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貳師將軍

  • 西域與匈奴
  • 洪劉華
  • 2855字
  • 2025-08-03 09:09:27

第10章 貳師將軍

卻說張騫出使西域,溝通了漢與西域的往來。當時西域有數十小國受匈奴的奴役,不堪其苦。張騫通西域后,他們才知道東方有一個漢帝國,不僅疆土廣大,國家強盛,而且有高度的文化,十分富裕,便紛紛到漢朝來朝拜,進貢方物,推尊漢朝,自愿依附,以擺脫匈奴的役使。漢武帝也有意向他們展示國威,對來朝拜的使者隆重接待,酒池肉林,筵宴豐盛,還賞賜許多金銀綢緞,并讓他們參觀各個倉庫豐富的積蓄,長安街市的繁華,觀看精彩的角抵百戲。使者們都為大漢國力的強大,財富之豐裕,文化之異彩而驚駭奇異,感嘆叫絕。由此來朝的國家更多,使者往來不絕于道。

其中有個大宛國,有人口三十萬,軍隊六萬,自認為距離大漢帝國很遠,中間又隔著一個廣大的沙漠,其間草木不生,河流絕少,渺無人煙,行旅尚且困難,大軍更無法通過,所以獨不派使者朝漢。而出使大宛的使者卻又回來報告說:“大宛有好馬,大宛王毋寡把它們藏在貳師城,不肯獻給漢使。”再圣明的帝王都有聲色犬馬之好,周穆王有八駿,唐太宗有六駿。漢武帝也最喜歡馬。于是鑄金為馬,并加千金,使壯士車令等齊往大宛,愿易貳師城寶馬。

車令等奉命到了大宛,傳達武帝之言,宛王與其大臣會議此事。原來大宛與漢交通有年,多有中國之物,見了金馬并不稀罕,于是彼此商議道:“漢離我國甚遠,中經鹽水,若繞道北行,則有匈奴為寇;南行又乏水草,且無人居,往往絕食。漢使每來一行數百人,常因饑餓死者過半,大兵豈能到此?況貳師馬乃我國寶馬,不可輕易與人。”遂辭絕使者。使者見事不成空自往來,不由大怒。當著宛國大臣的面將金馬椎成碎屑,攜之而去。大宛國覺得漢使砸爛金馬是對大宛的侮辱,于是就讓東邊的郁成王半路攔截漢使,并且搶了財物殺了漢使。有幾個從人幸得逃脫,回國報知武帝。武帝大怒,便拜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教他往貳師城取馬。

李廣利率領將士出玉門,經鹽澤,沿途統是沙磧,共長一千三百里,草木不生,水又咸苦不可飲。且四望漫漫,并無一定道路,漢兵忍不住饑渴,往往倒斃,及抵郁成,李廣利點檢人馬只余數千,且都疲乏饑餓面無人色。郁成王聞信閉城拒守。李廣利揮兵攻城,城中出兵迎擊。漢兵雖拚死力斗,究竟食少勢孤不能取勝,又折傷了一半人馬。

李廣利乘夜悄悄退去,又經過許多跋涉方到敦煌。往來行了二年,生還之人不過十之一二。李廣利使人上書武帝,備言路遠乏食,兵士不苦戰斗但苦饑餓,現在人少不足破宛,請暫罷兵,等添發軍隊后再行前往。

武帝征宛滿擬指日成功,誰知李廣利反請罷休,不由動起怒來,于是遣使遮住玉門關,傳諭李廣利如有一人敢入此關,立即斬首!

李廣利奉到此諭,沒奈何留駐敦煌靜待后命。

這期間還發生了一起改變李廣利家族勢力的大事情,當時李廣利的兄弟李季“奸”亂后宮,被漢武帝下令族滅。李廣利因為正在攻打大宛未歸,沒有受到李季牽連。

漢武帝決計向宛添兵,大赦罪犯,盡發各地惡少悉數當兵,佐以沿邊馬隊,共得騎卒六萬,步卒七萬,備足餉械,接濟貳師將軍。又發天下七科謫戍使他運糧。并派出都尉兩員,一號執馬,一號驅馬,待攻破大宛后牽馬歸來。李廣利既得大兵當然再往,經過郁成城時本擬一擊泄恨,但恐宛人日久備厚,不如直攻宛都,于是繞出郁成,前進到宛都貴山城。

宛人不知掘井,城中并無井水,皆由城外作溝引取流水入城。李廣利既到城下,便將水源引向它流。城中絕了水源,人心已覺驚惶。漢兵又圍攻四十余日,竟將外城攻破,并擒得宛國勇將煎靡。

