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張羨
- 孔明先生降妖去了
- 山中釣叟
- 2050字
- 2025-08-22 05:57:18
學宮終于感覺到異常,派人四下打探。
在檀溪東,他們就看到了徐庶、向朗二人加慶忌一怪異,正在大戰“孫堅”。
水鏡先生聞報,急忙帶人來援,這才制服孫堅。
見到徐庶之后,這才了解事情經過。
水鏡先生不由得汗流浹背。
趕到龐德公家的時候,已經是清晨。
這位學宮祭酒面色大變。
龐德公家的院子,一片狼藉。
這還算好的,龐德公再積累幾年,總能把籬笆墻再次武裝起來。
蒯越部曲傷亡近百人,卻無法彌補。
部曲皆是襄陽土族,家屬趕到之后,掛起白帆白幢,一時之間,哀聲動天。
“此皆我之過失。”水鏡先生頓足道。
“主謀狡詐萬分,又是敵暗我明,何罪之有?”龐德公嘆道。
水鏡先生和龐德公交情莫逆,一向視龐德公為兄長,每次到龐德公家,均跟回自己家沒有什么差別,這一次,老頭子卻是禁不住滿面羞慚。
一想到自己的失誤差些讓好友殞命,不由得汗流浹背。
劉表派出使節,到處傳召水鏡先生,終于趕到魚梁洲,傳達鎮南將軍的命令:
即刻前去面見鎮南將軍。
“這一次,怕不是要試將軍之劍了。”水鏡先生嘆息道。
……
水鏡先生到時,就被堂前軍士攔住。
“我奉將軍命特來覲見。”
“鎮南將軍有令,祭酒門外等候。”
水鏡先生心中不悅,卻沒有說什么。
門內峨冠博帶,濟濟一堂。
兩側跪坐者四十多位,皆是荊襄之俊杰。
“長沙桓階?”
聽完這個名字,堂中頓時嘩然。
劉表也是有些茫然。
桓階啊,當年孫堅戰死,在自己帳下侃侃而談,說動自己歸還孫堅遺體。
其后拒絕自己的招攬,歸長沙丁憂。
想不到竟然隱藏的這樣深。
“桓階濫用誕肉,以致言語行為,盡皆荒悖。設邪陣以控大鬼,逞兇暴而凌襄陽,幸賴將軍威名,學宮用命,大禍彌平……”
路清平一邊說著,一邊斟酌言辭。
他隱去了壺公符一事,龐統不會提及,紫狐如今被龐統關押,自然也沒機會提及。
不說壺公符,就需要虛構諸多情節,好在劉表等人,也不甚關心細節。
“邪陣一破,山勢搖晃,石洞坍塌,亮奪路而出,僥幸得免,罪魁桓階,終而斃命。”
路清云說罷,默然而立。
兩側文武小聲議論。
路清云說的雖然簡略,但眾人設身處境,依舊可以想象到,當時,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可以說險象環生。
“孔明何以不說自己之勇?”劉表難得地露出一絲微笑。
路清云松了口氣,淡淡道:“奉命破解怪異,分內之事,何敢言勇?”
“說的好!”劉表拍案道。
“明公!”蔡瑁直起身子,拱手說道,“孔明雖審知主謀何人,但這等大事,絕非桓階一人所能為。其背后,定然有主使之人。”
“異度以為如何?”劉表的目光落在了蒯越的身上,剛才孔明所說,多處皆有蒯越之謀劃,蒯越之決斷,劉表心中,不能不有所觸動。
“明公,長沙太守張羨責無旁貸。”蒯越淡然道。
“諸公以為如何?”劉表神色之中,一絲殺意一閃而過。
張羨,南陽人。
劉表鏟平宗賊之后,荊州八郡,皆傳檄而定。
各郡太守官佐,大都維持原任。
荊南四郡,零陵、桂陽、武陵、長沙,皆是如此。
張羨,曾任零陵、桂陽縣令,后任長沙太守,在南四郡深得豪強大族之心。
“明公,張羨為人剛愎而桀驁,卻未必有叛意,若倉促問罪,是激其反叛,得不償失。”從事中郎韓嵩道。
東曹掾傅巽也道:“桓階是張羨治下的妄人,張羨好比明公的左膀右臂,因為一個妄人的言行,而自斷膀臂,智者所不娶。況且順逆之道,不可不察,明公對朝廷以順,則張羨安敢為逆?若被曹而向袁,張羨之心,方不可揣度。”
傅巽這是在暗示,這一次怪異風波,是由自己背曹而向袁引起的,甚至張羨可能的反叛也是這個緣故。
劉表心中大為憤怒。
一時之間,眾人七嘴八舌,議論起來。
大部分人都以為,張羨不可輕動。
路清云也不禁暗自吃驚不已,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果真是極高明的陽謀,別的地方不說,僅僅在荊州,就收獲了如此眾多的擁護者。
“諸位,張羨之事再議。”劉表疲倦地說道。
他說了好幾次,激烈的爭論這才漸漸平息下來。
“明公,學宮祭酒司馬徽,舉措失當,理應重重懲治,以安襄陽百姓之心。”
胡政,鎮南將軍府的從事中郎,襄陽縣令,這一次襄陽受害不小,他一臉激憤,說話擲地有聲。
門外站的老遠的水鏡先生,都聽得一清二楚。
“孔明,你以為該當如何?”劉表唯恐再起爭論,連忙問路清云道。
路清云拱拱手:“學宮弟子,不敢聽問罪先生一事。”
劉表頗為滿意地點點頭,孔明這樣說,自然是極為得體的。
只聽孔明頓了一頓,立刻補充道:“自將軍入荊州以來,不聞怪異之聲已經有數年之久,而今倉促而至,能戰者多是學宮弟子。況近日民心惶惶,此番大敗怪異,理應慶賀以安民心,還請將軍明察。”
一席話說的劉表怦然心動。
他自然是不喜歡司馬徽、龐德公等人。
但是,怪異一到,這幫人是在真打。
若是曹軍一到,這群人,尤其是諸文臣,誰會為自己而戰?
……
片刻之后,等候許久的水鏡先生終于見到劉表。
老頭子長揖謝罪。
“水鏡先生免禮。”劉表淡淡說道。
“仆供職無狀,特意來向將軍請罪……”
劉表立即打斷了他:“此番怪異犯我荊襄,幸賴上下用命,不過月余,即告平復。其中,學宮自水鏡先生以下,或建奇勛,或設奇謀,斬禍患之萌,絕蕭墻之禍,水鏡先生功不可沒,何須請罪?”
水鏡先生一怔,不由得看向孔明,孔明只是微微一笑。
劉表需要一場勝利,來彌合內部日趨變大的裂痕,也在襄陽百姓鞏固自己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