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意外的軍隊
- 漢末:陛下何故造反?
- 有道長言
- 2005字
- 2025-08-15 22:08:28
夜色四合,半空的硝煙和低垂的灰白云影混雜一處,將地面軍卒閃著幽光的甲胄映得斑駁昏黑。
屋內,劉渙正在翻閱案卷,忽而聽到帳外猛然傳來一陣軍卒來往的踩踏聲,緊接著便是一片馬匹的嘶鳴之聲。
“你們快去為鑾駕套上馬匹,動作快點!”
趙綏緊張的聲音在屋外響起,下一秒,便見他腳步匆匆,不等稟報便開門而入。
門開的剎那,此起彼伏的火光映入劉渙眼中,卻見幾個宮人背著行囊,匆匆忙忙的來回奔走,而不遠處,營中的軍卒已經開始集結部隊,似乎是準備迎敵。
趙綏反手又將門關上,接著快步走至左側,從木柜中翻出一些厚實衣物以及一件上好的絮衣(漢朝一種用絲,麻原料做面料加絮里的甲衣)
“絮衣穿在外面。”
眼見趙綏熟練的為自己套上絮衣和一些其他的厚實衣袍,動作迅速,再結合方才他透過門開剎那看到的畫面,劉渙瞬間猜想到。
恐怕是李,郭二人率軍夜襲營寨。
“營外馬蹄聲四起,很有可能是叛軍夜襲營寨。”
趙綏果然這般說著,他在為劉渙換上那件絮衣后,又在最外一層披了一件天子衣袍。
雖是逃難,但天子排面不能丟,人心本就渙散,若是再見天子狼狽出逃,更會擊垮本就搖搖欲墜的軍心。
“董將軍已經組織軍隊準備迎敵,又派了輕騎出寨試探虛實,我已經命人準備好了鑾駕,如果真的是李傕,郭汜二人率軍夜襲,則會由董將軍在后抵御,我等先行起駕。”
起駕?
劉渙眉心跳了跳。
恐怕說成逃難都不為過。
趙綏跟隨東遷以來,諸如今晚這類的突發事故已經經歷了不下十次,最慌的時候甚至連袍冠都顧不上,只穿了一件里衣便慌忙擁帝逃難,次數一多,甚至還找出了些許緊急應對之法來。
時值寒冬,夜里又冷,這次“起駕”好歹有時間穿上厚實的衣物,比起前幾次來說,還算好一些。
“不必怕,有董承斷后,我等只需先行。”
念及劉渙第一次經歷眼下這種場景,趙綏怕劉渙被嚇住,便想要言語寬慰幾句。
“另外興義將軍楊奉已經去秘召白波軍前來救駕,算算時日,也該到了,你………”
趙綏話還未說完,卻見劉渙忽而一震,似乎是想起了什么,急忙轉身,從左側拿了一個木箱,匆忙將桌案上擺放的案卷盡數裝入其中。
當年蕭何入咸陽,其他將領們都爭先奔向儲藏的倉庫,去瓜分金帛財物,唯獨蕭何先將法律詔令以及各種圖書文獻收藏起來,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而因先前弘農之戰王師大敗,已經導致一部分圖書文獻以及皇室詔令落入李傕,郭汜手中,眼下如果敵軍真的夜半偷襲,這些官員升遷記錄絕不能再落入敵軍手中。
更何況。
他還沒背完啊!
趙綏見劉渙動作迅速的收拾著擺在桌上的案卷,先愣了片刻,而后很快反應了過來,忙上前走近,幫著劉渙一起收拾案卷。
“報!”
二人正收拾案卷之時,忽聽屋外傳來一聲稟報聲。
劉渙動作一頓,眼神示意左側的趙綏,后者會意,輕咳一聲后向前打開了屋門。
只見一軍卒抱拳跪地,稟報道:“董將軍特命小的前來稟報,方才并不是李,郭賊軍襲寨,而是興義將軍率領的援軍白波軍前來救駕,目前已至營寨之外,正在安頓。”
援軍!
楊奉還真將白波軍召來護駕了!
趙綏大喜過望,又問道:“董將軍呢?”
那軍卒如實回答:“董將軍已經率軍相迎于寨口,本來按照舊制,援軍首領李樂,胡才,韓暹以及匈奴王去卑應當即刻拜見天子,但將軍顧念到夜色已晚,不欲打擾圣駕,便想著明日一早再召開正式集會。”
軍卒說罷,拱手道:“還請將軍通傳給陛下,小的得了圣諭后好回去向董將軍復命。”
趙綏此刻正被援軍到來的喜悅沖擊著頭腦,未曾多想,應下后復又進屋,將方才軍卒之話簡單說了一遍。
可當趙綏將董承為不打擾皇帝休息而打算讓眾將領明日再行參拜之禮告知劉渙后,卻遭到了后者的否定。
“這怎么可行。”
知道已無危險,劉渙順手脫下自己身上的絮衣,道:“援軍連夜趕路,星馳救駕,本就是大功,怎能以休息之名不予召見。”
趙綏聽罷,卻有些不以為意。
“天子有難,白波軍本就理應救駕,何況他們原先是黃巾余部,被朝廷招降后才就此歸順,你今夜若是召見他們,豈不是多給了白波軍顏面?”
說罷,趙綏還將木箱中的案卷依次拿出,囑咐道:“你且安心繼續翻看,外面的事交給董承處理就是。”
安心?
劉渙眉頭皺成川字。
如果是在尋常也就罷了。
可趙綏不看看眼下他們身處何地?又處于何種境地?
李傕,郭汜率領數萬軍隊在后面窮追不舍,天下各個勢力卻大多擁兵自重,從旁觀望。
在此之前,王師已遭多次大敗,公車也早已殘破不堪,守備力量極其弱小,白波軍雖然屬性雜,此次前來救駕的眾首領也各有目的,但就目前來說,倒是比天下那些以各種理由推辭以保全實力的各方勢力要好上許多。
“今夜一定要召見白波軍,若等到明日,恐失人心。”
劉渙態度堅決。
“李樂等人有救駕之功,這是天下其他勢力所未做到的,他人不想救駕,或者說還在觀望,如果今夜不即刻召見李樂等人,此事一旦傳了出去,不但讓白波軍心生不滿,更會澆滅了其他地方勢力救駕的決心。”
“就以眼下情形,孰輕孰重,先生應該分得清楚。”
趙綏聽罷,略顯詫異。
目光落到那件被劉渙脫下的絮衣上,沉思片刻后,倒也覺得有些道理。
………
營寨外,火光通天,白波軍正在營寨旁不遠處安營扎寨,整頓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