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李府密謀
- 讓唐朝再次偉大
- 繞船明月
- 2338字
- 2025-08-15 14:40:42
當李逢吉回到宅邸換回常服時,家中婢子來報有客到訪。
在問明來者身份后,他整理發冠的動作遲疑了片刻,還是吩咐下人將客人請到書房去。
洗漱了一番后,并未著急趕去,而是坐在床榻邊發了片刻呆。
等他慢悠悠到了書房時,屋內兩人已經等候多時,手里捧著茶盞寒暄聊著天。
“李相公可是讓雜家好等。”王守澄埋怨了一句,坐在木椅上并未起身。
另一人則是恭恭敬敬起身行了禮,語氣略顯謙卑:“下官見過李相公。”
李逢吉見到這人倒是冷哼一聲,語氣冷了幾分:“某當是誰,原來是江王府的長史崔鄲。”
崔鄲報以微笑。
“怎的?江王殿下想通了?”李逢吉話鋒一轉,咄咄逼人:“讓王樞密來給他說情了?”
崔鄲尷尬不已,只能訕訕笑了一聲。
王守澄拉拽了他一下衣袖,示意崔鄲坐下。
“李相公,你這不也沒找安王不是?”王守澄吹拂著手中熱茶,淡淡說道:“大家心里跟個明鏡似的,也沒必要故作玄虛。”
“王樞密,某就跟你直說吧。”李逢吉眉間浮現不爽與憂慮之色,在二人對面坐下,說道:“江王埋怨咱們當初臨陣變卦改擁立景王為太子,心中憤恨。即便某一再忍讓,可依舊不給好臉色。如此下去,怎讓某安心?”
王守澄愣了一下,心中清楚李逢吉是怕捧江王上位后,害怕對方秋后算賬。
對于盟友李逢吉忽然想要改立江王這件事,他既不反對,也不支持。
不反對的原因在于王守澄為人粗鄙,如今雖貴為樞密使執掌禁軍大權,可對于政治上的嗅覺不如李逢吉這只老狐貍那么敏銳。心中對于陛下的反常之舉也看不準,只道是疑神疑鬼。所以當李逢吉有了另立新君的小心思時,王守澄更多的是選擇了以不變應萬變,先觀察為主。
至于不支持,純是心中還念叨著入凌煙閣一事,他怕新君登基之后會撤銷掉此事,那便追悔莫及了。
畢竟不是每一任君王都能忍受宦官進凌煙閣這種荒唐事。
既然陛下提出了,自己沒理由不把握這個機會。
為此,終究選擇了沉默,打算走一步看一步。
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調動禁軍幫助李逢吉發動政變的。
長史崔鄲掛上一抹諂媚的笑容,解釋道:“李相公誤會了不是?殿下年紀尚小,心中有些怨氣也實屬正常。當初相公未給殿下提前說明,一聲不吭轉了立場,任憑誰也會生氣的,不是么?”
李逢吉收起臉上的冷意,未作言語。
對于崔鄲的說辭,他選擇只信一半。
王守澄暗中給崔鄲使了個眼色,示意對方先別說話,自己來。
堂堂一個樞密使,卻為區區一介王府長史當說客,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但沒辦法,誰讓自己私下收了江王不少好東西呢。
“李相公,不是雜家不相信你,這廢......”王守澄話說一半,壓低了聲音:“畢竟是大事,馬虎不得,一旦出了錯可是掉腦袋的活計。”
末了又補了一句:“至少,也得有個理由呢吧?”
李逢吉眉頭緊鎖,聲音嘶啞:“某當然知道這要掉腦袋!可陛下如今愈發不受控制,某心中危懼更甚。”
“陛下這不好好的?”王守澄自嘲笑道:“雜家看李相公屬實是多慮了,若陛下真如李相公心中擔憂那般,怎會提議讓雜家進那凌煙閣?又怎會整日紙醉金迷在溫柔鄉里?”
聽罷王守澄的話,李逢吉眉間苦色更濃郁了幾分。
他陷入沉思之中,手指不停地叩擊桌案。
半晌過后,緩緩說道:“正是因為昏庸,更應該改立江王才是。”
王守澄與崔鄲二人皆是驚疑出聲,默然不語靜待下文。
“皇帝垂拱而治,某手中的權力才能發揮作用,若整日沉迷于玩耍之中,朝堂荒廢,即便某身為宰輔,又有何用?陛下自登基以來,獨寵劉克明,難道王樞密就感受不到自己地位的威脅么?”
王守澄愕然,手中摩挲茶盞的動作停滯了片刻。
對方的話不無道理,一個太圣明的君主要不得,太昏庸的更要不得。只有一個每日勤于上朝,卻無能的皇帝才是李逢吉這種權臣最需要的。
很顯然,當今的陛下讓李逢吉很是不滿。
王守澄也很敏銳的捕捉到了李逢吉所擔憂的點。
一個極度貪玩的皇帝,是不可能轉變的。
如果轉變,那他之前荒唐的一切都是偽裝出來的!
歷史上有勵精圖治的明君后期昏聵無能的,卻還從未有過前期昏庸的天子后面變圣明的。
裝瘋賣傻糊弄權臣,暗中收回皇權的倒是不少。
想到這里,王守澄嘶地吸了口冷氣。
無論哪一個,都不是李逢吉所想要的。
故而在他看來,另立新君成了最優選。
李逢吉趁機又緩緩說道:“江王則不同,其生母蕭氏乃是蘭陵大族,不僅可為你我二人所用,在身份、禮法上也強過一個縣令之女吧?”
崔鄲臉上的神色是變了又變,他已經聽懂了李逢吉話中的潛在意思。
江王因為生母的身世問題,更容易受控。
即便其真的聰穎,有明治之心,也會受限于門閥士族,淪為世家與權臣的傀儡。
崔鄲有些陷入兩難處境之中,心中雖清楚江王真正的一面,可難免會升起幾分擔憂,憑殿下的實力,真的能搞定世家大族嗎?
那可是連太宗皇帝都需忌憚三分的存在。
將這個可怖念頭驅之腦外,崔鄲的心思清明了些許。
當務之急是推殿下登上那個位子,至于隨后成為傀儡帝君還是太宗再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相信以殿下的隱忍與精明,自己應該心中有譜。
思慮片刻后,崔鄲忍不住發聲附和道:“相公所言極是,憑借江王與世家大族的密切關系,相公今后在朝堂之上定能清洗掉李德裕殘余勢力,這也是不小的助力與江王殿下的誠意。”
有了崔鄲拋來的橄欖枝,李逢吉心中也是舒緩至極。
唯獨王守澄尚處在憂慮之中,始終下不了決心。
“某知道王樞密在猶豫什么,不如這樣,等王樞密榮登凌煙閣之后,便動手?”李逢吉笑瞇瞇地又給出一個建議:“或者讓江王殿下給你個承諾,它日登基后也重啟凌煙閣,且保王樞密進閣。”
崔鄲熱切地看向王守澄,并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
意思再明顯不過,這事對于江王來說是個小意思,你只管點頭答應就是。
王守澄還是覺得,更穩妥一些為好,躊躇了好半天才緩緩說道:“不如再等幾日,等那凌煙閣建完后,雜家就配合李相公行事。不過在此之前,李相公應做好一切籌備。”
“對了。”他看向崔鄲,認真說道:“江王必須保證隨后不把雜家踢出凌煙閣才是。”
語氣寡淡,其中威脅意味卻尤為明顯。
崔鄲毫不猶豫地重重點頭。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