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當渾濁成為常態,清醒便成了一種罪
- 華娛:煤二代的文藝人生
- 白衣過川
- 4214字
- 2025-08-30 23:52:44
蘇牧和司徒兆鐓三人分別的時候,時間已經是當天傍晚了,中途還特意蹭了頓飯。
不過這次倒不是司徒老師買的單,而是謝曉景專門請的客,說是要給他好好補補,剪輯把人都“減”瘦了。
但蘇牧卻絲毫看不出自己哪里瘦了,或許這就是傳說中———
長輩覺得你瘦了?
等蘇牧離開時,后期錄音、配音的事情已經敲定了,會找錄音系的大三學生們幫忙,到時候他也可以選擇親自參入。
至于他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把今天想到的那些劇情整理出來加進短片,拍攝資金由三位老師私底下共同贊助,大概五千多塊錢。
這次蘇牧倒沒矯情,大方收下,因為短片越優秀才越能幫到三位老師,不過其恩情,他卻牢牢記在了心底。
需要重新補拍的鏡頭并不多,重點就第一幕開頭那段劇情,所以蘇牧并沒喊太多人,只是和攝影系的孫凡等人簡單說了一下。
然后又打電話聯系了一下劉群頭,找了些群演就開始補拍了。
可能是因為之前磨合的不錯,這次前后大概只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就全部搞定了,過程出奇的順利。
等將相關鏡頭導入短片完成剪輯,蘇牧便帶著剪好的短片找到了配音室,打電話通知了之前便已經找好的錄音系學生。
本以為幾個小時時間就能輕松搞定的,結果發現這是個麻煩事,主要是模擬那種現場環境的聲響,就比如電影最開頭那里的街坊鄰居打招呼聲和商販叫喊聲。
原片的錄音效果雖然能聽,但卻不能用,不僅非常嘈雜,而且還有弦外音,有時候群演的聲音,甚至還蓋過了主演的聲音。
這怎么能行?
所以只能重新錄制。
要是成熟配音師的話,這么點事,可能半天就弄好了。
但問題是和蘇牧配合的全是學生,這就有些麻煩了。
索性整部短片像這樣的場景并不多,僅僅只有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大概花了一下午+半晚上時間就全部搞定了。
回家好好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蘇牧就帶著制作好的完整版《44路公交車》膠卷再次找上了司徒老師。
剪輯實驗室。
“現在你還覺得我之前說的那些話,夸大其詞嗎?”
電視中的短片緩緩結束,司徒兆鐓這次到沒挑刺,而是滿臉惡趣味的望著蘇牧,活脫脫一副老頑童的模樣。
蘇牧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點頭:
“不覺得了?!?
因為在來之前,他就和孫凡聊過這問題,當他說到自己所表達的意思是,時代發展下的人性變遷,而不是鄉村和城市之間的人性對比時,孫凡那滿臉恍然大悟的樣子,他就知道司徒老師是對的。
攝影師高材生尚且如此,就更別提看到這部影片的普通觀眾們了,絕對會因為時間跨度問題被誤導。
細節決定成敗。
不管在哪一行,都是至理名言。
看著蘇牧一臉受教的模樣,司徒兆鐓也收起了臉上的戲謔,叮囑道:
“你有能力也有想法,基礎也很牢固,算是我這些年見到過天賦最好的學生,身上唯一欠缺的,可能也就是準確將自己想要傳遞的思想給完整表達出來的經驗,所以才會犯這種錯誤,不過犯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加以改正,不斷積累經驗,希望你能夠記住老師今天說過的話………”
“老師放心,我會謹記的。”
蘇牧鄭重的點點頭。
因為他知道司徒老師對自己的殷切期盼,以及那話語中的關心和鼓勵,所以很痛快地給出承諾。
而且這問題,他自己也發現了。
系統導演模擬,雖然教會了他導演、攝影等諸多本領,但卻沒有提升他的思維,所以哪怕他腦海中有很多好點子,也無法準確的將其表達出來。
就像是空有一身精妙絕倫的招式,卻沒有能發揮出這些招式原有威力的內力一樣,這就只能靠不斷積累了。
不過好在他馬上就可以徹底解鎖系統,通過專業課程訓練來縮短積累時間,這么看系統好像也不是一無是處,蘇牧平生第一次對那人工智障產生了些許認同。
司徒兆鐓滿意的笑了笑,轉而看向那早已黑屏的電視,說道:
“短片我看完了,很優秀,之前提到的那些細節你處理的都很好,就我個人而言,已經沒什么可修改的地方了。
等下拷貝一份給我拿去給院領導們看看成色,好申報今年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再晚時間可能就來不及了?!?