宛人失去外城,越覺焦急,于是貴官們相與私謀道:“漢朝之所以來攻打大宛,是因為我們的國王毋寡隱藏了好馬,而且殺害了漢朝使者。如果殺掉國王毋寡并拿出好馬,漢軍之圍當可解脫;萬一漢將不從,我等再背城一戰,死亦未遲。”大眾都贊成,于是攻殺宛王毋寡,梟取首級持至漢營,面見李廣利道:“宛人未敢輕漢,咎在宛王一人,今已奉獻王首,請將軍勿再攻城。宛人當盡出良馬任君擇取,且愿供給軍糧。如將軍不允,宛人將盡殺良馬與您決一死戰!”李廣利立即聚集諸將議道:“聽說宛城中新獲漢人,已知穿井之法,城中不患無水,且蓄積糧食很多。我兵此來已取得毋寡首級,不如趁此講和。”諸將都說可以,李廣利便許宛人約和。宛人盡將良馬獻出,并送來許多食物。漢兵擇取良馬數十匹,中等以下之馬三千余匹,又立昧察為宛王,然后退師。

郁成王十分倔強,非但不肯服漢,反截殺漢軍校尉王申生。李廣利便令上官桀引兵攻入城中。郁成王乘亂逃出奔投康居。康居聽說漢已破宛,于是將郁成王斬首持報李廣利。上官桀追及大軍一同回國。

李廣利人品極差,私吞士兵糧餉,動輒對下屬棍棒伺候,很多人不是豪邁地戰死,而是凄慘地餓死、冤死。等到進入玉門關,部眾不滿二萬人,馬不過千余匹。

不過李廣利因為是李夫人的弟弟,漢武帝封他為海西侯。食邑八千戶。上官桀等均有封賞,漢武帝對此說了句著名的話:“犯漢者,雖遠必誅!”西域各國從此規規矩矩,再也不敢摸老虎屁股。

武帝因宛馬雄壯,比烏孫馬為良,乃改稱烏孫馬為西極馬,獨名宛馬為天馬。

宛馬與它馬不同之處在于汗血。汗血者,汗從前博小孔中流出如血。此種馬能日行千里,為世所貴,后來便稱之為汗血寶馬。

總計李廣利出征大宛,先后勞兵十余萬,歷時四年,結果只得了數十匹良馬。后人有詩嘆道:

十萬兵殘天馬來,

玉門關外貳師回;

冤魂載道愁云結,

天子禽荒劇可哀。

卻說有個河南新野人名叫暴利長,犯罪充邊,一日偶從渥洼水邊經過,遠遠望見一群野馬來到河下飲水。暴利長注目觀看,內中有一馬生得雄姿逸態矯健異常。暴利長從來不曾見過此馬。心想若是將他獻于天子,定蒙賞鑒,不止免罪且可邀賞。暴利長正在沉思,只見此馬飲畢飛馳而去,其疾如風,眾馬都趕它不上,暴利長悵望良久方才歸去。

到了次日,暴利長照常在田中作工,回想昨日所見心中不舍,于是又來到河邊等候,希望再與此馬相遇。不消片刻,此馬果然又隨同群馬到來,一連候了數日都是如此。暴利長忽然悟到一法,塑起一個泥人與自己身材相似,舁置水旁,并將絡頭絆索放入泥人手中讓它持著。群馬到來望見泥人且前且卻,但因泥人毫無舉動,便仍到原處飲水,徐徐引去。暴利長乃將泥人搬去,自己裝做泥人模樣,手持絡頭絆索呆立水濱。群馬怎知暴利長詭計?仍到原處飲水。暴利長手足未動,眼光卻覷定那匹好馬,待它飲水之際飛步上前,先將絆索絆住后腳,那馬出其不意吃了一驚,轉過頭來便走,這時群馬也都驚散。暴利長死命執定絆索,任憑那馬拖在地上亂滾,只是不放。那馬被絆索勒住后足不能狂奔。諸人見暴利長得手急忙趕到,七手八腳套上絡頭,,好不容易才將此馬制伏,歡歡喜喜牽了回來。

暴利長決定將它獻與天子。又想道:“我若據實說出來由,不過是匹野馬有何奇特,必須夸大其辭才顯得神異。暴利長遂向地方官報告,說此馬產在渥洼水中,不時上岸吃草被他看見,設法捕獲后奉獻天子。地方官據情奏聞武帝,并派人送馬來京。武帝性好良馬,見此馬果然神駿信以為實,遂命收在御廄好生喂養。此馬生得膘肥體大,日行千里夜跑八百。人們都說它是傳說中的天馬。后人有詩贊曰:

沙山神池有渥洼,

九天落下一月牙。

若等草綠三千次,

渥洼池中出天馬。

暴利長擒馬有功自然免罪,另外還得到不少好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柱县| 永年县| 商河县| 娄底市| 沽源县| 东平县| 原阳县| 京山县| 青海省| 车致| 元江| 兴和县| 通榆县| 阿尔山市| 怀柔区| 西贡区| 临漳县| 曲阳县| 侯马市| 邮箱| 揭西县| 吉首市| 大安市| 米脂县| 比如县| 嘉兴市| 历史| 神池县| 庆元县| 河东区| 新郑市| 九龙坡区| 北宁市| 女性| 连江县| 巴青县| 白银市| 西贡区| 台州市| 富川| 郎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