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鎏金七星釵
- 讓唐朝再次偉大
- 繞船明月
- 2587字
- 2025-08-06 12:32:53
李湛眾人到達東市時,也不過申時末。
即便烈日當空,大街上仍舊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商販的叫賣聲絡繹不絕,街邊攤食林立,熱油與酥餅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勾的人食欲大開。
郭采薇雖然年幼時曾跟隨父親逛過一次東市,但那已經屬于很久遠的記憶了,此番再度身臨,仍舊感覺到些許好奇。
比之更夸張的,則是初次觀摩長安城的李湛。
終于切身體會唐之‘盛世’的李湛,像是放開了逛小吃街一般,時不時竄到人家攤位前仔細觀察。
東市由于位置原因,西域胡商較之西市要少許多,這邊大多數為‘奢侈品’店鋪。諸如昂貴的綢緞織錦、香粉胭脂、金銀首飾與朱釵寶玉等等,隨處可以看到,幾乎每走幾步便有一家商鋪。
以東市為中心,附近的十幾個坊皆是富人區,住戶大多數為達官顯貴之人。比如位于東市東北方的入苑和興寧兩坊由于住過玄宗的十六位皇子,合并后統稱為‘十六王宅’。永嘉坊曾是睿宗第六女涼國公主的住所,崇寧坊里曾住過長寧公主與長孫無忌等權臣。
僅以此看,這些坊市多為朝中重臣與世家貴族子弟在長安落戶之地,消費能力不低。
路上的行人服飾皆華麗,除了偶爾幾名行人與小攤小販身著麻衣粗布之外。
李湛貴為皇帝,宮中府庫內藏有的稀世珍寶數不勝數,所以自然也失去了進店鋪逛一逛的心思。
他看似隨意逛街,卻有意無意地湊在攤位前詢問著。
對大唐目前的消費購買力有了個初步的判斷。
以一些做吃食的小販來說,他們每年大約能有三十四貫錢,這還是得益于手藝熟練且坐落于東市這種高消費繁華地段的原因。
若是放到西市或者坊內的坊曲間,可能會少那么四、五貫。
至于農戶,則要少許多,十幾貫至二十幾貫這個區間,視農作物與收成情況而定。
長安城內目前斗粟二十文,肉類三十文,斤鹽四十文錢。
由于大唐主要的幾個鹽產地反復叛亂以及運送食鹽的運河堵塞,鹽價自憲宗時期已經暴漲一倍。即便時常疏浚,對食鹽的價格影響依舊有限。
如今長安大多數平民百姓選擇‘淡食’,因食鹽攝入量急劇下降,不少人已經出現惡心、嘔吐與肌無力等癥狀。
這是典型的缺鈉引起的低鈉血癥。
所以李湛一路上看見的那些身著布衣的百姓們,皆是面黃肌瘦一副有氣無力的模樣。
心中忽然升起一股酸澀。
比起后世那太平盛世,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時代?
我,能改變它嗎?
李湛暗中將所看到的一切深深蝕刻于腦海之內,抑制鹽價成為當下政務處理中的當務之急。
長安鹽價居高不下,百姓都吃不起了,可這件事自己卻沒在奏章里看到有人提起過。
可見如今朝堂官員們,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哪里。
見李湛板著一張臉,面色帶有幾分冷峻,郭采薇悄聲問道:“郎君,可是有什么煩心事?”
“沒什么。”李湛長嘆一口氣,將臉上陰霾一掃而空,無奈苦笑道:“想起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無妨。”
當看到遠處某間排著隊的商鋪時,李湛好奇心大起,下意識拉起郭采薇的小手走了過去。
感受到自己柔荑被一雙大手包裹覆蓋,那緊貼的灼熱體溫傳導之下,郭采薇臉上又攀上了紅霞。
她嚶嚀一聲,嬌軀柔軟了幾分,任由李湛拉著她走了過去。
兩名身著男裝的人在大街上手拉著手并行,這引起了不少行人的注目好奇。
不過在看到郭采薇那張布滿紅暈的俏臉時,方才明白此子竟是女扮男裝。
走近一看,李湛方才發現,這竟是一家售賣女子釵飾的店鋪。想來在長安有一定名氣,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人上門前來搶購。
這些顧客多數為女子,她們穿著華麗但比之千金服飾要略遜一籌,一眼就能看出是一些豪門貴府里的丫鬟奴婢。
但由于店內擠滿了人,李湛一時間也看不清楚那些飾品的款式。
作為一名身具現代意識的青年,雖然沒約過會,但也知道和女生出門要有所謂的‘紳士禮儀’,買點小禮物是哄女生開心的最好辦法。
如今自己攜美游長安,也算是和郭采薇在約會吧?
