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兵臨城下
- 我的師母,不能說的秘密
- 逢人之墓
- 1621字
- 2025-08-06 06:37:17
民國十一年的秋,風里帶著股鐵銹味。
鄰縣的軍閥部隊開進了城,領頭的姓趙,據說原是北洋軍里的營長,戰敗后帶著殘兵流竄,仗著手里有槍,在縣城里橫著走。
消息傳到小院時,林硯正在鐵匠鋪給犁頭淬火。通紅的鐵塊浸進冷水,“滋啦”一聲冒起白煙,像極了他此刻的心情。
“林師傅,快跑吧!”隔壁賣豆腐的王嬸慌慌張張跑進來,手里還攥著塊沒賣完的豆腐,“趙營長的人在街口抓人呢,說要征壯丁去修炮樓!”
林硯沒動,只是把淬好的犁頭放在鐵砧上,聲音沉得像鐵塊:“修炮樓?我看是搶東西吧。”
話音剛落,外面就傳來“哐當”一聲——是繡坊的門板被踹開了。
林硯抄起手邊的鐵錘就往外沖,看見兩個穿灰布軍裝的士兵正把蘇晚的繡架往馬車上搬,嘴里罵罵咧咧:“趙營長說了,這繡坊的料子好,正好給太太做新衣裳!”
蘇晚攔在馬車前,手里緊緊攥著塊剛繡好的薔薇帕子,臉色發白卻不肯讓:“這是我的營生,你們不能搶!”
“老虔婆,找死!”一個士兵揚手就要打她,手腕卻被林硯一把攥住。
“放開她。”林硯的指節捏得發白,鐵錘在手里轉了個圈,“東西留下,人滾。”
士兵們見他一身鐵匠鋪的腱子肉,手里還拎著鐵錘,氣焰矮了半截,卻仍嘴硬:“你知道我們是誰的人嗎?趙營長……”
“我管你是誰的人。”林硯把鐵錘往地上一頓,青石板裂了道縫,“再不走,這錘子可不長眼。”
士兵們對視一眼,罵罵咧咧地松了手,臨走前撂下句:“你等著!”
蘇晚撲過來拉住林硯的胳膊,指尖冰涼:“別跟他們硬來,他們有槍。”
林硯回頭看她,看見她鬢角的碎發被風吹得亂了,眼里的恐慌像根針,扎得他心口疼。他伸手把她的頭發別到耳后,聲音放軟了些:“別怕,有我在。”
傍晚,念初從學堂回來,書包里藏著張油印的傳單,上面印著“反對強征,保衛家園”。
“先生說,趙營長的人不僅搶東西,還抓了城西的王大叔去當壯丁,他家里還有個吃奶的娃。”念初的眼睛紅紅的,“娘,小師弟,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
林硯沒說話,只是把鐵匠鋪的門閂插得更緊了。蘇晚摸著念初的書包,忽然抬頭看他:“要不……我們把鐵匠鋪的鐵器藏起來?他們要是來征軍器,就說沒貨。”
“藏不住。”林硯搖頭,“他們要是鐵了心要,翻遍全城也能找著。”他頓了頓,看著院里那棵老槐樹,“我倒有個法子。”
第二天一早,趙營長的副官果然來了,帶著兩個士兵,腰里別著槍,站在鐵匠鋪門口,下巴抬得老高:“趙營長有令,三天內,交出二十把砍刀、十副馬鞍,少一樣,燒了你這破鋪子!”
林硯點頭哈腰地應著:“長官放心,一定辦妥當!只是……小人這鋪子小,材料不夠,能不能請長官通融通融,讓弟兄們幫著找點鐵料?”
副官不耐煩地揮揮手:“找什么找?城門口那堆廢鐵,拿去用!”
林硯謝了又謝,等副官走了,臉上的笑瞬間沒了。他轉身對蘇晚說:“你去繡坊盯著,我去城門口。”
蘇晚知道他要做什么——城門口的廢鐵堆里,埋著街坊們偷偷藏起來的農具,他是想把那些鐵料打成“不合格”的砍刀,刃口看著鋒利,實則一砍就卷。
“小心點。”她往他懷里塞了個窩頭,“別跟他們起沖突。”
林硯接過窩頭,捏了捏她的手:“晚上給我留碗熱湯。”
他剛走到街口,就看見個穿白大褂的女人蹲在墻根下,正給一個被士兵推搡受傷的老頭包扎傷口。女人的頭發剪得短短的,露出光潔的額頭,動作利落,聲音卻很柔:“大爺,忍忍,這藥消炎。”
是縣里新來的西醫,姓白,叫白靈,聽說在省城的醫校讀過書,上個月才開了家小診所。
林硯沒停腳,剛要走,就聽見白靈喊他:“林師傅,等一下。”
他回過頭,看見白靈站起來,手里拿著瓶紅藥水:“昨天在繡坊門口,謝謝你。”她指了指他手背上的擦傷——是昨天攥士兵手腕時被指甲劃的。
林硯愣了一下,才想起這回事,擺擺手:“舉手之勞。”
“亂世里,舉手之勞也難得。”白靈把紅藥水遞給他,眼里帶著點笑意,“趙營長的人不好惹,林師傅多保重。”
林硯接過藥水瓶,指尖碰了碰她的,涼絲絲的。他沒再說什么,轉身往城門口走,風里那股鐵銹味,好像更濃了。
老槐樹下,蘇晚站在繡坊門口,看著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手里的薔薇帕子,被攥得發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