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青樓飲酒論治國
- 讓唐朝再次偉大
- 繞船明月
- 2451字
- 2025-08-07 08:40:11
“明年的考試準備的如何了?”
李湛品了一口酒,味道寡淡,和白水區別不大。
令狐绹愣了一下,回道:“回陛下的話,草民時常與幾名至交好友談經論史,常常聊至半夜,對于五經早已熟記于心,登科進士勢在必得!”
“坐。”李湛努了努下巴,示意令狐绹坐下。
“謝陛下厚愛!”
令狐绹伏地稽首謝恩后,小心翼翼地上了榻。
“宮外稱呼我為郎君即可,懂?”
“明白,明白。”
“不要搞那么多繁瑣禮節,隨意一些。”
“好,好。”
令狐绹說不上來此刻內心的真實想法,他只知道自己又惶恐又興奮。
“古有‘青梅煮酒論英雄’,那我便效仿一下,來個‘青樓飲酒論治國’吧。”李湛說完,驀然笑出聲來。
令狐绹不知道自己該賠笑還是嚴肅一些,因為任憑他想破腦袋,也無法將青樓和治國聯想到一起。
下意識看了一眼立在身旁盯著自己的馬存亮,見對方板著一張臉,自己只得訕訕笑了幾聲。
“那我且考考你。”
“郎君您說。”
“目前長安城內鹽價飆升,若命你穩定鹽價,應當如何做?”
令狐绹聽罷,面現思索之色。
李湛微微一笑,轉過頭去欣賞歌舞,任由他一個人沉思。
關于控制鹽價,在來云想樓的路上,李湛便思索過。
他當時甚至想過將食鹽放開,任由民間資本參與,進行私有化。
可這個念頭轉瞬即逝,立馬被拋出腦海。
雖然放開經營可以短時間內抑制飆升的鹽價,促進民間資本競爭與發展,但弊端很明顯,會加速地方鹽販子私人武裝割據,相當于養出無數個新‘藩鎮’來。
如今遇到令狐绹,一個能協助宣宗開創大中之治的能臣,那不如借此機會好好考一考對方。
看看是否真的有真才實學。
臺上舞女一曲舞罷,云想樓內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與喝彩聲。
砰——
懸掛在一樓的銅鑼驀然敲響,這意味著有貴客進行了打賞。
現在時候尚早,樓內宴飲的賓客并不多,還未到正兒八經的高峰期,但絲毫沒有冷場,依舊有人愿意一擲千金捧場。
也正是這聲銅鑼的銳響,讓令狐绹腦海中有了一絲靈感。
隨后如葫蘆倒酒一般,將心中想法娓娓道來。
在令狐绹的構思下,食鹽依舊由朝廷掌控,只不過在劉宴改革的《榷鹽法》上再進一步細化。
首先是食鹽運轉模式的改革,代宗年間鹽法經劉宴改革后,形成了‘民制、官收、商運、商銷’,初施行時有效抑制了當時飛漲的鹽價,但隨著官府直接壟斷以及腐敗滋生的干擾,這一套體系已經失效。
現在迫切需要重新梳理流程,恢復這一模式。
其中在生產端,也就是官府從民辦鹽場收鹽這一環節,需要穩定回收價格,避免壓榨剝削導致的鹽場破產。
其次,放開運輸、倉儲與銷售環節,節省成本之外,允許民間資本通過鹽引等方式獲得售賣食鹽的資格。官府在其中僅參與監督鹽價和質量,不做多干擾。
此為重塑鹽法。
第二,則是開源。
鼓勵民間開設新的鹽場,進行競爭。其中,除了傳統的海鹽與池鹽外,政府應鼓勵民眾開發井鹽與巖鹽,并傳授相應的開采與煉制技術。
這可以有效降低鹽戶入門的門檻,短時間內快速提升全國鹽產量,由產量來抑制鹽價。
第三,則為渠道。
鹽價的很大影響因素為運輸成本與藩鎮克扣,江淮的鹽途徑陸路運抵長安,經各地節度使克扣后,成本陡然上升,想賣便宜些顯然不可能也不合理。