思索了一番,李湛帶著郭采薇排在了人群后。
跟在身后的馬存亮和劉克明二人則是一愣,劉快步走上前來,悄聲問道:“郎君,要不要我將他們趕走?”
“我說過多少次了?”李湛有些不滿,這劉克明全然將出宮前的叮囑忘了個一干二凈,“出來以后,不要搞什么特權!你是一句話都沒記住!”
“呃,郎君恕罪,小的一時間給忘了。”
“老老實實警戒就好。”李湛目視前方,淡淡開口說道。
在排了約么一炷香的功夫,便進了店內。
各種鑲嵌有金銀珠玉的簪釵被整齊擺放在托盤內,琳瑯滿目,隱隱散發著一縷珠光寶氣。
郭采薇并不知道這是一間專賣女子釵飾的店鋪,直到隨著李湛走進來才看清,心中是驚喜萬分。
無意中看到身旁佳人那布滿飛霞的臉頰,李湛心中苦笑:這人是易羞體質么?怎么臉一直紅的和個猴屁股似得?
“看好哪個隨便挑。”
李湛大手一揮,淡淡開口說道。
屬實是過了一把神豪的癮。
郭采薇強忍住羞意,沒有做那番女兒姿態,只是推脫了幾句。見李湛一再堅持,便遂了他的意,認真挑選起來。
可是面對這數百支做工精美的寶釵,一時間也犯了難。
看到她有選擇困難癥,李湛輕輕一笑,指著一根鎏金鑲著數顆奶白色珍珠的釵子說道:“這根就不錯。”
郭采薇順著望去,也是美眸泛喜。
主要是陛下挑的,無論什么樣,她都喜歡。
這是恩寵。
“那就依郎君的意。”郭采薇糯糯說道。
李湛喚來店小二,指著釵子問道:“多少錢?”
“郎君您可真有眼光,一眼便相中了本店的鎮店之寶‘鎏金七星釵’,此釵售價五百七十貫,拒不談價。”
“這么貴?”李湛皺起眉頭,下意識脫口而出。
“此釵上的七顆珍珠皆來自南海,可是名貴的‘徑寸珠’。此珠上乘品質便可售賣一百余貫一顆,本釵雖然所用珍珠非上乘貨色,但品相也是極佳,并非尋常徑寸珠可比的。再加上這精美的鎏金工藝,即便在宮中那也是佳品!”
一番自吹自擂后,店小二明顯有些上頭,神情激昂。
李湛心里則是五味雜陳,店外面的百姓連鹽都吃不起,這里隨便一根釵子都售賣百貫以上。
讓他腦海中情不自禁浮出一首詩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悲劇。
店小二見李湛陷入沉思,還當是被價格嚇到了,問道:“郎君怎么說?再看看還是?”
“郎君,要不重新選一根吧,這也太......”郭采薇悄悄拉了一下李湛的袖袍,輕聲勸道。
“沒事,就這根吧,挺好看的。”李湛想了想,反正也是從私人小金庫掏錢,流轉來流轉去都一樣。
大盈庫雖然緊缺,但是這點錢還是有的。
“這根釵子我要了,但是錢沒帶那么多......”
“這個無妨,本店可派人將釵子送到郎君府上,屆時付清即可。”
李湛覺得有些麻煩,他不太想暴露自己的身份和行蹤。
直接拿走的話,對方定然也不會同意,可算是陷入了兩難之中。
此時若派人回宮去取的話,時間上又有些緊湊。
正猶豫時,身旁忽然傳來一道爽朗的聲音:“某為此郎君作保,明日來某府上取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