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紙壽千年
- 千年手澤
- 萱氧
- 1279字
- 2025-08-01 16:27:00
沈墨白用鑷子夾起那片泛黃的殘頁,對著日光燈輕輕轉動。紙面在強光下透出細密的纖維紋路,像是一張古老的蛛網。
“這不對勁……”他皺眉,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實驗臺。
助理小林湊過來,推了推眼鏡:“沈老師,檢測報告出來了,纖維成分確實是檀皮和沙田稻草,但金屬含量異常高。”
“多高?”
“比正常北宋澄心堂紙高出三倍。”小林指著屏幕上的光譜圖,“尤其是鋅和銅——這紙里摻了東西。”
沈墨白瞇起眼。北宋的紙匠可不會往紙漿里加金屬粉,除非……
他抓起手機,撥通了那個存了三年卻從未打過的號碼。
電話那頭傳來沙啞的嗓音,帶著濃重的皖南口音:“哪個?”
“周師傅,我是故宮的沈墨白。”
“哦,修書的。”對方哼了一聲,“有事?”
沈墨白把手機夾在耳邊,同時將殘頁放到電子顯微鏡下:“我手上有張紙,簾紋寬度0.9厘米,但纖維排列方式不像宋紙。”
電話那頭突然沉默。幾秒后,周硯青的聲音陡然緊繃:“你從哪搞到的?”
“《天工開物》殘卷夾層。”
“放屁!”老頭突然暴怒,“北宋哪來的《天工開物》?那書是明朝的!”
沈墨白嘴角微揚:“我沒說這是北宋的書,只說紙是北宋的——您怎么知道我看的不是明朝裱褙的宋紙?”
電話那頭傳來茶杯重重放下的聲音。周硯青壓低嗓子:“……拍張簾紋照片發我。”
掛斷電話,沈墨白拉開抽屜,取出一個老舊的竹編工具箱。這是祖父留下的,他從來只當是念想,沒仔細翻過。
箱子里整齊排列著馬蹄刀、骨針、鬃刷,每一件都磨得發亮。他掀開底層的軟墊,指尖突然觸到一塊硬物——
一張對折的宣紙,邊緣已經泛黃脆裂。
他呼吸一滯。紙上是祖父工整的小楷:
>**“戊戌年霜降,星芒現,紙脈斷。”**
落款日期是1958年。
“星芒……”沈墨白喃喃重復。他猛地抬頭,看向顯微鏡下的殘頁——那些金屬顆粒在鏡頭下閃著微光,排列成詭異的放射狀,像極了……
“像星星。”小林突然說。
故宮文保科技部的燈亮到凌晨兩點。
沈墨白把歷代紙樣檔案翻了個底朝天,最后停在一頁標著“抗戰時期遺失”的登記表上:
**“涇縣周氏制‘星芒紙’十刀,1943年遭日軍劫掠,現存世三刀。”**
旁邊還附了張模糊的黑白照片:幾個日本軍官站在成堆的紙捆前,其中一人手里拿著張透光的紙,紙面隱約有放射狀紋路。
“找到了!”小林突然喊,“您看這個!”
他指向另一份1953年的檢測報告:**“星芒紙含隕鐵粉末,遇強光顯現星圖紋樣。”**
沈墨白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您去哪?”
“紙庫——現在就去。”
地下一層的恒溫紙庫里,沈墨白用紫外線燈照射那些號稱“星芒紙”的樣本。前三張毫無反應,第四張在燈光下突然浮現出細密的銀色紋路——
那是一片殘缺的星圖,和他祖父紙條上的日期完全吻合。
回辦公室時,門鎖有被撬過的痕跡。
沈墨白猛地剎住腳步,示意小林別出聲。他輕輕推開門——
抽屜全被拉開,工具箱倒扣在地上。而那片殘頁,還好端端鎖在保險柜里。
“沒丟東西?”小林疑惑。
沈墨白蹲下身,從工具箱碎片里撿起個東西:一粒鉑金袖扣,內側刻著“林”字。
窗外突然電閃雷鳴。暴雨砸在玻璃上,像無數手指在抓撓。
電話突兀地響起。周硯青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
“小子,你惹上大麻煩了——那根本不是紙。”
“那是什么?”
“是地圖。”老頭一字一頓,“一張要人命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