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白正在臨時租住的涇縣老宅里整理資料,桌上的澄心堂紙試驗品鋪了滿桌。窗外雨聲淅瀝,打在青瓦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第三十七次試驗,還是不行。“他捏起一張剛剛曬干的紙坯,對著燈光看了看,紙面纖維分布不均勻,輕輕一抖就發出脆響。“周老師傅說的沒錯,現在的河水堿性太強,破壞了檀皮的膠質...“
突然,門鈴響了。
他皺了皺眉。這處住所只有周硯青知道,但老人說好明天才來。透過貓眼,他看到門外站著個渾身濕透的快遞員,懷里抱著個包裹嚴實的紙箱。
“沈先生?您的加急件。“快遞員遞過一個防水袋裝著的簽收單,“寄件人只寫了'金陵故人',保價五萬,您驗驗貨?“
沈墨白的手指一頓。金陵?南京的古稱。他仔細檢查包裹——普通牛皮紙包裝,但封口處貼著張泛黃的宣紙條,上面用毛筆寫著“戊戌年霜降封“。正是他在殘卷暗記中看到的日期!
剪刀劃開膠帶的瞬間,一股混合著檀香和霉味的氣息撲面而來。箱子里靜靜躺著三張泛黃的宣紙,每張都對折成古籍裝幀用的“經折裝“,外面裹著層半透明的桑皮紙。
“這是...“他戴好手套輕輕展開,紙張觸手柔韌得不可思議。第一張紙右上角鈐著枚朱紅印章:金陵云錦研究所樣紙庫,1943.10。
雨水順著屋檐滴落在石階上,沈墨白把臺燈調到最亮。這些紙明顯被特殊處理過——對著光能看到紙漿里均勻分布著極細的銀色纖維。
“蠶絲?“他取了些纖維樣本放在便攜顯微鏡下,“不...比普通蠶絲更透亮...“
手機突然震動。是蘇綾發來的消息:“聽說你收到我奶奶的'嫁妝'了?“緊接著又是一條:“別亂動!那紙里有機關!“
他還沒回復,視頻通話請求就跳了出來。屏幕那頭的蘇綾扎著高馬尾,背景是布滿彩色絲線的云錦織機:“你手邊有鑷子和紫光燈嗎?把第三張紙對著光源斜45度角看。“
他照做了。在紫外線照射下,紙張中央漸漸顯現出幾排金色的點狀痕跡。
“果然!“蘇綾眼睛發亮,“這是云錦作坊的秘傳標記法。我奶奶 wartime用金箔代替絲線,在紙里'織'了摩斯密碼!“
沈墨白小心地用鑷子撥開紙層,金箔細如發絲,排列方式確實像極了經緯交錯的織紋。蘇綾邊破譯邊念:“經...緯...春...秋...后面這個符號...“她突然噤聲。
“怎么?“
“是云錦博物館的平面圖標記。“她的聲音忽然緊繃,“地下二層修復室,坐標點正好對著明代龍袍的龍眼位置。“
深夜一點,沈墨白正在整理數據,突然聽到院墻傳來“咔嗒“輕響。他立刻熄滅臺燈,從抽屜摸出強光手電。
后窗的竹簾微微晃動。借著月光,他看到窗臺上多了個濕漉漉的腳印——比常人的腳小得多,像是兒童或者...穿著特制軟底鞋的成年人。
手機屏幕亮起,周硯青的短信:“有人打聽你住處,小心。“幾乎同時,前門傳來金屬刮擦聲。
他迅速把三張秘紙藏進《天工開物》仿制本的封底夾層,剛合上書,玻璃碎裂聲就從書房傳來!
黑影掠過書架。沈墨白抄起桌上的硯臺砸向電閘,房間瞬間陷入黑暗。他屏息躲在博古架后,聽到來人的呼吸聲越來越近...
“砰!“
屋頂突然塌下一塊瓦片,雨水傾瀉而下。黑影顯然沒料到這出,腳下一滑。沈墨白趁機撲上去,卻只扯下半截衣袖——布料入手冰涼,竟是某種金屬纖維織物。
院外汽車引擎轟鳴而去。他喘著氣打開燈,發現被扯下的袖口內側繡著行小字:“平成七年京都織物研究所“。
凌晨三點,暴雨漸歇。沈墨白檢查完所有物品,發現只有蘇綾祖母的包裹被翻動過,但奇怪的是,對方似乎對真正的密碼部分毫無興趣。
“他們到底在找什么...“他揉著太陽穴,目光落在包裹的填充物上——那些看似普通的碎紙條在臺燈下泛著詭異的金屬光澤。
用放大鏡細看,碎紙里竟然也摻著金線!這些金線排列成古怪的符號,像是某種...織機的紋樣設計圖?
手機突然亮起。蘇綾發來張黑白老照片:1943年的云錦作坊里,年輕女子站在織機旁,手里捧著同樣的澄心堂紙。照片背面寫著:“經天緯地,繡虎雕龍“。
最后一條消息讓沈墨白脊背發涼:“剛查到,奶奶這批特制紙當年共做三十張。你手上是三張,博物館存檔五張,剩下二十二張...1945年隨一艘叫'天工號'的貨船神秘沉沒。“
窗外,第一縷晨光穿透云層。他凝視著桌上拼湊出的金線圖案,忽然意識到——這根本不是織機紋樣。
而是一幅精細的...沉船坐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