清癯,常著洗舊青衫,立于槐蔭下誦《離騷》,聲遏行云,聞者皆斂容。

其年秋闈,硯秋伏案疾書,忽覺筆鋒滯澀,研墨再三,終不可用。正焦灼間,一紙箋飄至案頭,上有蠅頭小楷:“此筆鋒銳,或可應急。”抬眸見一女子立對面,素裙白襪,發如墨瀑,手持湖筆一支,眸若秋水,顧盼間有林下風致。硯秋怔然,接筆謝曰:“多謝姑娘,敢問芳名?”女子淺笑,轉身去,惟留余音:“中文系林晚照。”

自此,硯秋每于課隙尋晚照蹤跡。見她于圖書館翻檢舊籍,指尖拂過泛黃書頁,似與古人對語;見她在荷塘邊寫生,筆走龍蛇,將殘荷疏影盡入畫卷;見她于月下亭中撫琴,《平沙落雁》之音泠泠,如泣如訴。硯秋心慕之,然家徒四壁,囊中羞澀,無以為贈,唯將心事托于尺素,每日寫就一詩,藏于晚照常閱之書內。

晚照初不覺,后見《漱玉詞》中夾一箋,錄有“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字跡清勁,似含愁緒。次日又見《飲水詞》內有句“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筆法如前。如是半月,晚照知是硯秋所為,心下微動,亦以詩相和,書于頁邊:“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一日,驟雨傾盆,硯秋見晚照立于教學樓前,蹙眉望雨。便解下身上蓑衣,趨前曰:“姑娘若不嫌棄,此衣可暫避濕寒。”晚照接過,觸其袖角,覺有涼意,知是硯秋忍寒相贈,遂曰:“明日午后,湖心亭畔,愿以暖茶相謝。”

翌日,晴光正好。晚照攜一錫壺至亭中,煮雨前龍井,茶香裊裊。硯秋至,見石桌上置二盞,笑曰:“姑娘竟知我會來?”晚照執壺斟茶,曰:“君之詩,字字皆有邀約意,晚照豈敢負?”硯秋聞言,面紅耳赤,囁嚅曰:“我……我家貧,恐難……”晚照打斷曰:“蘇郎何出此言?昔文君夜奔,不嫌相如家徒四壁;易安與明誠,以金石為樂,不問衣食。情之所鐘,豈在貧富?”

硯秋大感,遂剖心瀝膽,言其家世:父早亡,母以縫浣為生,供其入學已屬不易,故常食糲米,衣舊衫,不敢奢求風月之事。晚照聞言,眸中含淚,曰:“我雖家道尚可,然見君埋首苦讀,不墜青云之志,心甚敬之。若君不嫌棄,晚照愿與君共進退。”

此后,二人常相伴。硯秋為晚照講《春秋》微言大義,晚照教硯秋繪山水筆法。每至月夕,共坐操場看臺上,硯秋誦詩,晚照擊節,寒星為證,清風為媒。硯秋囊中羞澀,常以自釀梅酒相餉,晚照則以親手縫制之錦囊相贈,內裝曬干的桂花,香氣襲人。

歲末,學校舉辦文藝會演。晚照欲演《牡丹亭》,苦無合適戲服。硯秋見狀,日夜兼程,以廢紙殼為骨,彩紙為面,糊成一套杜麗娘戲裝,雖簡陋,卻栩栩如生。演出當日,晚照著此裝登臺,唱腔婉轉,衣袂翩躚,臺下掌聲雷動。謝幕時,晚照指臺下硯秋,曰:“此戲服乃蘇郎所制,晚照謝之。”眾人皆望向硯秋,見其青衫洗得發白,卻目光灼灼,無不嘆服。

次年春,晚照父知其事,怒不可遏,曰:“吾女乃大家閨秀,豈能與窮書生為伍?”遂強令晚照轉學。晚照抵死不從,絕食三日。硯秋聞之,冒雨至晚照家門前,長跪不起。雨打其身,泥濘裹足,卻始終昂首。晚照父隔窗見之,雖怒,亦暗贊其骨氣。

三日后,晚照父終松口,曰:“汝二人若能于三年后考上同一所研究生,吾便允汝等婚事。”硯秋聞言,叩首謝恩,額上滲血,亦不顧。晚照于樓上見之,淚如雨下,誓曰:“君若不負我,我必不負君。”

自此,二人更發奮苦讀。每日天未亮,便至圖書館占座,夜深方歸。硯秋為節省燈油錢,常借圖書館燈光讀書,晚照則為其準備夜宵,一碗熱粥,一碟咸菜,亦覺甘之如飴。偶有倦怠,便相視一笑,倦意頓消。

夏日炎炎,硯秋中暑暈倒于自習室。晚照聞訊趕來,將其扶至陰涼處,以手帕蘸涼水為其擦拭額頭,又買來藿香正氣水,親自喂服。硯秋醒來,見晚照衣濕鬢亂,心疼不已,曰:“累姑娘擔憂了。”晚照嗔曰:“君若倒下,誰與我共赴三年之約?”

秋去春來,寒來暑往,三年時光轉瞬即逝。研究生考試放榜之日,二人同去查看,見榜上赫然寫著二人之名,皆被北京大學中文系錄取。相擁而泣,淚水中皆是歡喜。

報到那日,二人同乘火車北上。車窗外,風景疾馳,車內,二人執手相看,無需多言,已懂彼此心意。硯秋曰:“三年之約,終不負。”晚照曰:“往后余生,愿與君白首不離。”

京華秋日,天高云淡。二人常于未名湖畔散步,看博雅塔影入湖,聽鐘鳴悠揚。硯秋后來成了著名學者,晚照則為國畫大師,然無論聲名如何,二人始終相敬如賓,恩愛如初。

暮年,二人重回滬上母校,見當年荷塘依舊,槐蔭如蓋。硯秋取出珍藏多年的晚照所贈錦囊,桂花香氣雖淡,情意卻歷久彌新。晚照亦拿出硯秋當年所糊戲服碎片,雖已殘破,卻見證了那段清貧而熾熱的歲月。

夕陽下,二老手牽手,蹣跚前行,身影被拉得很長。晚照曰:“當年若知君如此清貧,還會與君相戀嗎?”硯秋笑曰:“若知姑娘如此癡心,當年必更早向姑娘表明心跡。”言罷,二人相視而笑,笑聲穿過歲月,驚起一群白鷺,飛向晚霞深處。

蓋人生之幸,莫過于得一知己,共經風雨,共享榮華。縱出身懸殊,境遇坎坷,然情之所鐘,金石為開。蘇硯秋與林晚照之愛,如芝蘭生于深谷,不以無人而不芳,雖無金玉點綴,卻自有風骨,足以傳之后世,為世人稱道。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江油市| 凌云县| 河南省| 普兰县| 彭水| 安平县| 磴口县| 浦江县| 浮梁县| 托克逊县| 乌鲁木齐县| 万年县| 闸北区| 红桥区| 卓尼县| 南漳县| 井研县| 凌源市| 泾川县| 全州县| 青浦区| 石屏县| 云霄县| 加查县| 铜陵市| 彭州市| 大兴区| 万载县| 台湾省| 孝义市| 宁乡县| 昆山市| 林口县| 诏安县| 周宁县| 阳新县| 小金县| 格尔木市| 长治市|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