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以生產拒批判,巧獻方案
- 四合院:從鉗工到巨富
- 海十三郎
- 2169字
- 2025-08-24 10:27:00
學習會上被林磊反將一軍,劉海中憋了一肚子邪火無處發泄,臉黑得像鍋底,好幾天在院里看見林磊都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但林磊根本不在意,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那個臨時起意、卻必須立刻付諸實施的“技術攻關”項目上。
他深知,這不僅僅是為了堵劉海中的嘴,更是為自己打造一道堅實的護身符。在這個風聲鶴唳的時刻,沒有什么比“提高生產”更能站得住腳的理由了。
他選擇的突破口,是車間里常年批量生產的一種常見齒輪部件。這種齒輪加工工序繁瑣,尤其是齒坯的固定和找正,非常耗時,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整體效率。
連續幾個晚上,他泡在車間里(現在他有充足的理由留下加班),利用那幾臺暫時停用的精密設備進行測量和分析,結合系統灌輸的夾具設計原理和前世的一些模糊記憶,瘋狂地進行著計算和草圖繪制。
【消耗10點情緒值,兌換《機床夾具設計基礎》一小時深度閱讀權限。】
【消耗5點情緒值,小幅提升專注力與計算效率。】
系統能量再次派上用場,化作靈感和思路,流淌在他的筆尖。
終于,在幾天后,一份雖然字跡略顯潦草、但數據詳實、圖文并茂的技術方案草圖完成了。他并沒有設計什么驚世駭俗的東西,而是一個結構相對簡單、卻非常巧妙的快換夾具方案。
這個夾具的核心思路是利用一套偏心輪和定位銷的組合,實現齒坯的快速夾緊和初步定位,將原本需要反復敲打、百分表找正的裝夾時間,縮短百分之七十以上!同時,因為定位更準確,次品率也能有所下降。
方案完成后,他沒有立刻上交,而是先找到了車間里一位以手藝好、為人也相對正派著稱的八級老鉗工——錢師傅。這位錢師傅平時不太參與是非,但對技術極為癡迷。
林磊態度謙遜地將方案草稿遞給錢師傅:“錢師傅,打擾您。我琢磨了個齒輪裝夾的小玩意兒,畫了個草圖,心里沒底,想請您這位老前輩給把把關,看看有沒有啥根本性的錯誤,或者能改進的地方。”
錢師傅有些意外地接過草圖,起初并沒太在意,一個學徒工能琢磨出啥?但當他戴上老花鏡,仔細看了幾眼后,神色逐漸變得凝重和專注起來。
“咦?這個偏心輪聯動設計…有點意思…”他手指點著圖紙,喃喃自語,“省去了螺旋壓板…用定位銷限位…嗯…雖然粗糙了點,但思路是通的!確實能省不少事!”
他越看越投入,甚至拿出自己的計算尺比劃了幾下,最后抬起頭,看著林磊,眼神里充滿了驚訝和贊賞:“小子,這真是你自己想的?”
“瞎琢磨的,很多地方還不成熟,就怕不符合實際。”林磊保持低調。
“好!好啊!”錢師傅難得地露出了笑容,“肯動腦子!是塊搞技術的料!這方案沒啥大毛病,細節上再打磨一下,絕對能用!能大大提高效率!”
有了錢師傅的初步認可,林磊心里有了底。他立刻趁熱打鐵,將方案重新謄抄工整,附上簡單的效益測算(節省工時、降低廢品率),然后在一次車間生產協調會結束后,當著車間主任、技術員以及幾位老師傅(包括臉色不善的劉海中)的面,將方案正式提交了上去。
“李主任,張技術員,各位師傅,”林磊語氣誠懇,姿態放得很低,“這是我根據上次學習會精神,思考的關于如何提高齒輪生產效率的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我設計了這么一個快換夾具的初步方案,請各位領導老師傅批評指正。如果有一點點可行之處,我愿意利用一切業余時間,把它做出來,試試效果。”
他沒有提劉海中,沒有提批判,只提“學習會精神”和“提高生產”。
李主任正愁最近氣氛壓抑影響生產,看到有具體的技術改進方案,還是林磊這個“福將”提出的,頓時大感興趣,接過方案仔細看了起來。
技術員小張也湊過來看,一邊看一邊點頭:“這個思路…確實巧妙!理論上完全可行!”
幾位老師傅傳閱著,大多也表示認可,尤其是錢師傅,還主動補充了幾句優點。
劉海中伸著脖子也想看,但又拉不下臉,只能陰陽怪氣地嘟囔:“花里胡哨…別是中看不中用…”
李主任沒理他,看完方案,又聽到技術員和老師傅們的肯定,當即拍板:“好!林磊同志這個方案很好!切實體現了抓革命促生產的精神!我看可以試!這樣,林磊,我給你批條子,你需要什么材料、零件,去庫房領!再讓錢師傅和張技術員幫你把關!盡快把樣品做出來!”
“謝謝主任!謝謝錢師傅、張技術員!我一定努力!”林磊立刻表態。
于是,一場原本可能指向他的批判風波,就這樣被他巧妙地轉化為一項得到官方支持的技術攻關任務。
接下來的日子,林磊名正言順地泡在了車間里。領材料、加工零件、組裝調試…有錢師傅的偶爾指點和技術員的協助,進展頗為順利。
劉海中幾次想找茬,但看到林磊確實是在忙活正經的生產改進,而且有主任的支持,也只能干瞪眼,無處下嘴。
【負面情緒+15(來自劉海中的憋悶與嫉妒)】
【認可+10,期待+5(來自車間主任與技術員)】
幾天后,一個看起來有些粗糙但結構完整的快換夾具樣品,出現在了林磊的工作臺上。
首次測試,效果驚人!
更換一個齒坯的裝夾時間,從原來的平均三分多鐘,縮短到了不到一分鐘!而且因為定位準確,加工出的第一個齒輪件,精度完全達標!
圍觀的錢師傅和技術員都忍不住叫好。李主任聞訊趕來,親眼看到效果后,更是大喜過望!
“太好了!林磊!你又立了一功!這東西要是推廣開,咱們車間齒輪加工效率能提升一大截!”李主任興奮地拍著林磊的肩膀。
很快,車間決定先小范圍推廣試用幾個工位。
林磊以生產拒批判的策略,大獲成功。
他不僅安然度過了這次危機,更進一步鞏固了自己“技術革新能手”的形象,將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牢牢鎖定在了“生產”這個安全區內。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那場愈演愈烈的風暴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