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登之圍
- 西域與匈奴
- 洪劉華
- 2298字
- 2025-08-03 09:09:27
第2章 白登之圍
提起韓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會想到淮陰侯韓信。不過出生在同一個時代的還有另一個韓信,他們名字相同,命運軌跡也相似。
韓王信同樣名為韓信,只是為了區別所以被稱為韓王信。相較于韓信而言,韓王信雖然沒有像韓信一樣出名,但他的戰績同樣不容小覷。
韓王信是原來韓襄王的庶出孫子,據史書記載,韓王信身高八尺五寸(約1.96米),勇武過人。秦末追隨項梁、劉邦,助其收復韓地,因功被封為韓王。
但秦滅六國之后,他便失去了往日的榮華富貴。面對六國紛紛復出,項梁立韓成為王,項梁戰死后韓成投奔楚懷王。直到劉邦帶兵進攻陽城,韓王信遇到張良才登上秦末的歷史舞臺,他被任命為韓國將軍,追隨劉邦從南路進軍,并跟隨他入關滅秦。
項羽西入關中滅秦之后,大封天下十八路諸侯,韓成求取韓王之位被項羽拒絕,最后被項羽廢黜并殺害,改封鄭昌為韓王。之后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東進,漢二年,韓王信奉命攻略韓國故地,并擊滅、擒獲鄭昌。
楚漢戰爭中,韓王信對劉邦中心耿耿,他鎮守成皋、滎陽,牽制楚軍主力,為劉邦勝利提供戰略支撐。
公元前202年,劉邦正式稱帝,建立漢朝。劉邦正式封韓王信為韓王,最初封地在潁川。
盡管劉邦兌現了當初許下的承諾,但劉邦還是害怕韓王信會威脅漢朝的穩定,在建國次年,便將韓王信的封地改到了太原以北,表面防胡,實為"以異姓制異姓"。太原郡轄14縣,但60%土地為匈奴控制區,形同流放。
韓王信隨后上書表示為了更好抵御匈奴,請求建都馬邑,劉邦同意了。
高祖六年秋,冒頓起兵來侵,竟將馬邑圍住。韓王信遣人向高祖求救,高祖立即發兵。韓王信恐漢兵路遠救應不及,又屢次遣使到冒頓軍中求和。
劉邦對此極為不滿,并懷疑此次軍事行動的失敗,完全是因為韓王信與匈奴勾結,于是暗中謀劃對策,準備除掉韓王信。
劉邦的猜忌與匈奴頻繁侵擾使韓王信陷入兩難:漢軍救援遲緩,匈奴攻勢猛烈,韓王信多次求和反遭猜忌。
公元前201年,匈奴冒頓率軍圍攻馬邑,韓王信戰敗后投降,獻城并聯合匈奴反漢。此舉引發劉邦親征,雙方在銅鞮、晉陽激戰,韓王信敗逃匈奴。
韓王信的叛變成為白登之圍的導火索。公元前200年冬,劉邦親率32萬大軍攻打匈奴并準備平定韓王信,劉邦開始打得很順利,很快就擊潰了韓王信的軍隊,對陣匈奴也是連連勝利,可是當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時,卻被冒頓單于率領的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在白登山上,并且派大兵分扎在各個路口截住漢兵后援。高祖登上山頭向四面眺望,只見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
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和將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被圍了3天后,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時,陳平忽然又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閼氏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扎營,經常和閼氏一起騎馬進進出出,淺笑低語情深意篤。心想冒頓雖然能出奇制勝,但也不免被婦人所惑,于是派遣使臣乘霧下山,然后悄悄走進閼氏帳篷,向她獻上許多金銀珠寶,另外取出一幅圖畫,說是請閼氏轉給冒頓單于。
閼氏一見黃金珠寶,立即目眩心迷愛不釋手,再打開圖畫,只見畫上繪著一個絕色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道:“這幅美人圖是干什么用的?”
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說:“漢帝被圍愿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把國中第一美人獻給單于。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閼氏憤怒地說。“這個用不著,趕快拿回去吧!”
漢使說:“漢帝也是事出無奈;如果您能幫我們解圍,我們自然不會再把美人獻給單于了。”閼氏說:“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
閼氏將圖畫交給使者后,回到后營就對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漢朝幾十萬大軍正在前來救援,恐怕明天就要到了。如果漢兵與救兵內外夾攻,我們以后就不能共享安樂了。”
閼氏說完淚如雨下,單于將信將疑,可是又怕閼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撤兵走了。陳平用此妙計讓匈奴退兵,劉邦一場大難消失于無形。
白登之圍后,韓王信在邊境更加活躍,柴武將軍奉命平定韓王信,經過一番惡戰,韓王信大敗虧輸,被柴武斬于軍中。
韓王信死了,但匈奴仍不斷襲擊漢軍,高祖便召關內侯劉敬議事。劉敬道:“天下初定士卒久勞,若再興師遠征實非易事,這匈奴不是武力所能征服的。”高祖道:“不用武力,難道可用文教么?”劉敬又道:“冒頓單于弒父自立,性若豺狼,怎能與談仁義?為今之計,只有想出一條久遠的計策使他子孫臣服,方可無虞;但恐陛下未肯照行。”高祖道:“果有良策使他子孫臣服,還有何說!你可以明白告訴我。”劉敬便說道:“要想匈奴臣服,只有和親一策,魯元公主是當今大漢的唯一公主,如果把她嫁給冒頓并給與豐厚的嫁妝,冒頓肯定喜出望外,以后公主所生的男孩就是匈奴王子。冒頓活著的時候是你的女婿,冒頓死后你的外孫便成為匈奴的首領。外孫當然不會敵視外祖父,幾代人傳下來,匈奴人就是您的后代了。
劉邦一聽很有道理。他送一個女兒給匈奴,到時可以得到整個匈奴,這個真是一本萬利的買賣,于是他立即決定將魯元公主嫁給冒頓單于。
他把自己的決定告訴呂后,呂后一聽大驚道:“妾惟有一子一女相依終身,奈何欲將女兒棄諸塞外配做番奴?況且女兒已經許嫁趙王,陛下身為天子,難道可以食言嗎?妾不敢從命!”說到此處,那淚珠兒瑩瑩墜下,弄得高祖說不下去,只好付諸一嘆。
過了一宵,呂后恐高祖變計,忙令太史擇吉把公主嫁與張敖。好在張敖朝賀未歸,趁便做了新郎。高祖無可奈何,只好聽她所為,良辰一屆立即成婚,兩口兒恩愛纏綿,留都數日后便拜辭帝后回國去了。
但高祖意在和親,不能為此中止,于是從宮中選了一個宮女,詐稱公主嫁給冒頓單于。
漢匈和親,漢朝皇帝名義上算是匈奴單于的岳父,可是漢朝送出公主的同時,還要送給匈奴豐厚的嫁妝,直白地說就是又送女人又送錢,然后換來兩國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