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網中之魚
- 明末壯丁:頂頭上司李自成
- 陸星源
- 2325字
- 2025-08-14 00:00:00
劉承宇的命令,如同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顆巨石,在整個裕州城內外的數萬人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自由來去,留下分地。
這八個字,對那些剛剛放下武器、內心充滿恐懼和茫然的降卒來說,簡直是聞所未聞的天方夜譚。
在他們的認知里,打了敗仗,要么被屠殺,要么被收編為最底層的炮灰,哪有選擇的余地?
一時間,議論聲、懷疑聲、難以置信的揣測聲,在每一個降卒營里彌漫。
“這是真的假的?不會是想把我們騙出去,然后在半路上殺了吧?”一個年長的降卒,滿臉懷疑。
“我看懸。流寇的話,能信嗎?”
“可……可我聽說,之前王家寨的那些鄉勇,就是這么被收編的,現在都在軍法隊里當兵呢!”一個消息靈通的人小聲說道。
“而且,我聽說那個劉參謀,連他爹都死在這場仗里了……他不像是個會說謊的人。”
人性的復雜,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希望與懷疑交織,渴望與恐懼并存。
為了打消他們的疑慮,劉承宇下達了第二道命令。
他讓李過和劉宗敏,親自帶著軍法隊的親衛,在每一個降卒大營前,設立“登記處”。
桌子、毛筆、麻紙,一字排開。
一張巨大的告示牌立在旁邊,上面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寫明了政策:
“凡愿歸家者,在此登記姓名、籍貫。三日后,憑登記名冊,領取路引與三日干糧,從南門出城,自行離去。我軍絕不為難,并派兵護送十里,以保安全。”
“凡愿留下者,亦在此登記。登記后,將打散編入各營,與我軍老兵同吃同住,同操同練。既往之過,一概不究,日后功過,皆有賞罰!”
第一天就有數百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顫顫巍巍地前來登記歸家。
有一些,在登記姓名時,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是被強征入伍的農夫,家里還有父母妻兒在苦苦等待。對他們來說,能活著回家,已經是天大的恩賜。
劉承宇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一支心不在此的軍隊,人數再多,也是烏合之眾。他要的,是真正愿意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奮斗的戰士。
兵不在多,而在同心同德。
深夜。
裕州縣衙的書房,燈火通明。
房間里,只有三個人。劉承宇、劉宗敏、李過。
門外,有張城帶著最可靠的親衛站崗,不允許任何人靠近。
氣氛,有些凝重,又有一些心照不宣的默契。
李過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灌了一大口燒酒,臉上帶著幾分酒氣和憤懣:“承宇,劉大哥,咱們現在怎么辦?還回不回闖王那邊去?”
在他心里,劉宗敏違抗軍令來救援的義氣,已經超過了李自成作為“闖王”的權威。
劉宗敏沒有說話,只是看著劉承宇,等待著他的看法。他雖然勇猛,但也知道,論謀略,自己遠不及眼前這個年輕人。
劉承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兩位將軍,你們覺得,我們現在,還回得去嗎?”
一句話,兩人都沉默了。
是啊,還回得去嗎?
劉宗敏,公然違抗軍令,擅自帶兵脫離主力。這在任何一支軍隊里,都是死罪。就算李自成念及舊情不殺他,也絕不可能再信任他。
李過雖然是李自成侄子,但在面臨選擇時,卻自己早就選了這一條只求一死的不歸路。
大家都知道劉承宇在李自成的心里早已是棄子,是必死之人。你李過不聽闖王之令,非要陪他一起。
你們兩個真的一起死了也就罷了,亂世沉浮,灰飛煙滅便不值一提。
結果你們現在不僅不死,還打下一場驚天動地的大勝仗,收編了數萬降卒?
你們好大的軍威啊。
君讓臣死,而臣不死,則視為死罪。
更何況你們還功高蓋主?罪加一等!
任誰來看,你們都是早就已有取死之道!
再加上,還有一伙視你們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勢力,在旁邊不斷地煽風點火。
“回不去了。”劉宗敏緩緩地吐出四個字,聲音沙啞,充滿了蕭索。他不是怕死,而是對自己曾經追隨的大旗,感到心灰意冷。
“沒錯,回不去了。”劉承宇平靜地接過話,“就算我們現在交出所有兵馬、錢糧,卑躬屈膝地回去請罪,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被奪走兵權,變成任人宰割的閑人。”
“那……那我們怎么辦?”李過急了,“難道,我們就自立山頭,跟闖王分道揚鑣?那豈不是成了叛徒?”
“叛徒?”劉承宇輕聲哼了一下,“將軍,是誰先拋棄了我們?是誰明知此戰已有轉機,不僅可以把我們救出來還能收獲一場大勝的時候,對戰機視若睹?他們就是想讓我們自生自滅。我們沒有背叛任何人,是這旗幟背叛了我們。”
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
“我們不反他,但也不必再依附于他。天下這么大,難道除了依附李自成,我們無路可走嗎?”
他的目光,掃過地圖上的河南、湖廣、四川……
“委曲求全,是死路一條。我們現在手握上萬精兵,有裕州這座城作為根基,我們有糧、有錢、有人心。我們為什么要把自己的命運,交到別人的手里?”
“路,是我們自己打出來的。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走自己的路吧。”
“我們和李自成,已經緣盡了。”
他的話,沒有慷慨激昂,卻充滿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劉宗敏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他那顆冰冷的心,又重新燃起了一團火。
“好!”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來,“承宇,你說得對!他李自成能當闖王,我劉宗敏跟著你,未必就不能當個元勛!從今往后,我這條命,就交給你了!你指哪,我打哪!”
李過也站了起來,激動地說道:“對!承宇,你就是咱們的主心骨!咱們和李自成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劉承宇看著眼前這兩位手握重兵、殺伐果斷的猛將,在這一刻,選擇將身家性命都托付給自己,他心中也是一陣激蕩。
但他知道,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兩位將軍信任于我,我必盡心竭力不負重托。”他鄭重地說道,“但另起爐灶,說起來容易,要走的路,確實比以前更難,更險。”
“我們不能再像以前的起義軍那樣,打了就跑。我們要學會種田,學會經營,學會把一座城,真正變成我們自己的家,然后再守住我們的家。”
“我們缺的東西,還很多。缺鐵匠,缺郎中,缺會算賬的管事,更缺能治理一方的賢臣謀士。這些,都需要我們一點一點地去尋找、積累、拉攏。”
“這條路,會很慢,很辛苦。但收獲也絕對會是最豐厚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在亂世中站穩腳跟,為自己,也為跟著我們的弟兄們,爭出一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