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天朝文脈司
- 諸葛亮穿越崇禎
- 肥不是廢
- 2086字
- 2025-08-21 11:19:08
黃立極心肝兒都要崩碎了。
小皇帝原本還高大神圣的龍顏,此刻在他心中,驟然一下子變得惡臭不堪,簡直污人耳目。
堂堂君父,朝堂之上,公然算計群臣袋中之銀。
簡直成何體統,簡直有辱斯文,簡直道德淪喪,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偏偏他們前一刻都那般積極態度全票通過式支持了小皇帝開設新衙【天朝文脈司】的構想。
現在乍一談到要借錢便翻臉不認賬?
貌似這話,他黃立極左右是說不出口來。
“那便用家中早已揭不開鍋來搪塞,把這道議題,這要新成立【天朝文脈司】的動議,攪成一團漿糊,就此你糊弄我我糊弄你,大家一起給事情糊弄過去。”
反正打死也不可能借錢出來!
更何況,誰特么就是有錢,可也不敢隨隨便便借你小皇帝十萬八萬銀呀!
萬一被當成家庭收入與俸祿完全不匹配,被當成了貪污腐敗的臟銀罪證……
嘿,莫不是小皇帝真實用意在此?
故意拋出【天朝文脈司】這么一塊肥美餌料,釣一釣朝堂上下的誰人最貪,誰人更會貪?
心臟之人,果然看什么事情,都會習慣性往最歪方向考慮。
如黃立極這般生出雜亂念頭之人占了絕大多數。
眼看殿內氛圍就要冷了場。
丞相輕咳一聲,笑道:
“哈哈,果然是我大明王朝的一群窮困潦倒之官,朕只是開出這般小小條件,你們一個個兒便面現如此難色?行了,朕也不逗你們窮開心了,新衙【天朝文脈司】組建勢在必行,但向你們攤派,籌措開府建牙銀便不必了。
朕早已擬定下方略,王伴伴,你且來讀給大家聽個仔細吧!”
“奴婢謹遵上諭。”
王承恩于是走了出來,手上捧出一卷黃帛,人往丹陛下走了一階,站在了龍椅的側前方位,兩手展開黃帛卷,
“殿內文武群臣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很快,圣旨宣讀完畢,意思文武百官此刻也全都聽明白了。
小皇帝跟所有人說,朝廷新成立【天朝文脈司】勢在必行,號召所有人想辦法去民間尋找有緣人,給新衙門捐助錢糧,根據各方大善人所捐錢糧多寡,新衙會奉皇命建起一座文脈功德碑,銘刻名單于其上。
當然,這還只是最淺表的回報。
更為核心一環,新衙在不久未來,所掌控的諸多事涉天下文脈相傳產業經營中,捐助錢糧數超過十萬兩銀者,自動會成為有分紅權的股東,每十萬兩銀為一股,上不設限。
文脈司后續會按季度,在刊行的邸抄報上,公開經營收支數據,供全天下監督文脈司旗下諸產業經營狀況。
至于文脈司,有權限經營監察的產業范圍。
初步擬定為邸抄報刊印發行,紙張的生產統籌配額監察,天下書籍的統籌出版配額監察。
大致概括理解,大明今后的所有和文字刊印發行的產業,統統都要納入【天朝文脈司】的監察管控之下。
像東林書院那樣子的,仗著有錢有人,妄圖染指天下文脈正統歸屬的地方利益團體,再敢用從前那等肆意妄為方式,直接要被打成謀逆大罪。
總之,往后誰要借著文章在民間肆意興風作浪,妄圖跳開天朝文脈司的管控之外,朝廷直接可以派兵鏟除。
圣旨宣讀完了。
眾臣又一次集體沉默了。
這事情,小皇帝玩得太絕了,非但要直接斷了東林清流的根,這是也在提防著他們楚黨、浙黨等尚未起勢的派系,真是要針對全天下文脈嚴防死管啊!
說直白點,朝廷要約束天下文人們的嘴,不讓隨便說話?!
這要一個玩不好,他們要給士林罵成狗,死了都要遺臭萬年那種。
“朕知你們在顧慮些什么!”
“朕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們,朕只是想要規范天下文脈,往更積極健康方向發展進步,而絕非是要嚴防死守什么,禁絕士子文人,有更加進步思想孕育誕生!”
“未來的【天朝文脈司】,除了監察天下文脈產業經營之外,最為重要的另一重職能,便是成立一個,類似考功的眾議評審機制,專門對士林當中新冒出來的思想、文章,進行功劣考評,同時也會將相應的思想、文章,刊印于特定的邸抄報,供全天下的官作為參議。
只要新誕生出來的思想、文章,能夠贏得三分之二以上人認可。
哪怕你們說朕這個皇帝當得不夠格,要罷黜了朕,另推一位新君上位,朕亦是甘之如飴。
只要是能讓大明天下走出當下困境,只要是讓天下百姓都能得享安寧生活,只要是能讓爾等為官一任,各有功名利祿所獲。
朕,樂見其成!”
哇~~~!
文武百官這下可又集體聽傻眼了。
小皇帝剛剛在說什么?
【天朝文脈司】以后甚至可以動議,罷黜他這個皇帝?
陛下您是要瘋啊!!!
真要這樣搞法,這文苑閣直轄下的【天朝文脈司】,豈不真是擁有了更加驚人的執政之權。
皇帝只要是當得不夠格,就能被天下百官萬民動議罷黜。
皇帝也不再是捧了永久不碎金飯碗。
這要真能搞通透了,這這這,大明王朝的未來,豈不真是想不好都不可能啦?!
“朕知你們,仍然不信,仍心存疑慮,當朕在說笑。”
“無妨,今日之朝會內容,朕會下旨,將真相一五一十交由‘金臺書鋪’、‘洪家抄報’、‘琉璃廠報房’三家報商,全篇刊印發行天下,讓全天下百姓都知曉。”
“君無戲言,朕如今之所想,只求能讓大明王朝,在眾卿盡心用命之下,早日走出僵死之困境。讓大明王朝,能有幸得獲中興再起之一線生機。”
“諸卿,拜托你們了!”
話說完,丞相起身離席,在王承恩拖長音的“退朝”聲中,龍行虎步,翩翩而去。
奉天殿內,文武百官眼見小皇帝離開后,頓時可就炸了窩般,嗡嗡狂議熱捧之聲此起彼伏,人人表情激動莫名。
小皇帝今天朝會拋出來的一連串牌,張張堪稱王炸。
他們震驚振奮之余,不免也是感慨萬千,大明能有如此開明有為之君,豈有不中興再起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