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
深夜。
23:55分。
奉天郵電總局。
幾名衛兵匆匆將遼寧防務圖掛在墻上,一名瘦長臉的軍官雙手背在身后,不安的在窗前來回踱步,見地圖掛上來后,立馬走到跟前。
“榮參謀長,現在的形勢已經刻不容緩,日本關東軍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是,他們甚至把重炮架在了城內!”
榮臻扶了扶圓片眼鏡:“鼎芳,這一切我都知道,可是現在的確不是與日本開戰的最佳時機,我們的主力都在關內,如果冒然反擊的話,恐怕只會生出更大的麻煩,副總司令已經得知了消息,目前正在和日本方面交涉,試試看能不能和平解決這次事件。”
被稱呼“鼎芳”的長臉軍官,正是獨立第7旅旅長王以哲。
“和平解決...可到頭來,損失的還是我們東北.....”
榮臻打斷了他:“一旦與日軍的沖突升級,我們會損失的更大!”
想了想后,他的語氣稍顯緩和:“鼎芳,要顧全大局啊!”
王以哲點了點頭,,單手握拳輕輕捶打桌面,。嘴里小聲嘟囔著:“顧全大局...顧全大局,也只能如此了......”
北大營內駐扎的是他的部隊。
試圖出城未果后,他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立刻領著城內剩余的守備部隊殺出去。
但奈何榮臻在此。
他是張學良的副官,任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在剛才的一通電話中,張學良已經將整個遼寧的所有軍務,全權交由他來處理。
王以哲站在一旁聽得清清楚楚。
當“不允許抵抗”五個字從電話里傳出來的時候,他也覺得不可置信。
為什么會這樣?
顧全大局...
真的有用嗎?
雖然心里有異議,但官大一級壓死人,他也沒有膽量命令部隊堅決反擊,內心幾經掙扎過后,只能順從軍令。
“報告!”
一道響亮的嗓音打破了辦公室內寂靜的空氣。
王以哲快步走向門口,從通訊兵手里接過一封電報。
看標頭,是北大營發過來的。
他快速掃了一眼,隨后臉色劇變。
榮臻站在一旁,時刻盯著王以哲,見其面色不對,立刻上前:
“鼎芳,出什么事了?”
王以哲遲疑片刻,將電報緩緩遞了過去,用眼神示意兩側的衛兵把門關上。
“有軍隊出營了,打退了日軍第一波先遣隊。”
榮臻瞪大眼睛:“什么!”
隨后他快速掃視電報。
上面的文字很簡短,只有寥寥幾句話。
【茲電總指揮所,我部個別部隊違抗軍令,擅自出營,據前線消息,已悉數殲滅日軍先遣部隊!】
“啪!”
“誰下的命令!”
“你看看你手下的兵!”
榮臻一把將電報扣在桌上,指著王以哲的鼻子大吼道。
王以哲:“不是我,也不可能是趙參謀...興許...是個別軍隊私下出營,畢竟.......”
榮臻勃然大怒:“私下行動?不是已經下令全營戒嚴了嗎,怎么可能私下出營,獨立第7旅的憲兵是干什么吃的?”
聽見有人這么罵自己手下的士兵,王以哲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奈何自己理虧,也不辯解什么,就直挺挺的站在原地,一言不發。
發了一通火氣后,榮臻雙手叉腰,站在掛圖前:“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你去下令,立刻讓出營部隊迅速回營,事情還沒有到最壞的程度,只要...只要談判順利,一切都還可以挽回。”
王以哲應了一聲:“是!我這就去。”
榮臻:“等一下!
“先問清楚這支部隊的番號。”
王以哲點了點頭:“明白。”
榮臻:“他們的部隊主官是誰?我立即要把這些情況,全部上報給副總司令!”
“這...”王以哲想要阻攔,“副總司令想必此刻正在與日本方面交涉,這個時候去打擾,恐怕不太好吧......”
他已經能猜出是哪支部隊。
肯定是620團。
其他兩個團的團長此刻都和自己一樣,被日本關東軍困在奉天,只有620團團長王鐵漢留守營中,除了他以外,還能有誰。
至于營級部隊。
他根本沒往這方面想。
趙鎮藩不是草包,本身有點能耐,營長級別的軍官鬧事,肯定能鎮壓下去。
王以哲可能根本沒有想到。
王松干的事,已經遠超普通“鬧事”的范疇。
拒絕收槍,對峙憲兵,強沖哨卡......
在這種特殊時期,這里的任何一種罪名單拎,其分量都足以讓王松踏上刑場。
然而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一切趙鎮藩都其實都知道,但選擇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并沒有寫進電報中,當初在2營還在北大營內時,他已經聽到了消息,但幾經猶豫后,還是選擇了放任不管。
只在620團出營時,迫于上峰交代的任務,才出面象征性的阻攔一下,
可是又在匯點上避重就輕。
趙鎮藩所做的一切,其實都是有私心的。
他也想打日本人!
......
城外。
一道車燈劃破了夜色,王松坐在吉普車上,正在聽廖何清點剛才戰斗中獲得的戰利品。
這輛吉普車是王鐵漢送過來的。
“此戰我們聯合620團,一共殲滅了日軍198名,繳獲了步槍144支,子彈2萬多發,400多發手榴彈,還有兩挺歪把子。”、
王松皺眉:“怎么這么多?”
廖何:“王團長他們把所有的繳獲物資都留給了我們。”
王松恍然大悟。
王鐵漢真仁義啊!
雖然目前的東北軍并不像其他軍閥部隊那樣缺衣少糧,恨不得一發子彈掰成兩發,依托奉天兵工廠龐大的產能,幾乎每名士兵在訓練時,都能獲得充足的子彈供給。
平常都如此。
更不要說戰時了。
但王松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
出了北大營,可能就再也回不來了。
東北陷落之后,自己要么和張學良的東北軍一起退進關內,在長城一線駐扎,苦等虛無縹緲,幾乎等不來的反攻。
其實在穿越之前,王松也是個東北人。
對這片土地的情感,不弱于任何一名東北軍士兵。
如果可以的話,他恨不得提早幾年開始反攻。
再或者。
奉天陷落之后率領部隊一路向北,與各路抗日義勇軍匯合,在白山黑水間與日寇纏斗。
這兩條路無論是走哪一條,都不可能再像現在這樣,擁有充足的軍需補給。
因此必須開始節省。
免得到時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廖何:“營長,前方就是奉天,我們的偵察兵已經發現了日軍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