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王安平直奔門店。
裝修師傅們此時正在忙碌工作。
現(xiàn)在主要是一些基礎(chǔ)設施,暫時看不出什么來。
奶茶店方向要變,他想過店里布局要不要變。
趁著剛開始來得及,再過幾天一些設施進場,再想更改又要耽誤時間。
考慮之后保持原狀,不做更改。
從一開始確定裝修風格時,就決定和其他奶茶店區(qū)分開。
無論是裝修風格,布局,材料等都要更好,不至于那么簡陋。
像是東門那家門店,就一個吧臺,一個操作臺和兩張桌子,相當簡陋,人一多會給人感覺很混亂,讓人沒有繼續(xù)進去的想法。
至少這里不會出現(xiàn)那種情況。
待了幾分鐘,王安平?jīng)]有回學校,而是朝著左邊走去。
今天是2月21日,是這家新奶茶店開業(yè)的日子。
早上10點,門店正式開業(yè),不過王安平?jīng)]有過來看。
剛開業(yè),有些新店吸引加持,客流量大概率會比較虛高,等到晚上再來看,相對會好一點。
走到門口,兩邊花籃還沒有撤下,陸陸續(xù)續(xù)有人進店。
王安平大致統(tǒng)計了一下。
半個小時內(nèi),有20人左右進店購買。
按照整天來算,估摸著能有300人左右,算是個不錯的開端。
門客一塊牌子上,寫著開業(yè)優(yōu)惠三天,全場8.8折,吸引不少人進店。
和其他兩家已經(jīng)開業(yè)的門店相比,價格上會更優(yōu)惠,選擇的人自然會更多。
等到三天活動結(jié)束后。能不能再維持這樣的熱度可就說不準。
畢竟那兩家店有不少忠實老顧。
要么在味道上有很大進步,比他們更好,要么價格上更優(yōu)惠。
王安平走進店里,面積比他租下的門店要稍微小一點。
吧臺上,菜單里面的飲品數(shù)量不多,主要是以果汁為主,奶茶僅有三款。
看來是一家主打果汁的飲品店。
最后他點了一杯店里的招牌。
整體來講味道不錯,很清爽。
因為有加冰,喝著有點涼颼颼。
即便最近天氣有所升溫,現(xiàn)在喝會有點冷,等到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來上一杯,感覺會不錯。
看來這家店還不算是競爭者。
隨著奶茶業(yè)務整體調(diào)整,二者完全可以說是兩家不同門店,一個主打果汁,一個主打茶飲。
不過王安平覺得接下來可以再觀察一下。
看看這家果汁店在活動結(jié)束后又是個什么狀態(tài),做個簡單參考。
喝著果汁回宿舍的路上,王安平編輯短信發(fā)送出去。
“江雅,明天你和你朋友有空嗎?我請你們吃飯。”
感覺可能會被直接拒絕,又發(fā)送第二條短信。
“第一次吃飯,已經(jīng)表示過感謝,上次請我吃火鍋,這次換請吃烤肉吧。”
另一邊,女生宿舍里,幾個人正在聊天。
一道手機短信提示音響起來。
江雅拿出手機看見第一條時,愣了一下,正想怎么回,第二條接踵而至。
連續(xù)兩道提示音加上她的表情和反應,黃瀟瀟猜到發(fā)生什么事情了。
立馬起身詢問:“是不是王安平發(fā)的信息。”
江雅點點頭:“他說明天請我們吃飯。”
“快把手機給我,看看怎么回。”
黃瀟瀟接過手機,把內(nèi)容一看,臉上笑容更深了。
拍著大腿說:“看吧,就知道他絕對對你有意思,第一條是邀請你,第二條立馬解釋原因。”
剛才說話還大聲聊天的江雅此時輕聲細語詢問道:“瀟瀟,那我該怎么回?”
“還用想嗎?當然是答應他,正好學校附近有一家味道很好的燒烤店,物美價廉,一頓下來花不了太多錢,本來想著讓你一個人去,不過看來還是我們一起吧,等下次再給你們創(chuàng)造獨處機會,不然進展有些太快。”
說著,黃瀟瀟直接回復了短信。
王安平一看,微微一笑。
對于她們幾個人一起來,絲毫不在意。
因為根本沒想過明天和江雅單獨吃飯。
說到底,是覺得進展太快,萬一嚇到她怎么辦。
而且只邀請她一個人,很容易被拒絕。
另外還有一點,王安平總有一種錯覺,黃瀟瀟似乎有意無意在幫助自己,從上次吃火鍋能夠看出一些端倪。
不知道是錯覺,還是確有其事,正好明天可以再看看。
剛走到宿舍樓下'王安平看見一個人,小跑兩步上去拍了拍肩膀。
“浩哥,我說回宿舍找你,正好遇上,給你說件事,和奶茶店有關(guān)。”
余浩一聽變得有些緊張。
要知道,投資奶茶店他拿出全部存款,還問關(guān)系不錯的朋友借了幾千塊。
沒賺到錢之前就怕虧本。
當然虧本,不是擔心錢,是怕家里不認可。
實際上考上大學后,家里已經(jīng)規(guī)劃好發(fā)展,讓在大學期間,進入自家超市實習,學習管理經(jīng)驗。
畢業(yè)后在超市各個部門輪轉(zhuǎn)學習,然后進入管理層,一邊學習一邊逐步接手公司。
選擇創(chuàng)業(yè),無非是想給家里證明自己有能力,如果最終虧本,不好交代。
王安平不由得笑笑。
“不用緊張,奶茶店沒開業(yè),怎么可能有問題,是要告訴你一聲,奶茶店重點我們將向茶飲轉(zhuǎn)變。”
接著王安平詳細解釋為什么要做轉(zhuǎn)變的原因。
“老王,奶茶店我清楚,如果只做茶飲,我們又沒經(jīng)驗可以借鑒,會不會有失敗風險。”
“浩哥放心吧,正因為我們是第一個,更容易搶占市場,做出成績,與其做奶茶和大家一起競爭,不如換種方式,另外我們本質(zhì)上和奶茶店沒有太大區(qū)別,只是在產(chǎn)品上有不同,反正還是那句話,等著賺錢吧。”
余浩聽懂了。
像是他家超市,競爭者非常多。
不僅有小超市,有規(guī)模相當?shù)耐校疫€有外企,壓力非常大。
想過很多辦法提升業(yè)績,但效果微乎其微,一直保持現(xiàn)狀。
聽王安平一說,心想超市是不是同樣可以換一種辦法,不一定要用原先的老辦法。
想到這里,覺得可以給父母提一嘴,萬一真有效果呢。
“有你這句話我放心了,另外等到奶茶店開業(yè),我能不能跟著看一看,或者是學習一下。”
王安平毫不猶豫說道:“行啊,正式開業(yè)后,我看有沒有比較適合你的,完全能嘗試。”
他愿意參與進來是好事,以后有其他合作機會更大。
“謝了。”
“你本來就是股東,更何況以我們倆這關(guān)系,不用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