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自取其辱
- 重生1979:女兒國國王想收我
- 蟹老板的蟹黃堡9
- 2001字
- 2025-08-14 21:26:24
“李春明同志,作為文字工作者,我們都深知創作的不易。每一部作品都凝結著作者的心血,猶如十月懷胎孕育的生命。”
“作為編輯,我們更應該以審慎的態度對待每一份來稿,切不可因一時疏忽或所謂的面子問題,就草率地對作品妄下論斷。畢竟,我們的筆不僅關乎文字的命運,更牽動著創作者的心。”
這番話在會議室里回蕩,王建軍表面上一副大義凌然的模樣,心里卻翻涌著復雜的情緒。
雖然李春明自我介紹時輕描淡寫,但‘李春明’這三個字,他不是頭一天知道。
入職那天,人事科的幾位職工一邊給他辦理著手續,一邊閑聊道:‘李同志的文章真是篇篇精彩,讓人欲罷不能’、‘可不嘛,文藝科這次可算挖到寶了’。
作為同行,各大報刊雜志的頭版文章他自然不會漏過。
但那些評價,他始終難以認同。
李春明在《收獲》發表《牧馬人》,他也在《滄州文藝》刊登《痛失吾愛》;李春明在《國家青年報》發表《斗牛》,他同樣在《涿州日報》上刊載《守望人》。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他從不覺得自己的作品遜色,只是缺少賞識的伯樂罷了。
最令他難以釋懷的是今天的經歷,同為新進編輯,待遇卻天壤之別。
他必須跟著老編輯學習,李春明卻能直接上手。
從組長到老同志,人人都對李春明和顏悅色,對他卻視若無睹。
此刻,看著李春明飛快地批改著投稿,王建軍握筆的手不自覺地收緊。
那行云流水般的動作在他眼里,分明就是在老同志面前賣弄炫耀。
今天遭遇的種種挫敗感,此刻都化作了對李春明更深的不滿。
李春明抬眼瞥了瞥王建軍那副忿忿不平的模樣,嘴角不由得浮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這種自命不凡的年輕人,他見得多了。
眼里的嫉妒藏都藏不住,偏還要擺出一副清高樣子。
擱在從前,他連個眼神都懶得給,社會遲早會教會這種人什么叫天高地厚。
不過現在嘛...
李春明慢條斯理地合上手中的稿件,指尖在桌面上輕輕點了點。
既然手頭的活兒都忙完了,他也不介意讓這位心高氣傲的‘同行’明白,什么叫夜郎自大,什么叫眼高手低。
畢竟,有些道理,光靠社會毒打來教,未免太慢了些。
小樹不修不直溜、人不修理梗啾啾。
為了同事的健康發展,他不介意受點累!
李春明微微挑眉,嘴角噙著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眼神卻帶著幾分玩味。
他慢悠悠地開口,語氣溫和卻帶著不容忽視的鋒芒:“王建軍同志這么關心我的工作進度,真是讓人受寵若驚啊。不過我這人有個毛病——向來只聽得進強者的建議。”
王建軍臉色一滯,隨即梗著脖子道:“你這話什么意思?我好心提醒你認真審稿,你還擺起架子來了?”
“哦?那不如請王編輯指教指教,這篇稿子該怎么改才夠‘認真’?”
說著,李春明隨手抽出了一份剛剛改完的稿件往前一推。
會議室里的空氣瞬間凝固。
新入職的幾個年輕編輯偷偷交換著眼色,心里直打鼓:‘好家伙,這才入職第一天就杠上了?’
幾個老編輯眼神中帶著笑意互相看了一眼。
不過,并沒有人上前勸架。
就連胡志成這位組長,在自己組員鬧矛盾也只是端著茶杯作壁上觀。
王建軍這小子確實是個可造之材,年紀輕輕就能在地方刊物上發表作品,算得上是塊璞玉。
可就是太順風順水了,這才來了半天,就能感覺到他那股子傲氣都快頂到天花板去了。
讓李春明給他上上課,殺殺他的銳氣。
王建軍騎虎難下,硬著頭皮拿起那份被批改得密密麻麻的稿件。
越看越是心驚,那些語法運用之精妙,那些修改意見之老辣,很多都是他聞所未聞的。
不得不承認,經李春明這么一改,原本平平無奇的手稿頓時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不可能...”
他咬著牙又抓起另一份稿子,結果越看越是心驚肉跳。
心里那點不服氣早就被震得七零八落,可嘴上還是不肯服軟,支支吾吾:“你...你這不過是...”
“不過是什么?”
李春明好整以暇地靠在椅背上,指尖輕輕敲著桌面:“王編輯要是指教不出個所以然來,那我可要懷疑,某些人是不是光會耍嘴皮子?”
王建軍整張臉漲得通紅,張了張嘴,卻連句完整的話都憋不出來。
“怎么?”
李春明突然站起身,居高臨下地俯視著他:“王編輯不是要教我怎么審稿嗎?我洗耳恭聽呢。”
辦公室里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建軍身上。
這個方才還趾高氣揚的年輕人,此刻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
胡志成輕輕咳嗽一聲,正要開口打圓場,卻見李春明忽然展顏一笑,那劍拔弩張的氣勢瞬間消散于無形。
“開個玩笑而已,王編輯別往心里去。”
李春明隨手將桌上的稿件整理好,語氣輕松得仿佛剛才的針鋒相對從未發生過:“咱們都是新人,互相學習嘛。”
他這一收一放間行云流水,既給了王建軍臺階下,又不著痕跡地化解了尷尬。
胡志成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眼中閃過一絲贊許:‘這小子,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
王建軍愣在原地,臉上的紅潮還未褪盡。
他張了張嘴,最終只憋出一句:“...謝謝指教。”
聲音雖小,但那股子不服輸的倔勁兒明顯弱了幾分。
辦公室里緊繃的氣氛頓時緩和下來。
幾個老編輯相視一笑,心照不宣地繼續各自的工作。
新人們也松了口氣,只是再看向李春明時,眼神里多了幾分敬畏。
胡志成抿了口茶,暗自點頭。
這把刀磨得正好,既挫了銳氣,又留了體面。
看來往后文藝科的編輯工作,會越來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