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永遠是曠野:一個人去南極
- 李夢霽
- 669字
- 2025-08-04 15:30:50
01
當今社會,信息很多,節奏很快,人的精神空間很窄。物欲難以饜足,大城市放不下肉身,小城市放不下靈魂。越來越多年輕人不談論詩歌,不談論夢想,不向往詩和遠方,甚至不讀書。
為什么我們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卻很少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又有多少人過著一種自己滿意的人生?
我是上世紀60年代生人,回首往昔,高考、從政、下海、留學、任教,我親歷了王家衛《繁花》所述的時代,風起云涌,瞬息萬變,身邊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跌下神壇,有人鋃鐺入獄,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樓塌了。
在時代洶涌的浪潮下,我常反思,生而為人,到底應當追尋一種怎樣的人生?
哲人說,“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到其中一頁。”我們需要讀書,需要旅行,需要和更廣大的世界產生連接,才能擺脫偏狹、無知和傲慢。
人活著,若沒有文學藝術、音樂電影,精神世界空虛匱乏,大多會一生無聊,一生平庸,甚至一生“貧窮”,至少是精神的貧瘠與殘缺,只能慢慢被物化、被異化。
夢霽不同,她是精神富足的人,她在書里說:“人永遠應當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不被剝奪做夢的權利。”
她還說:“自由是另一套邏輯,是非功利、不攀比的,是把個人成敗看得很輕,回到曠野和山海,寄蜉蝣于滄海,渺天地之一粟……寫作不是為了成功,而是為了活得更廣闊。活得廣闊沒有目的,去曠野也沒有目的,它們本身就是目的。”
有此見地的年輕人,一定是不隨波逐流、不被單一價值觀裹挾的。
如果書頁前的你,正被現實生活困住手腳,過得焦慮、迷茫甚至窒息,如果你也想要一種更幸福、更自洽、更有意義的人生,一定要看夢霽的書,在她的書里,你能找到關于詩和遠方最好的答案與最真實的人生樣本。