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極剎那間如立云朵,身體那叫一個飄飄然、暈乎乎。
這是好事,天大好事兒啊!
小皇帝居然要將,統管天下文脈興衰之事,新設立一個專屬衙門。
并且還要將此衙門,歸屬在文苑閣的直轄之下。
這是什么?
這是在給他們加權,加掌控大明文脈興衰之權,加足以影響全天下士子文人,人心歸屬之權。
吾輩文臣,畢生最崇高理想,誰又不是想要青史留名,誰又不是想在文壇之巔,留下曾經來過的足印。
想想那些東林清流們一貫以來嘴臉。
他們為什么,動輒就敢以高高在上道德至高者的視角,肆意去品評天下,品評他人,甚至用攻擊抹黑的慣用套路,動輒給政敵對手,扣上遺臭萬年帽子。
他們憑什么敢這么干,又能這么干成?
還不就是,仗著手里掌控有文脈刊印之利器,又有東林書院,數十年苦心孤詣,所營造出來的,天下文脈主宗圣地形象。
且不說其他,只東林書院大門前那對楹聯,那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只此一句,堪稱千古絕唱般的名句楹聯,便貌似已經能讓東林書院屹立千年不倒,在天下士子文人心目中,就此封宗問道,以為文脈圣地,坐擁比肩孔圣、孟圣,諸多儒門先賢至圣之無上聲譽。
何況這如今,前幾日里才才發生過的事。
帝師孫承宗以橫渠四句為檄文,對天下士子文人振臂一呼,引領著八百五十人的東林清流慷慨赴死般,直往陜省民亂那等絕死之地擎旗而去。
旁人或許還在興奮于,朝堂上下,再沒了東林清流一脈的身影。
可他黃立極,好歹也是執掌文苑閣的首輔。
他又豈會看不穿,這看似東林清流大退敗表象之下的洶洶潛流。
只要孫承宗帶人在陜省干出了成績……
不,甚至根本不用這般想,即便是這八百五十人,當真一多半都送命在了陜省民亂當中……
一旦他們再次歸來,大明的朝堂內外,將再無任何一派,能夠與東林清流相抗衡。
東林清流,看似生死存亡邊緣。
實則別人正值浴火重生,以期涅槃歸來,天翻地覆般蛻變化蝶起舞的關鍵期。
他深刻明白小皇帝要突然成立【天朝文脈司】的良苦用心了。
什么為了給朝廷尋覓一張超級大金餅!
什么只是為了讓朝廷有個能自己造血賺花銷的機會!
小皇帝劍之所指,真正用意,仍然旨在控制東林清流一脈,甚至大有用朝廷名義,直接替代了東林文脈的圖謀。
這一招,簡直比前些時日,強加帝師孫承宗上臺的釜底抽薪計,還要更加兇悍三分。
……
“陛下圣明!臣黃立極,定會讓【天朝文脈司】在文苑閣的統籌約束之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金臺書鋪’、‘洪家抄報’、‘琉璃廠報房’的基礎之上,讓大明文脈更加昌隆千倍萬倍,讓大明萬萬千士子文人,皆能早日沐浴于【天朝文脈司】的榮光普照之下……”
黃立極撲通跪下,跪得那叫一個心甘情愿,跪得那叫一個地動山搖。
小皇帝拋來的這一張超級大金餅,必須牢牢接住了。
事涉大明文脈歸屬之爭,能身在其中有所作為,這輩子也值了。
施鳳來跟著也跪了。
張瑞圖、李國普,同樣也是,格外亢奮跪拜下來。
文官陣營如今所剩,都非東林清流一脈,聽聞如此驚喜交加消息,豈有不拜伏支持的道理。
武勛們腦子稍稍就有點難想明白內中蹊蹺。
但張維賢聽出了一些不尋常苗頭,于是跟著便也撲通跪拜當場。
其余武勛見狀,盡管仍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還是跟風齊茬跪拜了下去。
魏忠賢心里一陣感慨萬千。
他方才便揣摩出,小皇帝今日多半還是要照準了東林清流們補刀。
但也愣是沒想到,小皇帝的出招,如此之絕。
直接弄一全新的掌控全天下文脈衙門。
而且妙就妙在,把權柄貌似很隨意就丟給了這群非東林清流手里。
瞧給那黃立極樂成了什么嘴臉模樣兒。
可是,你們這群蠢貨,看樣子還不知道,陛下已經從全國各地,召調了一群才能不凡的賢才。
這全新成立的衙門,只怕也只是在你們心里、耳里,留下那么一絲絲漣漪。
但不久之后,便有他人前來摘果吃了。
他也悄無聲息跟著在旁跪拜了下去。
跟著,與眾臣一道,所有人按捺亢奮,異口同聲道:“臣等,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成立【天朝文脈司】的議題,于是乎沒有一絲一毫反對聲音,直接獲得全票通過,文武百官都很期待,這新成立的衙門,具體會有哪些屬官配給。
原本大家就有百余個京官缺額爭竟來去。
如今小皇帝妙筆一揮,虛空造衙,這妥妥兒又憑空多出至少數十京官缺額了吧!
好好好,妙妙妙,這一下子,大家能分到碗里的肥美肉食,又多了這許多。
嘖嘖,小皇帝今兒個在龍椅上,當真越發眉清目秀了呢!
當皇帝的肯主動給臣子們封官許愿。
這才是一個標準好皇帝的美德哇!~~
瞧著滿殿喜氣盈門的氛圍,丞相也是心生感慨,對付這些厚顏無恥之輩,看來就得用更加沒節操的法子。
這般無節操法子使得開心,結果,嘿嘿,應該會更加舒心對吧!
丞相大手一揮,面露難色道:
“只是,朝廷仍然還是嚴重缺銀子花銷,尤其這籌備成立一個全新衙門,又要給全新衙門的屬官們足夠的俸祿銀,又要給衙門正常運轉的啟動銀。
卻奈何,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
眾愛卿,要不然,朕寫欠條與爾等,且先從你們手里,每人都先借個十萬八萬兩的國債銀,用來給新衙門建府開牙花銷。
愛卿們且放心,朕會予你們借貸之利。
君無戲言,朕已經把話都撂在這兒了,你們也不想看朕成為,言而無信之君對吧!”
噫???
好些人心頭為之一緊,小皇帝說啥,跟咱們借銀子花銷,還說不借他便要成為言而無信之君?
有人琢磨出不尋常味道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