“好的,老師。”
蘇牧再次點點頭。
雖然這事之前就商量好了,還得到了謝曉景和楊林兩位老師的認同,畢竟他們導演系沉浸太久了,也是時候告訴其他系,誰才是學院真正的老大了。
但他心中還是忍不住激動,畢竟那可是戛納國際電影節啊,看看陳大導一部《霸王別姬》吃了多少年老本,就知道這電影節在中國電影界的地位了。
要是能拿個獎,他這不得起飛??!
再次檢查一遍短片沒發現什么遺漏后,蘇牧將短片重新拷貝一份交給司徒老師,拿著膠片便離開了剪輯實驗室。
路上寒風習習,也驅不散他內心的火熱,澎湃到了極點,不由自主掏出了手機,想要找個人傾訴,但想了想,最終還是忍住了,萬事切忌半場開香檳。
不過短片完成剪輯、配音的事,倒是可以透露出去了。
他可沒忘記自己之前的承諾,首先便撥通了顏丹晨的電話。
“叮鈴鈴———”
急促的鈴聲響起,不一會兒電話接通,一道熟悉的聲音傳出:
“蘇牧?”
“是我。”
聽到這聲音,不知道為什么蘇牧原本躁動的心突然平靜了下來。
“有什么事嗎?”
女孩聲音有些疑惑。
“就是想告訴你一下,《44路公交車》已經完成后期制作了?!?
“這么快?你現在在哪兒呢?”女孩的聲音透著驚訝,還夾在這一股歡喜,她很早就想看看這部短片了。
“正準備去教學樓放映廳的路上。”
“好的,我馬上到。”
電話匆匆掛斷,蘇牧又挨個給孫凡等人打去了電話,這都是當初約好的,短片后期完成后要第一時間通知他們。
找到值日老師拿到放映廳鑰匙,蘇牧打開門就開始調試放映廳的設備。
大概5分鐘過后,放映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身穿黑色長款羽絨服的顏丹晨推門而入。
聽到動靜的蘇牧抬頭與女孩四目相對,熱情的招了招手:
“快進來吧,學姐?!?
因為窗簾隔絕了大部分光線的緣故,放映廳略顯漆黑,女孩動作有些遲疑,但最終還是走了進去,疑惑的問道:
“就咱們兩個?”
“當然不是,剛剛我已經打電話通知孫學長和羅學長他們了?!?
聽到這話,女孩先是松了口氣,但不知為何內心卻有股莫名的失落,剛想說些什么,就聽到放映廳外傳來一陣嘈雜,隨后孫凡、羅攀等人推開虛掩的大門走了進來。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按理說本該讓人多想,但兩人相隔十萬八千里的距離,卻是容不得孫凡等人想歪,好奇地問道:
“顏學姐也是來看電影的?”
“嗯嗯?!?
女孩笑著點點頭,隨意找了個位置坐下,緊接著一大群人魚貫而入,直到把放映廳坐的滿滿當當,能來的基本上都來了。
清點了一下人數沒發現什么遺漏后,蘇牧提著公文包走到了放映機前,很快,短片《44路公交車》開始播放。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
充滿時代特色的音樂緩緩響起,畫面慢慢亮起,還是那熟悉的破舊老街,依舊洶涌的人潮,但出現在鏡頭中央的人卻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紅衣女子,而是一位素衣女子,懷中正抱著一位穿著紅色衣服,扎著丸子頭,正左顧右盼的可愛小女孩。
觀影者紛紛望向蘇牧,眼中滿是疑惑,我們當初拍過這一段嗎?
但蘇牧并沒開口解釋什么,而是給了大家一個稍安毋躁,繼續往下看的眼神。
劇情繼續往下。
街坊鄰居熱情的與兩人打著招呼,言語間帶著欽佩和敬意,穿著紅色衣服的小女孩很好奇,為什么大家會這么熱情?
