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赤伏符
- 孔明先生降妖去了
- 山中釣叟
- 2055字
- 2025-08-23 22:31:59
路清云看向諸生之時,卻見不少人正在看向自己,目中都有詫異之色。
他心中一動,再向場中看時,卻見又有一弟子敗于李慎之手。
一位高子個弟子,似乎是蔡氏的,緊接著走到場中。
以盾格擋,以劍擊刺。
前一下比的是力道,后一下拼的是速度。
兩人的動作,仿佛慢鏡頭一般在他腦海中回放。
路清云一下子明白過來,自己所以失敗,完全是受孔明記憶的影響。
待高個子弟子敗退,他不禁起身而立,躬身說道:“弟子諸葛亮忽有所悟,請先生不吝再次賜教?!?
楊颙一驚,諸生聞言也都是一驚。
劍師李慎聞言,微微頷首。
“孔明對劍術的興趣,不下昔日徐元直,不錯,不錯!”
路清云微微一笑,來到場中,朝著李慎施禮。
再次左手執盾,右手拿劍。
這是當世以短制長的標配之一,左手有時候也會用鉤鑲。
孔明一生不曾弄險,即便是在別人看起來十分危險的事情,也要在孔明自以為有極大的把握之后才去實踐。
這就是自己輸的原因。
李慎亦如往常一般,弓步向前邁出一腳,長戟刺來,凌厲生風。
路清云依舊揮盾一格。
李慎卻早有準備,收戟,再度刺出。
他在畏懼自己的力道。
這是路清云的機會,他沒有思索,只是揮劍就砍。
“孔明要糟?!睏铒J心中暗驚。
卻見孔明劍砍下去的地方,并非李慎身體的部位,而是長戟。
兵刃碰撞,發出“當”的一聲清脆聲響。
李慎只覺得虎口發麻,心中不由得更是吃驚。
他揮戟橫擊。
路清平盾牌卻已經砸出,又是一聲脆響。
長戟頓時一偏。
李慎面色微變,心念急動,此刻孔明舊力已竭,新力未生。
一般情況應是如此。
自己理應反擊。
卻不知,路清云又進兩步,揮劍再砍,繼而以盾猛擊。
這位劍師,忍不住心中一涼。
這種憑借蠻力的方式,還是孔明嗎?
他自是驚訝不已,旁觀諸生,都是一陣驚呼。
第三次,依舊如此。
路清平又一次上前兩步,以自身之力道,死死壓住長戟。
忽而長劍揮出。
諸生皆圓睜雙目。
這是什么情況?
難道學宮要出現首次以弟子擊敗劍師的情況了嗎?
李慎卻長嘆一聲,孔明這一劍所指,正是其手腕。
隨即凝劍不發。
李慎神情復雜地看了路清云一眼。
露出一個淡淡的微笑:“孔明贏了。”
諸生都是難以置信的神情,瞬息之后,喝彩之聲大作。
……
“昔年怪異橫行,太學生強華,從長安到河北,向光武獻上【赤伏符】,其符有辭道:‘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龍斗野,四七炎際火為主’,光武以此符箓,鎮壓怪異,遂定天下?!?
學宮的符箓學師劉望之目光沉穩,侃侃而談。
劉望之是南陽郡安眾人,其符箓學之于龐德公。
他如今講述的,是一些極高級別的符箓。
就如同赤伏符,實際早在安帝時,就已經失蹤。
僅僅有一些字樣、圖式、符號的細節被回憶出來,保存在東觀,董卓之亂時,全部被毀。
學宮所有的赤伏符,是根據一些曾經在東觀見識過的太學生的記憶,再度復刻出來的。
劉望之也承認,想要恢復赤伏符原貌,困難重重。
“術數堂”的氣氛較為壓抑。
這與上一次,劉望之提及“禹符”的情形截然不同。
大禹治水,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布土以定九州。
所至之處,則以禹符戡怪異之亂。
那時候,諸生的情緒還是異常高昂。
這一次,劉望之提起了種種災異,尤其是怪異,在失去鎮壓之后,變得泛濫起來。
【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
【光和七年(183),陳留濟陽、長垣,濟陰東郡、冤句、離狐界中路邊生草,悉作人狀,操持兵弩;是歲有黃巾賊起,漢遂微弱。】
……
“孔明師兄!”庾談悄聲問道,“聞赤伏符乃是王莽年間符箓,劉歆以為應在自身,就改名為‘秀’,此符箓制作不易,強華一介太學生,如何能夠完成如此復雜的符箓?”
路清云聞言一怔,看了庾談一眼,也小聲道:“或是太學授意也未可知。”
庾談,字子俊,新野庾氏,才具一般。
路清云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庾氏在三國有什么厲害人物,不過據說庾家很有錢。
“聽說黃巾賊張角,曾經制作一太平符,可有其事?”
“方術之士傳聞,不可輕信。”
符箓課程就是如此,劉望之授課于臺上,壓根不問諸生聽講沒有,這門課又極其壓抑,因此,諸生竊竊私語者頗多。
但這位學生卻很不幸,他提到了“黃巾”二字。
劉望之的眼神頓時變得凌厲起來。
“子俊謬矣!”劉望之朗聲道,“學宮符箓之學,其源流有二,一曰易,一曰春秋,董仲舒大家以易釋春秋,制成【玄符】,遂定符箓學之根基。黃巾賊張角之流,以符咒、符水,蠱惑人心,勾連怪異,撥亂天下。一者為圣學,一者為妖學,切記,切記!”
庾談自是羞愧難當,忙拱手受教。
路清云不由得微微一笑。
如果說學宮的符箓和太平道的符箓有所差別的話,那也僅僅只是用途上的差別。
究其本質,他實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同。
學宮的符箓在應用上禁忌極多,比如說,不得教授召喚怪異的符箓;不得以符箓行厭勝之術……
假如學宮去掉這些禁忌,它和太平道的差別,孔明也分別不出來,更不必說路清云。
“當世符箓之學,想要復原【赤伏符】已經很長時間,學宮弟子重責在肩,不可不察?!?
劉望之最后說道。
這話極其尋常,劉望之說過也不止一遍。
他這一次聽來,卻仿佛醍醐灌頂一般。
又一個謎團就在自己面前。
若是劉望之力主復原,其師龐德公不可能不知。
如果龐德公得知,應當知道此次怪異的目標為何是自己。
龐德公果然心中藏有一些小秘密。
“孔明,可有所思?”
劉望之用復雜的眼神看著孔明,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