那么開辟新的運鹽道路便已是燃眉之急。
但運河常因極端天氣而阻塞亦或者干涸,無法成為穩定的運輸渠道,那么想要保障食鹽能夠源源不斷依靠運河運到長安和洛陽,那興修水利便是重中之重。
此為大工程也需要數年時間甚至不停地維護,但投入慢效果好,一本萬利。
在令狐绹看來,很有必要。
運河不僅可以保障糧食和鹽鐵等必要物品流入,對于沿河周邊的城鎮也存在著商業發展等看不見的隱形效益。
在這一點上,李湛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畢竟身處后世,常聽的一句話便是‘要想富,先修路’。
至于第四點,令狐绹提出了一個可以暫時應用的穩妥辦法,詔安。
招安那些私鹽販子,給予他們一定的朝廷特惠,讓其手中掌握的私鹽暫時流入兩都,從而達到快速抑制鹽價的效果。
在這一建議中,令狐绹發表了一些細節,比如發放小的鹽引、收取較低的鹽稅來促使私鹽販子手中的食鹽快速流入市場,避免對方與官鹽形成惡性漲價循環,也就是壓倉。
但同樣的,短期來看沒什么問題,長久以往下去,會造成鹽引泛濫,治理困難。
后期對市場和官鹽造成不小的沖擊,所以要慎用。
至于后面第五點,因為當下局勢不太適合,令狐绹只是寥寥提了一嘴。
比如地方節度使的鹽利專權收回,盡可能降低沿途克扣等等。
但由于目前中央對地方藩鎮缺少實控權,顯然不太現實,即便發出去,誰會聽?誰又會照做呢?
李湛聽完他的長篇大論,也陷入沉思當中。
倒不是令狐绹的意見不妥,而是有太多可以細化的細節。
對方短短片刻功夫便能構思出完整的鹽價抑制方案,可見能力非同尋常,怪不得能被宣宗賞識坐上宰相,甚至一當就是數十年。
沒點真才實干坐不穩的。
要知道同期競爭的都是能人,白敏中之流。
在令狐绹的構思中,李湛發現了可以切入的點,比如成立專屬食鹽的部門,進行監督與規范管理。
再比如,按著鹽引的路子,發放專屬于食鹽的‘特許經營執照’。
按照后世隸屬于中央和國家的企業公司,成立大唐鹽業公司等等。
有太多太多可以操作的點,抑制鹽價倒是成了改革進行的第一步,是個很好的契機。
“不錯,你的思路和方案沒什么問題。”
李湛夸贊了一句。
令狐绹眸子一亮,欣喜的便要行禮,卻被喝止住了。
他顫抖著說道:“多謝郎君賞識!”
李湛舉起酒杯微微一笑,說道:“滿飲此杯。”
令狐绹不敢怠慢,急忙端起桌上的酒杯,跟著說道:“令狐滿飲此杯,以謝圣意!”
一飲而盡,滔天的酒意強行壓住了激動的心情。
李湛心中也是高興,令狐绹的方案可以說拿去施行也沒什么問題,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回去還需要和竇易直等人商量一下。
想到這里,他也萌生出了一絲換相的想法。
如今的兩位同平章事形同虛設,事事都需要看李逢吉的臉色,一點自主意見都沒有,還不如回家養老。
可是換相并非一件易事,如今有攝冢宰李逢吉的存在,多半換上來的人也是隸屬于牛黨。
李湛心中暗想,等李德裕白居易二人回到長安,說什么也得把李德裕先推上去。
不然兩位同平章事都是牛黨之人也太難受了,不行就再加一名,無論如何也得平衡一下兩黨,不能一家獨大。
想要推李德裕上位,那就必須在其趕回長安前,想辦法拔掉李逢吉的一顆利齒。
王守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