素衣女子笑著解釋了一句,小女孩童真無邪的聲音隨之響起:
“我長大了也要為人民服務………”
緊接著鏡頭一轉,也就到了大家所熟悉的高腳架摔倒的情節,用一個手部特寫鏡頭,正式引出短片女主角。
到這里大家也反應過來了,之前那位扎著丸子頭的紅衣女孩,就是如今扶住高腳架,說出“就叫我LF吧”的女司機,她用行動踐行了自己小時候說過的話。
…………
“臥槽,流弊啊!雖然之前我一直覺得這劇本非常優秀,但剪輯出來的效果,卻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好。”
15分鐘后,短片結束,孫凡興奮的站起身給出了自己的驚嘆。
哪怕之前蘇牧就和他說過自己這部影片主要表達的思想,但如今看到成片,他還是忍不住感慨,在他看來,影片開頭那一段劇情的改編簡直是神來之筆,直接讓整部影片的內核,發生了升華。
原本被受人尊敬的素衣女子,變成了同樣受人歡迎的紅衣女司機。
這代表著什么?
時間的流逝,時代的更替,舊時代和新時代突然有了明確的界限,使得整個故事脈絡一下子就變得通順起來?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這只是表層,該情節真正要表明的應該是———
傳承!
優良品質是能夠傳承下來的,但為什么越來越多人變冷漠?
因為社會風氣變了。
這讓孫凡突然想到了訊兒哥之前說過的一句話,當渾濁成為常態,清醒便是一種罪,相應的當冷漠成為常態,善良便成了一種罪,所以女司機死了。
冷漠的世界容不下她這個異類。
想到這兒,孫凡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但隨之而來心中又產生了一個疑惑,這真特么是大二學生能拍出來的短片?
“我之前一直以為這就是個講述人性冷漠的悲慘故事,原來是我膚淺了,蘇導,牛逼,我算是徹底服了?!?
羅攀作為拿著攝影機一路拍下來的人,他自然看過《44路公交車》的劇本,也知道蘇牧所有修改的地方。
但卻沒想到自己只看到了第一層,到現在才算是揭開了故事的真面目。
表面上這故事是在諷刺人性冷漠,但實際上卻在說時代發展下的人性變遷,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沒有人情味了。
以小見大,環環相扣。
他從來沒有看過這么精彩的短片,簡直讓人無可挑剔。
特別是最后男青年乘坐私家車,到達大巴車墜崖的地點時,給出的那個遠景鏡頭,簡直是諷刺至極!
遠處高樓林立,大巴車卻墜毀在了即將到站的時候,路上停滿了車,但到處都是看熱鬧的人,但他們眼中對沒有生命逝去的遺憾,有的只是麻木,是嘲弄,是冷漠………
這說明了什么?
女司機的悲慘遭遇并沒有給他們帶去任何啟發和教訓,反而是將其當成了飯后談資,依舊麻木冷漠。
這樣再去看男主角最后那莫名一笑,就不再是簡單的慶幸和無奈了,還有對社會風氣病態的嘲諷。
社會風氣本不該是這樣!
隨即羅攀望向蘇牧的眼神滿是火熱,還有一些懷疑人生。
這特么真的是大二學生?
其他系的同學雖然賞析水平弱一點,但也看得出來這是一部極佳的短片,大概知道這部影片在講什么,或多或少得到了些許啟發,從而被這影片所打動。
隨后現場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望向了蘇牧,充滿審視、震驚、難以置信、羞愧………各種情緒。
原劇本他們在場所有人都看過,很清楚,那劇本只是一個很簡單,但卻讓人印象很深刻的悲劇故事。
當時他們還認為蘇牧貿然改劇本,是在破壞故事劇情,增加拍攝難度,現在看來這哪里是在破壞,明明是在增強故事內核,硬生生將整個故事拔高了到了一個新高度。
用一場人性冷漠造成的悲劇,揭示了一種病態的時代發展現象。
“蘇牧,這短片真是你拍的?”
“不是我?!?
蘇牧輕輕搖了搖頭。
眾人愕然,緊接著就聽見一道堅定的聲音在耳邊炸響。
“這是我們一起拍的!”
話音剛落,一股成就感突然涌上了在場所有人的心頭,整個放映廳隨之響起熱烈掌聲,經久不衰。
這短片……
是他們共同努力拍出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